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所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怎么办——浅谈他汀类和降脂针的“选择攻略”[J].药物与人,2024,(05):20-23.
2.马鲁位,高慧英,杨宁宁,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16(11):1388-1390.
3.卢毅,顾宇重,杨青青,等.心力衰竭患者多次非计划性入院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J/OL].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1-8[2024-12-11]
2022年,56岁的刘彩云在退休后逐渐迷上了看短视频、看直播,经常抱着个手机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每天的运动量几乎为零,就连散步都嫌累。由于丈夫(周顺)还没退休,白天家里就她一个人,为了图省事,刘彩云常常选择点外卖或者吃些方便面、蛋糕等速食来填饱肚子。尽管周顺多次劝她活动身体,刘彩云却总是漫不经心的说道:“我都退休了,就该好好享福。”于是,她依然自行其是。

7月12日,这天早上刘彩云被周顺劝了好几次,夫妻俩才一起出门买菜。可才刚蹲在小摊前挑了几根黄瓜,起身那一瞬间,刘彩云却突然觉得头皮发紧,眼前一阵阵发黑,就连耳边都有些嗡嗡作响。紧接着,她感觉自己的双腿也有些酸软,整个人像踩在棉花上,站都站不稳,赶紧扶住了边上的周顺。摊主见刘彩云脸色不对,忙递了张小凳子让她坐着歇会儿。她一边抹着后脖子的冷汗,一边埋怨道:“这么热的天非要拉我出门,肯定是中暑了!”
从这天之后,刘彩云更是怎么叫都不出门了,整天就窝在沙发上玩手机。直到9月22日下午,刘彩云照常躺在沙发上看直播,可看着看着,她却突然感觉眼前好像猛地闪出一道白光,接着,手机里的画面一片模糊,主播、弹幕、礼物特效好像全都叠在了一起。刘彩云赶紧揉了揉眼,却事与愿违,眼前反而更模糊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她一动不敢动,直到十几分钟后,视线才慢慢恢复清晰。
刘彩云不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心中暗骂一声倒霉,准备起身去倒杯热水压压惊。可她刚起身,胸口处却突然传来了一阵难以言喻的紧闷感,胸腔像被人用厚厚一层棉被压住了一样,越压越重。紧接着,刘彩云明显感觉心跳声开始变得不规律,一会儿跳得飞快,一会儿又像是停了一拍,不一会儿,她整个人就渗出了一层冷汗,汗珠不断地从额角滑下,脸色也变得苍白。直到这个时候,刘彩云才意识到不太对劲,连忙给周顺打电话,夫妻俩就去了最近的医院。

到了医院后,医生先是给刘彩云量了血压,显示为165/98mmHg,已经远高于正常范围。紧接着,医生又安排了血脂四项和腹部彩超检查。两个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总胆固醇6.9mmol/L,甘油三酯3.2mmol/L,低密度脂蛋白高达4.5mmol/L,而高密度胆固醇却偏低,只有0.9mmol/L,属于中到高度的高脂血症。而腹部彩超显示肝脏脂肪沉积明显,边缘变钝,提示轻度脂肪肝。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医生诊断为高血压、高血脂合并脂肪肝。
不来医院还好,一来居然就确诊三个病?看着检查报告单,刘彩云还有点回不过神来。见她这个模样,医生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你已经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三项齐了,如果再不控制,非常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一旦血管堵了,轻则心绞痛、胸闷发作,重则就是心梗、脑梗。尤其像你这样的身体状态,如果哪天情绪激动、熬夜,风险是实实在在的。”
而由于刘彩云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再加上她已经处于中高度高脂血症,所以医生不建议她口服降脂药物,不仅疗效不佳,还极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于是,医生给刘彩云开了降脂针,这种药通过皮下注射方式降脂,不经肝脏代谢,降脂效果也快,尤其适合像刘彩云这种中高度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的高危人群。

