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打仗不行,但是在审美上,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陈慕风啊 2025-04-01 15:11:44

宋朝经济繁荣。巅峰时期,GDP占当时全球总量60%以上,艺术成就和审美观,更是如璀璨星辰,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

今天,我们就从盔甲、服饰、绘画、书法等多个方面,领略宋朝人的审美观!

△宋朝以火德自居,因此朝服以红色为主,没有复杂的花纹,也没有花花绿绿的配饰,整体简约庄重,又不失大气。

△和清代朝服相比,两者正好互为反面,一个极简,一个极繁。

△宋朝的汝窑,舍弃了华丽纹饰,追求“大巧若拙”的质感,令人耳目一新。

△汝窑的“天青色”,温婉如玉,清新脱俗,以极简之美震撼世人。

想烧出来“天青色”,需要合适的湿度条件。宋代工匠没有控制湿度的技术度,只能看天烧制。

晴空万里湿度太低,瓢泼大雨湿度太高。只有烟雨朦胧之时,空气湿度刚刚好,才能烧制出天青色的汝窑,这就是“天青色等烟雨”的由来。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瀑布从百米高空倾泻而下,以不同墨色,渲染水雾的层次。

真的是“飞瀑流泉,意贯乾坤”

△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如刀刻金石,锋芒毕露又自带清雅。

△宋徽宗写的《秾芳诗帖》,每个字价值超千万。

△《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蟹酿橙”——将橙肉挖空填入蟹膏,兼具味觉与视觉之美。

直到800多年后的今天,米其林餐厅还在模仿。

△北宋王希孟在20岁时,画出的《千里江山图》

△他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矿物,研磨成细粉颜料,逐渐叠加,层层渲染。绘成了长11.9米的青绿山水,时隔近千年,依旧鲜艳如初。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仅用一叶扁舟、几笔波纹。便勾勒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意境。

比西方近代的“抽象主义”早了800多年!

△北宋的凤冠,以银质为主,外饰龙凤珠花,镶嵌珍珠宝石,彰显皇后的雍容华贵。

△宋朝的木雕菩萨,庄严慈祥,栩栩如生。

△宋徽宗画的猫

△宋徽宗书画双绝,常年占据帝王界文艺排行榜的 TOP 1。

△宋朝禁军指挥使的盔甲,在唐朝“明光铠”基础上,升级而成。不仅防御力增加,而且更为精致漂亮。

宋朝在赵匡胤时期,禁军都按照高标准,从各地边军中选拔精英,一次一万人左右,3年选一波,选到最后,边军质量下降。

禁军却各个虎背熊腰,空前绝后的强,这是吸取了唐朝藩镇的教训,故意削弱边军。

到了宋太宗赵匡义时期,就全变味了,他既提防边军,也提防禁军,重文轻武,变成弱干弱枝。宋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

△宋朝边军的步人甲,由1828枚铁甲组成,总重70斤。无论是防御效果,还是颜值,都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

△步人甲详解,有大大小小36个部件。宋朝边军就是靠着这身行头,在缺少骑兵的情况下,硬刚北方游牧国家辽、西夏、金、蒙300多年,也是相当硬了。

△清明上河图,1950年,东北文物处研究员杨仁恺,在东北博物馆(今辽宁博物馆)一个临时搭建的库房里

偶然发现了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这张古画刚一面世,就震惊世人,824个人物栩栩如生,各种酒肆店铺齐全,令人叹为观止。

很难想象,这样的繁华盛景,在画成后26年,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乾隆元年,清朝宫廷画师临摹的《清明上河图》

其实,宋朝的审美,不仅在于形制之精妙,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宋八大家”里,宋朝就占了6个。四大发明也是在宋朝时期,经过改进后,进入实用阶段。

由此可见——真正的美,从不在喧嚣中夺目,而在静默中永恒。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