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终藏之气,至此而极的冬至

大眼仔爱读书 2023-03-06 10:30:06

冬至一般在每年的12 月22 日前后,冬至的“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至,就是天文意义上冬天的极致。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离我国的国土最远,我国各地接收的太阳辐射为一年最小,日照时间为一年最短。

你知道吗?在古代人们会把冬至算作一个新的开始,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因为从这天开始,天一天要比一天长了,而且要开始进入最寒冷的时节了,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今天小编就给你们讲讲关于冬至的自然现象,还有民俗及文化。

冬至的气象特征

冬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近海海温还将继续下降,但离最低点已经不远,有时冬至日就是整个冬天的气温最低点。因此,冬至的“至”可以理解为隆冬的到来,也可以理解为全年最冷时节的到来。

冬至时,我国各地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达到全年最低值,东北地区白昼很短,夜晚很长,“北极村”漠河的日照时间更是少得可怜。

此时,太阳辐射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堪称“阳光之末”,一是日照时间达到最短,二是太阳高度达到最低。

我国北方地区都是夜长大于昼长,而且越往北夜越长。在北极点,甚至会出现极夜现象。

或许是因为冬至时人非常脆弱,也或许是因为冬至象征着阴气极盛、阳气将发,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冬至,甚至把冬至看作过年,不少地方称冬至为“过冬”,甚至是“过小年”。

冬至三候

初候,蚯蚓结。

蚯蚓对温度非常灵敏,它生活在土壤里,因此感知的是地温。在冬至时候,大气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已经达到最低,而能量从大气传导到土壤需要时间,因此地温还没到最低时,还要继续下降。“蚯蚓结”就是指蚯蚓仍然蜷曲成一团,没有将身体舒展开。

二候,麋角解。

古人认为,鹿和麋都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动物,但它们的角的生理变化却是相反的。人们发现,每当夏至到来前后,鹿角就会出现脱落的现象。然而在冬至来临前后,麋角就会脱落,这是属阴的动物在感受到了阳气后解角,说明冬至是阴气达到鼎盛,阳气开始萌发的节气。

三候,水泉动。

天寒地冻之中,有泉水从地下汩汩冒起,似乎是阴气鼎盛、阳气破土而出。事实上,这是古人写意的说法。这种冬季破冰而出的水泉是和地质活动有关,和气候并无太大关系。

节气习俗

冬至节

古时,冬至是重要程度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又称为“亚岁”或“冬节”。

《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前后的这几天,皇帝不上朝,文武百官也全都不用上班,在家休养身体。宋时对冬至更为重视,“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后来甚至还出现了“肥冬瘦年”的说法,意思是冬至节太过热闹喜庆,把春节都比下去了。

祭天

自冬至起,白昼的时间一天长过一天,新的循环就此开始,而始于周代的冬至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后世,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祭天大典。

《周礼·大司乐》中说:“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坛庙,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冬至日拂晓时刻,祭天大典正式开始。整个仪式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献礼等九道程序。

冬季的黎明寒气逼人,晨光熹微,万物沉浸在庄严的气氛中,皇帝于圜丘之上与天“对话”,汇报过去一年国家发生的大事,祈愿来年继续得到上天的庇佑。

消寒游戏

北方的孩子大都会唱“九九歌”,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之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数到“九九又一九”时,便迎来了“耕牛遍地走”的春天。除了九九歌,古人还画“九九消寒图”,记录从“一九”到“九九”的天气变化。

花开时节

别以为冬天就是寸草不生的时节,在这最寒冷的冬日,照样会有一些植物会开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点点“冻”人的色彩。

最让人印象深刻在北方开放的当然是“蜡梅”啦。

蜡梅也带一个“梅”字,但是它和梅花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梅花是蔷薇科杏属,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蜡梅在每年的11月到翌年3月间盛开,香气似梅花,只不过花是黄色的,花柄很短,花朵几乎挨着枝条,古时最初称“黄梅”。

“蜡梅”名字的由来,据说和苏东坡、黄山谷有关。一次,他们在赏黄梅时,想到这种花“类女工捻蜡所成”,犹如用蜜蜡雕出,“蜡梅”的说法就渐渐在洛阳、开封一带流传开来。“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葩”,蜡梅因为两位大诗人的名人效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赏识。寒冬腊月,正是蜡梅傲雪绽放的时候,所以也常被人写作“腊梅”。

护住耳朵过好冬

“冬至饺子”应是全国各地最为普遍的食俗,无论贫富,无论城乡,冬至这天人们都要吃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要是谁没端上一碗饺子吃,那可要捂好自己的耳朵了。和饺子有些相似的馄饨,也是冬至节气里的一道传统美食。

在江南一些地区,冬至盛行吃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节的汤圆又称为“冬至团”“冬节丸”“冬至圆”。

冬至美食

在福建地区,冬至前一天的晚上,全家老少坐在桌前一起揉冬节丸。每人从和好的糯米粉团上揪下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揉搓成圆球状,放到大笸箩里晾干。冬节丸要特意揉得有大有小,象征着一家人齐齐整整,和谐团聚。冬节丸要等到冬至当天早上才可以吃。把丸子、姜和红糖放到锅里一起煮,还可以放入芋头或红薯做配料。有“食了汤丸大一岁”的说法。

那么,你家乡的冬至有吃什么的习俗呢?

0 阅读:6
大眼仔爱读书

大眼仔爱读书

关注教育热点资讯,体验不一样的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