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这日子可不一般,老祖宗留下来的讲究,说是做好了能除霉运,往后一年都吉祥安康。到底要怎么做呢?
听我给你唠唠,简单来说就是“做三事,扔三样,二不吃”。
先讲讲“做三事”。第一,迎灶神。传说灶神在腊月二十三就上天庭,给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了,正月初四这天要回来。
所以得在厨房摆上贡品,像又甜又黏的麦芽糖就很不错,为啥用麦芽糖呢?就是想着灶神吃了嘴甜,在玉帝那儿多给咱说点好话,保佑家里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吃喝不愁。
贡品摆好,点上香,诚心诚意地拜一拜,就盼着灶神能感受到这份心意,开开心心地回家。
第二件事是迎财神。大年初四晚上,那可是迎财神的重要时刻。好多人会提前,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好香烛、鞭炮。
等时辰一到,点上香,噼里啪啦放起鞭炮,热热闹闹地迎接财神爷。都盼着财神爷能被这热闹劲儿吸引,走进自己家,新的一年财运亨通,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上班的,钱包都能鼓鼓的。
以前在老家,一到这时候,全村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烟火味儿,大家都在为新一年的财运努力呢。
第三件事,全家大扫除。这大扫除,可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而是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都扫出去。从房间的角落,到家具的缝隙,都得仔仔细细清理一遍。
扫地的时候,要从屋子的里面往外扫,寓意着把不好的东西都赶出门。
擦窗户也要擦得透亮,阳光照进来,满屋子都亮堂堂的,感觉新的一年的好运,就要照进生活里。
再讲讲“扔三样”。首先是扔掉旧鞋子。旧鞋子穿久了,磨损严重,有的还破了洞。正月初四这天,把旧鞋子扔掉,就代表着把过去一年的坎坷、不顺都扔掉。
穿上新鞋子,走路都更有劲儿,新的一年,要大步迈向幸福生活,可不能被过去的不如意绊住脚。
第二样要扔的,是破碗碟。家里有些碗碟,磕磕碰碰有了缺口,或者裂了缝,平时舍不得扔,正月初四就别留着了。
这些有破损的碗碟,在老说法里象征着生活的不圆满。把它们扔掉,再换上崭新的碗碟,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圆圆满满,没有缺憾。
还有就是扔掉杂物。翻翻家里的柜子、抽屉,肯定有不少没用的杂物,放着占地方,留着又没用。
正月初四,把这些杂物清理出去,家里空间宽敞了,心情也跟着舒畅。而且,扔掉杂物,就像给生活做减法,把不必要的东西都舍弃,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年。
讲讲“二不吃”。第一,不吃稀饭。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吃稀饭大多是为了填饱肚子。正月初四是个重要的日子,要是吃稀饭,就好像新的一年生活还是会过得紧巴巴的。
所以这一天,大家都吃干饭,寓意着新的一年丰衣足食,粮食满满,生活富足。
第二,不吃药。正月初四要是吃药,总感觉不太吉利,好像预示着新的一年,身体会不好,要经常生病。
所以除非是病情严重,没办法必须吃药,一般情况下,都尽量不在这一天吃药。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
正月初四的这些讲究,虽然有的听着有点玄乎,但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照这些传统习俗来做,心里就踏实,新的一年也更有盼头。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充满生活智慧和美好寓意的习俗,都值得好好记住,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