在打完针准备出院时,医生再次嘱咐道:“降脂针半个月来打一次,当然,打针不是根本解决办法,主要是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尤其是饮食和运动方面,饮食上一定要减油、减盐、控糖,少吃动物脂肪。而运动上,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别老坐着,手机能不看就别看,尤其是晚上不能熬夜看手机,别觉得打针就是万事大吉了。”刘彩云连连点头,并表示自己一定会谨遵医嘱。
出院之后,一想到自己得了这么多病,刘彩云一改往日的懒散,开始严格执行医生的每一条叮嘱。每隔两周,她都会准时前往医院注射降脂针,从不拖延。而在饮食上,刘彩云也做出了明显改变,厨房里的油盐用量明显减少,餐桌上的红烧肉和炸鸡也被清蒸鱼、凉拌豆腐和燕麦粥等低脂食物取代。
更难得的是,原本最讨厌运动的刘彩云,现在每天晚饭后都会换上运动鞋,绕着小区快走五六千步,风雨无阻。尽管刚开始时她走几百米就喘,慢慢地就可以一口气走完一整圈,脸不红气不喘。就这样坚持了三个月后,刘彩云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头晕眼花的情况也再没发生,整个人看起来都清爽利落了许多。

为了验证坚持了这么久的结果,刘彩云如约来到医院复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总胆固醇已经降到了5.1mmol/L,甘油三酯也回落到正常值,低密度胆固醇控制得很好,肝脏的脂肪沉积更是明显减少!医生看着检查报告,鼓励道:“接下来还是要坚持打针、饮食清淡、动起来,不能松懈。这些病不是治一阵子,是要管一辈子。”刘彩云点点头,暗自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2023年10月16日,这天晚上刘彩云正在阳台晾衣服,可当她刚把双臂举过头顶,准备挂衣架时,胸口处却忽然猛地一紧,像被什么重物死死压住了一样。这股压迫感来得突然又强烈,让刘彩云的呼吸立刻变得急促,她下意识想深吸一口气,却发现怎么也吸不上来,肺里好像突然空了一块,怎么都填不进去。
刘彩云愣了一下,本以为只是姿势不对,可下一秒,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突如其来,喉咙里也好像卡着一口浓痰,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反而越咳越喘,喘得她脸红耳赤、额头上冷汗直冒,手一抖,晾衣杆上的衣服就“啪”地掉了一地。刘彩云一手死死撑着墙壁,另一只手捂住胸口,只感觉自己的心跳好像脱了缰的马,慌乱无序,耳朵也嗡嗡作响,整个人像被扔进冰水里一样发冷,冷得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听到阳台传来“哐当”一声,像是什么东西摔在了地上。在厨房里洗碗的周顺连忙快步朝阳台走去。只见此时的刘彩云已经靠在墙角,整个人蜷缩着,脸色惨白,额头全是冷汗。“老婆!你怎么了!”周顺瞬间慌了,冲过去扶起她来,接着便手忙脚乱地打了120急救电话。
120赶到时,刘彩云已经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嘴唇青紫,急查血氧饱和度降到了89%。急救人员立刻为她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紧急送往医院心内科。到达心内科后,刘彩云被迅速推入抢救室,医生迅速安排了一系列紧急检查,包括心电图、B型脑钠肽(BNP)、动脉血气分析、心脏彩超等等。结果如下: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全;BNP水平高达1800 pg/mL,远超正常值,提示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动脉血气分析示氧分压下降至58 mmHg,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呈混合性呼吸及代谢性异常;而心脏彩超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降至38%,提示心脏泵血功能明显减弱。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刘彩云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

