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楼阁图》笔法解析及与范宽关系之考察

沐清扬说史 2024-09-11 02:42:01

摘要:本文针对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画作《雪山楼阁图》,解析其笔法,并考察其与北宋范宽绘画之关系。论文首先从图像出发,重点就《雪山楼阁图》山石及树木笔法进行分析,随之就文献所记范宽山水画法加以归纳,并以《溪山行旅图》为代表的传世范宽山水画为比照,分析其画法特征。以此为基础,论文分析并考察了《雪山楼阁图》与范宽之关系。本文的分析论述虽多次指出《雪山楼阁图》与范宽山水画法的高度一致性,但主旨并不在于论证《雪山楼阁图》是否为范宽真笔,其意仅在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雪山楼阁图 范宽 笔法

《雪山楼阁图》是一九一四年一月八日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重要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此图绢本,宽一〇三厘米,高一八二点四厘米,属于古代中国绘画作品中的较大幅者。

《雪山楼阁图》 绢本设色 182.4cm×103cm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画面为雪景,主体描绘一座兀然耸立的巨大山崖,倾斜向左;崖顶地势略平缓,密布林木。主体巨崖两侧,涧壑相隔之外,是环护的山峰。涧壑之中,右侧可见半隐于山石间的楼台,以及通向那里的山间小径;左侧可见细瀑、蜿蜒流水,以及一处辉煌的楼阁群。前景描绘巨崖之下,两侧溪水汇聚一处,水面逐渐变得开阔平缓。水流之上,一座简易小桥跨越溪流。桥上两位行人,裹着深色头巾,背负篓筐,依杖相伴而行。小桥后方山涧,有茅草屋顶的房舍数间,廊前一人倚栏观景,一童侍立身后。小桥四周,巨石嶙峋,树木丛生。近景左侧近岸泊一蓬舟,舟中有妇人似在烹茶,岸边二人相向,一人揖手,似在迎接宾客。整个画面以巨石和寒木为主,山石及屋顶满布白色积雪,瀑布下方及近景水面可见水浪和波纹,应为中国北方初冬雪景。

此画一向被认为宋代作品,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称其作于十世纪早期至十一世纪晚期,作者传为范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谢稚柳先生等人认为此画为范宽作。本文对此画是否范宽所作暂不作结论,仅主要从笔法角度,就其艺术价值及与范宽画法的关系加以分析,以资进一步地考证和研究。

《雪山楼阁图》笔法解析

《雪山楼阁图》较大的尺幅与全景式布局,的确符合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要特征。就画中景物而言,主峰、侧峰、远近树木、瀑布流水、屋宇,以及景中人物,共同构造了一个气氛清冷又不乏温馨,写实而富于诗意的山水景致。就笔法而言,不同景物各有其法。以下就此画的主体景物—山石和树木的画法加以分析,分而述之。

(一)山石笔法

与大多数山水画同样,山石也是《雪山楼阁图》的画面主体。画山石的一般方法,为以勾、皴、擦、点、染等不同笔法,按照一定次序完成。这套程式化的山石画法在北宋时期已基本完善。而皴法作为画山石最具标志性的笔法,也是在北宋时期众多画家的绘画实践中逐步丰富、完善并形成法式的。

《雪山楼阁图》画面中的山石无论高低与远近,其皴法大体一致,均为较短的笔触,近似于点,属于“点”形态的所谓“点子皴”。这些皴法笔画几乎布满了山石体面的大部分,仅在山石顶部留出较大面积的空白,以表现朝向上方的体面堆积的白色积雪,以及顺着山石轮廓内侧留出较小面积的空白,以表现白色积雪的反光,同时凸显山石的结构。

这些皴法笔画的体量大多接近普通的大米颗粒,甚至愈是近处山石,体块愈小,更多地表现了山石纹理的细节变化。细观其笔画,应主要以笔锋完成,笔力坚实,有种雕刻般的力量感。其用笔方向,若远观整体,可见主要随着山石纹理的变化顺势而变,但看其细节,大多笔触似乎并无明显而统一的方向感。

《雪山楼阁图》局部:山石画法举例

《雪山楼阁图》局部:山石顶面树丛画法举例

这种笔法的效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北方关陕一带的砂砾岩,整体较圆浑,而局部则棱角分明,纹虽粗而理实密。这些皴法笔画的用笔以侧锋为主,但无明显定则。笔迹或方或尖,或圆厚或松散,形态并非一成不变。有实起而虚出者,近似小斧劈皴;有虚起而实结者,状如三角;亦有中间略鼓而两头圆浑如豆瓣者。这些大小形状不一而整体上又显得统一的皴点,密布而形成山石低凹或背阴面,无皴点处成为石面上部积雪或其它各处因积雪反光而形成的光亮,凸显出山石复杂多变的轮廓结构。墨色方面,勾勒轮廓及皴点用较浓墨或干笔焦墨,渲染低凹和背阴处用淡墨。淡墨渲染虽浓淡不一但相对较淡,并不遮掩以焦墨完成的勾和皴等最关乎形体的用笔,整体上在浓淡一体中又保持山石形体结构的明确性。

