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胜吴广的起义可以一呼百应,而黄巾起义却引起围攻?

人文之光 2024-01-25 15:50:02

秦汉时代最具备代表性的农民起义,莫过于秦末的“狐鸣篝火”以及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不过,这两者的遭遇是截然不同的:陈胜起义以后,天下豪杰纷纷响应,并诛杀了秦在各地设立的地方官。农民军在山东故地如入无人之境,甚至陈胜的一支军队还一度攻入秦的本土。而黄巾起义之后,天下豪杰的态度则是纷纷响应朝廷的号召,组织兵马对黄巾军进行弹压。那么,为什么都是农民起义,但是遭遇却截然不同?

个人认为:

1、秦末形势

虽然理论上说,秦王政在位第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秦灭掉了齐国,完成了对华夏世界的统一。但是这个统一,顶多属于军事占领属性——即六国故地的实力派人物对于秦的统治不认可,秦派遣到六国故地的地方官,也没能真正在六国故地建立有效的行政统治。所以六国故地的豪杰一直可以在暗地里从事反秦的活动,而秦的行政机构对于这部分群体的打压,却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比如张良在秦统治下偷摸反秦,甚至还能策划暗杀秦始皇,而秦廷对于张良的追捕却始终没能落实。

从统治角度来说,想要建立稳定的统治,最起码需要各地豪杰的支持——最起码在秦汉时期的社会是这样。而秦朝从统一到陈胜起来造反,前后一共也就十二年时间,不论是六国故地的豪杰还是六国百姓,都没有适应自己是秦国人的身份。因此,当陈胜起来造反的时候,六国故地的豪杰也随之响应,并迅速复辟齐国、魏国等已经灭亡的国家——以齐国为例,从齐国被秦吞并,到齐国复辟,前后不过十二年时间,对于齐国故地的中年人来说,十二年前,少年时候齐国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因此齐国人的身份比秦国人的身份更加容易让齐地百姓认同。

所以,在陈胜起义的带动下,秦对六国故地的统治土崩瓦解。

2、东汉局势

东汉从刘秀建国开始,基本上奉行朝廷与豪强共治天下的局面:东汉朝廷派遣地方官对地方进行管理,但是地方上的真正话语权掌握在豪强手里。对于豪强来说,自己和东汉朝廷是合作的关系,而自己的利益,才是最核心的。

同时,对于豪强来说,东汉朝廷对地方的统治越薄弱,就越符合豪强的利益诉求。所以黄巾起义爆发后,黄巾军由于具备农民起义的属性,所以不可避免的危害了豪强的利益,于是豪强组织武装,在东汉朝廷许可的情况下,对黄巾起义军进行弹压。不过,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东汉地方实力派的势力也开始做大。董卓之乱后,各地豪强支持下的诸侯干脆开始借故不服从东汉朝廷的号令。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东汉和黄巾军的较量中,黄巾军被镇压下去,但是东汉朝廷也并不是真正的赢家。

黄巾起义后,东汉朝廷几乎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而随着诸侯曹操的做大,东汉也迎来了覆灭的倒计时。

而本质来看,秦朝的本质,是六国故地实力派、豪杰的对立面,即六国豪杰所推翻的对象;而东汉末年的本质,是黄巾军处于各地豪强对立面的状态。因此,陈胜起义可以得到天下响应,而黄巾起义却遭到了各地豪强的弹压。

毕竟,很多事情的根源,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3 阅读:519
评论列表
  • 2024-06-30 19:32

    黄巾起义和太平天国类似,都没怎么获得地主和士人的支持,人才方面太差

  • 2024-02-03 08:31

    你别管围攻不围攻的,你就说汉朝覆灭没有?

    心ヾぁ★╰'づ崽 回复:
    汉朝是覆灭了,但“黄巾起义”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地方军阀势力借着”黄巾起义”逐渐做大,脱离了中央的管控…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