仁义之师第41军,威震华南,历任19位军长,哪一位你们最熟悉?

澹月影舞 2025-02-12 15:11:24

第41集团军源自抗战时期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后并入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是东北野战军的关键部分。第41军在辽沈战役中固守塔山,助力锦州战役大胜。平津战役中,其军纪严明。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该军参与了超过440场战役和战斗。1951年,第41军驻守潮汕担纲海防。1979年,该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98年,又投身长江抗洪抢险行动。1985年,第41军改编为第41集团军,辖多师旅。至2017年军改,该集团军番号撤销,部分部队遭裁撤或编入其他集团军。【41集团军一共经历了19任军长,他们分别是:】首任军长吴克华于1948年11月至1950年12月期间担任该职务,领导部队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确保了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吴克华(1913-1987),江西弋阳人,中共优秀党员,解放军高级将领。1929年入党参军,历经三大战争,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司令、四野四十一军军长,参与塔山阻击战,后任多军区司令,1955年中将。1955年,吴克华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及一级“解放勋章”,后于1987年2月13日在广州不幸离世。第二任军长田维扬在1950年12月至1952年4月期间担任此职,负责指挥与管理,确保了军队的稳定与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田维扬,1906年生于湖北枣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他于1927年参与鄂北起义,1929年投身红军,并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逝世于1977年。土地革命时期,他由红军排长升至团长,历经多场关键战役并参加长征。抗战期间,他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指挥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北野战军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后任第41军军长,并投身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之中。1955年,该人物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多项勋章;1977年,他去世,终年71岁。第三任军长刘转连于1952年4月至1954年11月期间在职,负责军务管理。在此期间,他确保了军队的稳定运行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刘转连,1912年生于湖南茶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30年参军并入党,历经三场革命战争,曾任717团团长、48军军长,1955年获中将军衔及一级勋章,1992年去世。第四任军长王东保于1954年11月至1957年10月期间在任,负责军队的领导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进行。王东保(1915-2000),江西吉水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30年参军,1933年入党,历经三战,曾任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师长,参与解放海南岛。后任军长等职,1955年获少将衔及多项勋章。第五任军长江燮元于1957年10月至1965年8月期间在职,他在这段时间里担任了该职务,负责领导和管理相关工作。

江燮元(1914-1990),江西永新人,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转党。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曾任多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多军职。1955年获少将衔及勋章,1988年获红星功勋章,逝于广州。第六任军长由郝盛旺代理,任期为1966年5月至1968年7月。

郝盛旺(1917—2001),陕西绥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34年入共青团,次年参军,1936年入党。抗战与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多职,参与了平型关战役等重要战事。新中国成立后,郝盛旺历任多职至代军长,曾任广州军区及广东省军区炮兵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任全国人大代表。他荣获多项勋章,于2001年7月29日在广州逝世。第七任军长王道全在1967年8月至1968年11月期间担任该职务,负责军队的领导与管理工作。

王道全(1918-1972),山东寿光籍少将,1937年投身八路军,1939年入党。抗战时由班长升至营教导员,多次反“扫荡”。解放战争中任多职,参与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王道全赴朝作战,任志愿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副师长,后升师长,参与五次战役。1952年起,他历任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军长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获多枚勋章,1972年在广州去世。第八任军长张序登于1968年11月至1979年4月期间担任该职务,持续领导部队长达十余年之久的一个阶段。