《溪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 206.3cm×10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图》局部1、2:主峰山石皴法举例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两点。其一,描绘山石纹理的皴法笔画,墨色相对浓重,以干笔焦墨为主,而勾画山石轮廓的线状用笔,墨色相对较淡,这使得多处山石轮廓的呈现,主要依赖浓重而致密的皴点,而勾画轮廓的用笔几乎被遮掩而变得似有似无,甚至近乎“没骨”的效果。这种浓淡墨的运用方法,会使物象表面产生一种光感,有利于表现积雪和反光。其二,尽管上文讨论皴法等笔法均就山石而言,但此作除了画面下部溪桥两岸和左下角水岸略似土质或土石混杂以外,其它山峰、巨石、坡岸等物象,因其上遍生树木,且许多山石表面丛生巨树,因此难以明确分辨为石为土。但若联系陕西关中北部一带砂砾岩质山体而考察之,则比较容易理解。

这种砂砾岩系由碎砾石及砂土混合构成,质地粗糙,其内部填隙物富含泥土及胶结物,石隙间也易于沉积土壤,这为树木扎根生长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石上生树,特别是石隙间生长大树,在关陕北部一带十分普遍。以上两点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虽为数不多,也属常见,但作为这幅画作的画法特征,需要加以关注。

(二)树木笔法

此画中的树木可分两类:一类为远树,密集丛生于画面中间巨崖的顶面,以及两侧山顶和山腰间山石的顶面。这类林木也有认为是灌木。结合中国北方,特别是关陕一带的地貌和植物分布,以上两种解释均有其合理性;另一类为比较高大的树木,主要分布于画面下半部分由山腰至山脚的许多山石上。其中画面左下方最近处水岸边的数棵高大树木为柏树,而遍布山腰及山脚的大树似为北方关陕一带常见的槐树或类似树种。这些树木每到冬日,树叶落尽,枝干虬曲多姿,尽显眼前。茅屋周围等处树丛中,还杂生少量较低矮的小树和灌木。

《雪山楼阁图》局部:树木枝干、树叶、树根画法举例1~2

远景中山石顶面密集的树木,在白色积雪的衬托下,不因其远且形体小而呈现模糊状,因此仍以比较浓重的墨色和清晰的笔法画出,主要为短线和长短不一的点,分别表现树木的主干和枝梢。其行笔多中锋,起笔沉着,收笔也较为迟重。这些笔画虽十分密集,仍可见笔笔清晰,使得所描绘的树木虽然形体很小,但密集处仍十分通透。深色的树木枝干与白色的背景相互映衬,冬日的雪山之景得以充分展现。今所见中国古代雪景山水不在少数,而此图中山石顶面的树林,可说是最成功的雪景画面之一,笔者认为鲜有可与其媲美者。

《雪山楼阁图》局部:树木枝干、树叶、树根画法举例3~6

此图中的高大树木,包括柏树和槐树等,画法大体一致,基本体现着山水画树法一般的程式性法则,包括画法步骤及笔墨形态等。即主干和枝条的形体轮廓用浓墨勾画,枝干表面纹理用浓淡不一的墨色皴擦,再以淡墨渲染低凹处和背阴面。所不同者,槐树枝干多曲折多结节,勾勒形体轮廓的用笔也较多曲折、顿挫、徐疾的变化;柏树主干端直挺拔,勾画形体轮廓及树皮纹理则多用较长的线状笔画。生长于山石之上的树木根部多裸露,此所谓“树根肤浅”之状。

此画中槐树裸露的树根形如鹰爪,牢牢抓在山石之上。其行笔多曲折顿挫,以体现力量感。冬日的枯枝或如蟹爪,或如鹿角,这尤以枯叶尽落的槐树为显著。常绿的柏树叶,则如串星,如聚点。其点法或如钉头,或如短梭,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蟹爪”“鹿角”“钉头”“短梭”,均为树木画法的经典笔法样式。由此可见此画中的树法,已经体现出了较早时期山水画家一定的程式化经验,已经处于成熟的画法阶段了。

......

本文作者赵权利

文章摘选自《荣宝斋》期刊

完整文章详见《荣宝斋》期刊二〇二三年第十期

0 阅读:4

沐清扬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