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这可是春节里,满含寓意的一天,老祖宗留下了不少习俗,照着“3吃2做1扔”的讲究来,新的一年,说不定就能三阳开泰,福禄临门。这些习俗,可不是随便说说,里头藏着,对美好生活的满满期许。
先讲讲“3吃”
第一样要吃的是折箩。折箩,就是把过年这几天吃剩下的饭菜,一股脑儿混在一起,重新加热后享用。别瞧它是剩菜大杂烩,可意义非凡。
过年准备的饭菜丰盛,难免有剩余,直接倒掉太浪费,老一辈人,都深知粮食来之不易,吃折箩就是践行勤俭节约。
而且,从寓意上讲,这是把过去一年的福气,都收拢起来,继续享用。一家人围坐,吃着热气腾腾的折箩,欢声笑语中,亲情愈发浓厚,也寓意着,新的一年不愁吃喝,生活富足。
第二样要吃的是馄饨。馄饨的模样,像极了元宝,大年初四吃馄饨,那可是盼着新的一年,招财进宝。把馄饨下到锅里,看着它们在沸水里翻滚,就好像滚滚而来的财富。
煮好盛到碗里,撒上葱花、紫菜、虾皮,滴几滴香油,香味一飘,食欲大开。
吃着馄饨,心里满是对新一年,富足生活的期待,希望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三样要吃的是羊肉。羊肉性温,冬天吃既能暖身,又有好寓意。在传统观念里,羊与“祥”谐音,大年初四吃羊肉,寓意着吉祥如意。
一家人围坐,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或者一盘香喷喷的炒羊肉,吃得浑身暖洋洋,也为新的一年,讨个吉祥的好彩头。
“2做”
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迎灶神。传说大年初四是灶神返回人间的日子。灶神一整年,都在守护着家宅,年末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家里的情况。
这一天,早早起床,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灶台上摆上糖果、糕点、水果这些甜甜蜜蜜、寓意美好的贡品,点上香,恭恭敬敬地迎接灶神回家。
这不仅是对灶神的敬重,更是期盼灶神能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衣食无忧。一家人一起,参与迎灶神,也能让年味更浓,传承传统习俗。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大扫除。经过前几天热热闹闹的过年,家里多少有点杂乱。
大年初四,来一场大扫除,把家里的灰尘、杂物都清理出去,寓意着把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顺统统扫出门。
擦拭家具、清扫地面,每个角落都不放过,让家里焕然一新。看着整洁干净的家,心情也格外舒畅,新的一年,就该有个崭新的开始。
“1扔”,要扔掉旧扫帚。旧扫帚陪伴着打扫了一年的卫生,把家里的脏东西都扫走了。大年初四扔掉旧扫帚,就像是告别,过去一年的烦恼和不如意。
同时,扔掉旧扫帚后,可以买把新扫帚,预示着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用新扫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更多的好运和福气。
大年初四这些“3吃2做1扔”的习俗,承载着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过年就是要把这些传统,传承下去,带着仪式感开启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愿大家都能遵循这些习俗,三阳开泰,福禄临门,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