张序登,1925年7月出生于山东荣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中将,于2007年7月4日逝世。1940年,他投身革命;两年后,即1942年,他加入八路军并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历任八路军战士、班长、副排长等职,并担任干事、副政治指导员,参与了胶东反扫荡及解放文登、荣成、威海等重大战役。曾任政治指导员、参谋、副营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及新开岭、鞍海等战斗,还有东北各季攻势和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重大战役。他曾任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师长、师参谋长、师长及副军长等职务,并于1968年10月晋升为第41军军长。他参与了广东广西地区的剿匪行动、抗美援朝战争以及解放东山岛的战役,历经多次战斗,表现出色。1988年,他荣获中将军衔;1998年7月,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7年7月4日,该人士在广州去世,终年83岁。其一生丰富多彩,虽已离世,但留给后人的影响深远。第9任军长张登芳在1979年4月至1980年2月期间担任该职务,确保了军队的平稳运行与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张登芳,1927年9月生于苗家镇小张家村,1944年参军并入党。他历任多职,军事生涯长达四十余年,南征北战,以忠诚勇敢著称,曾任北掖独立营至41军军长、政委等职。第十任军长毛余于1980年3月至1983年5月期间任职,他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军队,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与部队的稳定发展。

毛余(1926-1994),籍贯山东莒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将领。1940年,他投身八路军;次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屡参反“扫荡”战斗。历经辽沈、平津、衡宝战役及解放广西,曾任41军警卫营营长,荣立大功一件。曾担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以及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和副军长等职务。1969年,他前往坦桑尼亚担任军事顾问团团长,归国后晋升为军长,随后又出任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一职。1957年,毛余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与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再获独立功勋荣誉章。他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于1994年去世。第十一任军长郭庆,于1983年5月至1986年8月期间担任此职务,领导军队,确保各项任务顺利进行。郭庆,1932年生于辽宁省丹东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集团军军长,于2012年逝世。1947年,他参军东北野战军;194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他从普通战士逐步晋升至军长,期间担任过班长、排长、连长、团长及师长等多个职务。他参与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历经多次战斗洗礼。1988年,他获授少将军衔,并荣得解放奖章,以此表彰其在军事领域的杰出贡献与长期服务。2012年11月22日,郭庆在广州因病去世,终年81岁。赵德芳于1986年8月至1990年6月期间,担任第十二任军长职务。赵德芳,1931年12月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一集团军军长,为正军职离休干部,于2022年9月15日逝世。赵德芳于1948年6月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次年3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他在军中历任战士至团长、副师长等职务,随后晋升为军副参谋长,并最终担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86年8月至1990年6月,赵德芳任第41集团军军长。1988年9月获少将军衔,曾立大功、三等功各一次。他于2022年9月15日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91岁。第十三任军长龚谷成于1990年6月至1993年12月期间担任该职务,持续领导了军队三年半的时间。

龚谷成,1940年12月生于湖南新化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并且是十届全国政协的常委。1960年7月入伍的龚谷成,于1963年毕业于解放军第一工程兵技术学校,曾任师政治部助理员、司令部作训科及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后晋升为副科长。1983年,他出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一职,并于当年9月步入军事学院深造。学习结束后,龚谷成先后担任某军及某集团军副军长,并于1990年6月被提拔为集团军军长。1990年7月,该人物荣获少将军衔;五年后的同月,其军衔再度晋升,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12月起,他出任广州军区参谋长;至1996年11月,转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并兼任党委常委。龚谷成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和1997年中共十五大期间,均成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龚谷成将军参与了抗美援越、西沙海战及边境自卫反击战,组织驻港澳部队进驻,还亲自指挥了多场重大军事演习,功勋卓著。在1998年湖北长江及1999年湖南益阳抗洪中,他总指挥职务在身,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十四任军长欧阳金谷于1994年2月至1998年8月期间担任该职务,保持了军队的稳定与秩序,有效推进了各项军事任务的顺利完成。

欧阳金谷,1944年8月生于广东陆河县,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军衔。1962年入伍,历任多职至军长、装备部部长,2003年因军事成就显著获授中将。欧阳金谷将军不仅是军事将领,也是著名书法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榜书艺术研究会顾问,擅长榜书与行草书,作品融合人生阅历与军人气质,广受业内好评。欧阳金谷将军曾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国家政治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他由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高级将领,成就非凡,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与楷模。第十五任军长李作成于1998年8月至2002年11月期间担任该职务,保持了军队的稳定与秩序,有效履行了军长的各项职责。