抢救室的红灯一直亮着,大门紧闭。而在走廊外,周顺一直在门外走来走去,他一遍遍地望着抢救室的方向,眼神焦灼,眉头紧锁,整个人都在止不住地发抖。没过多久,抢救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医生快步走出。
看着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周顺瞬间情绪崩溃了,他一把抓住医生的袖子,声音颤抖着质问道:“医生,我老婆怎么回事?她平时一向生活规律得很,饮食清淡、坚持锻炼,而且她也从不抽烟喝酒,我们明明已经按你们说的做得面面俱到了,怎么可能患上心衰?是不是搞错了?”
面对周顺情绪激动的质问,医生一边安抚,一边心里也隐隐泛起了疑惑。按理说,刘彩云的血脂控制得不错,生活方式也已经明显改善,所有指标也都在向好发展,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严重的心力衰竭?为了找出真正的病因,医生决定不放过任何细节,于是详细询问了有关刘彩云这段时间以来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以及服药史,最终发现了罪魁祸首——降脂针。

了解到刘彩云在打降脂针期间的2个习惯时,医生蓦地瞪大了双眼,随即满脸惊疑不定地怒斥道:“真是飞来横祸啊!这降脂针是能有效降血脂,可这也不意味着打完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啊!你妻子虽然定期来打降脂针,但她却犯两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我诊治过的很多高脂血症患者也是在这两点上栽了跟头,按她这个样子,心衰不找上门才怪啊…”
在很多打降脂针的患者心里,觉得自己已经在“接受治疗”,血脂有医生在管,吃点东西应该没问题了。于是,有的人开始悄悄恢复“口福”:炒猪肝、爆腰花、火锅里的黄喉吃得不亦乐乎;还有人想着坚果是“健康食品”,一抓一把,天天当零食。但其实,降脂针并不是一把万能伞,尤其在不节制饮食的情况下,反而可能给身体添了不少隐患。
打降脂针的原理,说简单点,就是帮助肝脏把血液里的“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清理得更干净。药物开启了身体的“清道夫”机制,让血脂下降得更快、更稳。然而与此同时,肝脏也在默默承受更重的代谢压力,特别是在原本肝功能就一般,或平时饮食不够清淡的情况下。

这时候,如果你一边打针,一边还吃大量动物内脏,那就像是“边扫地、边撒灰”。动物肝脏、肾脏、脑花、腰子等,这些看似滋补的食物,其实都是高胆固醇的集中营。吃进去的不是“营养”,而是让肝脏要加倍工作去“消化”的负担。特别是本来血脂高的人,身体对脂类物质的调节能力已经下降了,再这么一冲,就很容易让代谢系统吃不消。
很多人还会忽略掉坚果这部分。确实,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是有好处的,但前提是“适量”。适量是多大?差不多就是十几颗,一小把。但现实中,很多人一坐下就来一大碗,边看电视边吃,手停不下来。这么高的脂肪摄入,哪怕是“好脂肪”,也会让血液中的脂类负担重新升高。
而当这些高脂食物在体内堆积,肝脏处理不过来时,血液变得黏稠,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泵血的压力就跟着上来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慌、喘不上气、乏力、下肢水肿等问题。特别是本身有高血压、心脏供血不足的人,这种“饮食上的负担”就可能演变成真正的心力衰竭。

当然,不是说吃了一顿炒猪肝就会出事,也不是吃几颗坚果就有风险。问题在于:很多人是天天吃、长期吃,甚至在已经接受降脂治疗的情况下还“无感知”地放纵。药物和饮食,就像两条绳子,药物在往下拉,食物在往上拽,身体夹在中间,拉锯久了,自然会出现问题。
临床上也不乏类似的例子。有人刚打完降脂针,感觉不错,开始“奖励”自己吃点好的,没多久就出现头晕、胸闷、水肿等症状,一查是心功能开始下降。虽然不是直接由某种食物导致的,但饮食上的“推波助澜”,绝对是幕后推手。
所以,在打降脂针期间,不是不能吃东西,而是要会吃。动物内脏可以偶尔尝一口,但不能频繁上桌;坚果依然是好东西,但请控制分量,别当零食随便抓;饮食整体还是要偏清淡,多吃蔬菜、杂粮、豆制品和少油的鱼肉。
(注:《回顾:56岁大姐半个月打一次降脂针,坚持6个月后,结果令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