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莓,鄂州喜欢将它叫做“秧溜”!

雁菡说历史 2023-03-17 06:42:00

我们吃过草莓,蓝莓,还有熟悉的蔓越莓等等。但是,说到鄂州地区田间地头长的野果茅莓估计就比较陌生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凡事名字中带有莓的食物普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仅拥有漂亮的外表,且吃起来味道一定是酸甜可口,十分的开胃解馋。

茅莓,常称作薅田藨,咱们鄂州人喜欢叫它“秧溜”,湖北民间俗称的“三月泡”就是它了,俗称“三月泡”是因为它和三月结果的树莓有着超高的相似度。

将其称之“秧溜”,主要是农忙双抢的季节里,红红的果实总是在田间旮旯角格外显眼,那时候农忙的小孩们总能忙里偷闲的摘一大把偷吃一口,然后美美的边回味边继续劳作,久而久之就觉得农忙双抢其实也不是那么的累。

北宋宰相王安石在《呈陈和叔二首其一》的诗歌中曾这样说道:“数椽(chuán)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zhú)雪开。王吉囊衣新徙(xǐ)舍,杖藜(lí)从此为君来。”

一般来说,茅莓为灌木植物,高1-2米;枝呈弓形弯曲,被有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叶有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为菱状圆形或倒卵形,长2.5-6厘米,宽2-6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的粗锯齿或缺刻状粗重锯齿,常具有浅裂片;叶柄长2.5-5厘米,顶生小叶的柄长1-2厘米,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为线形,长约5-7毫米,具有柔毛。

茅莓的伞房花序为顶生或腋生,稀顶生花序成短总状,具有花数朵至多朵,被有柔毛和细刺;花梗长0.5-1.5厘米,具有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苞片为线形,有柔毛;花直径约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萼片为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有时条裂,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瓣为卵圆形或长圆形、粉红至紫红色,基部具有爪;雄蕊花丝为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有柔毛。

茅莓的果实为卵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无毛或具有稀疏柔毛;核有浅皱纹;花期为5-6月,果期为7-8月,果实直径比较小,白里透红,味道酸甜。茅莓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能用来酿酒和制醋。茅莓虽然看似平庸,常常生长于向阳的山坡、田坎、路旁、灌丛下。实际上,其功效却十分广泛,常以根入药,新鲜的茅莓根采挖洗净后,有着良好的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是民间一味极为重要的青草药。由于切片可见中心色红,随即向四周化散,整片呈淡红色,故在鄂州民间茅莓根又有红梅消的别称。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料、药、食三合一的野果。

每一种植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道理和原因,茅莓也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和内涵,据史料记载:相传公元1385年,明朝洪武年间覃厚王为反抗暴政,带领当地山民起义,抢州夺县、杀富济贫,反抗封建统治,并迅速占领了现在的永定、永顺、桑植等县城。

洪武四年四月戊子,得知消息明朝皇帝朱元璋急调中山侯汤和师克归州李逢峰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帅兵取桑植(司)容美洞。并及会当时古鄂州辖下的江夏侯周德兴,共计大军25万征剿茅冈覃厚。(《明洪武实录》卷六十四上)

时值多雨季节,山中潮湿,义军多患哮喘,许多人伤口腐烂,军心涣散,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得百岁道翁点化,用从云雾山采摘出来的茅莓给义军治病疗伤,并且熬水与伤兵内服,使得义军迅速恢复了健康和斗志,于是重振雄风,抵抗朱元璋部队长达七年之久。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会留下很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在鄂州农村生活的孩子,对茅莓都是情有独钟的,茅莓的酸甜多汁的果实是很多人童年时的美妙记忆。茅莓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像是每一个鄂州人兢兢业业,努力奋斗的缩影和见证。

0 阅读:221
雁菡说历史

雁菡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