李作成,1953年10月湖南安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中共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委员及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职务。1970年12月,李作成参军,两年后入党。他历任排长至师长多职,军职经历丰富,还曾担任第41集团军副军长。1979年,李作成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英勇作战,其连队获“尖刀英雄连”称号,他个人获“战斗英雄”称号。后于1998年4月升任第41集团军军长,2002年11月担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97年获少将军衔,2008年1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2013年7月升任司令员,2015年7月晋上将军衔,12月转任陆军司令员,2017年8月出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为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担任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同时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李作成的军事生涯彰显了其由基层士兵至高级指挥官的杰出军事才能与领导力,其军事功绩与对国家的贡献在中国军史上占据显著位置。第十六任军长贾晓炜于2002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担任该职务,确保了军队的稳定与发展,领导有力,管理得当。

贾晓炜,1953年4月生于北京,籍贯山东益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他于1969年2月参军,毕业于国防大学战役指挥专业,并持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1979年,他投身对越自卫还击战,历任多职至师长。2002年11月,晋升为陆军第41集团军军长,职责不断升迁,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2009年12月起,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201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14年12月转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2016年1月则担任广州军区善后办主任。编纂了《高技术战争大辞典》等著作,于《解放军报》、《军事学术》等发表多篇文章。2018年3月起,担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贾晓炜凭借其军事生涯的辉煌与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彰显了对中国军队的杰出贡献及其出色的领导才能。第十七任军长刘小午于2009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任职,负责军务管理。在此期间,他确保了军队的稳定与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刘小午,汉族,1960年1月出生,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一职。1976年参军,曾任国防大学讲师、广州军区参谋及通信团副团长。2003-2010年间,任第41集团军123师师长、参谋长及军长,后于2014年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2008年,该人物晋升为少将。2016年,他担任南部战区陆军司令员,次年转任西部战区副司令员。2016年,他又晋升为中将。刘小午将军的军旅生涯彰显了他的领导才能与专业水平,他为中国军队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第十八任军长李桥铭于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期间担任该职务,他在任期间致力于军队建设与发展,确保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李桥铭,1961年4月生于河南偃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现任职位为陆军司令员。1976年,15岁的李桥铭入伍,长期在原广州军区服役。至2010年,他出任第41集团军参谋长。2013年,晋升为第41集团军军长,达到正军级职务。2016年2月,他成为北部战区陆军首任司令员,2017年晋升中将并续任。2019年12月,晋升上将军衔。至2023年1月,他担任陆军司令员一职。李桥铭在《解放军报》等刊物发表多篇重磅文章,涉及军事理论、历史研究及时事评论,文章前瞻性强,兼具国际视野。他着重指出,党对军队的领导至关重要,青年人应培养崇军尚武的精神,增强对国家和军队的认同、自豪与使命感。第十九任军长黄铭,其任职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这段期间内,他负责领导并指挥军队的各项事务。

黄铭,1963年江苏宜兴生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任北部战区司令员。他1980年入伍,职业生涯始于军队基层。他历任沈阳军区某机械化师师长、第16集团军参谋长。2014年7月晋升少将。2016年,调任广州军区,担任正军级将领。2017年7月,黄铭出任中部战区陆军第81集团军首任军长。2019年,他升任陆军副司令员并晋中将,2023年1月任中部战区司令员并晋上将,2024年7月转任北部战区司令员。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上,黄铭作为“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方队领队亮相,该阅兵旨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黄铭将军的军事生涯彰显了他由基层至高级指挥的杰出才能与领导力,为推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整体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41集团军历任军长的介绍,他们均为英勇的人民子弟兵。2017年集团军整编后,41集团军番号被撤销。在众多军长中,哪一位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百家说史迎新春#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