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选国旗,张治中反对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毛主席同意他的观点

婵媛素影幽 2025-01-06 21:19:54

1900年,李鸿章在与各国公使的谈判中,注意到每个外国政府的会场都会悬挂自己的国旗。这让他深感中国也应有属于自己的国旗,以彰显国家尊严。

于是,他向慈禧太后上奏,请求为中国定制国旗。不久后,他为慈禧太后精心挑选并呈上了众多设计精美的国旗图案,最终,慈禧太后选定了“金龙旗”作为中国的象征。

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腐朽的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选择了五色旗作为新的国旗。五色旗象征着新时代的开端,也意味着“金龙旗”的终结。孙中山先生亲自宣布五色旗为各省通用,这一举动为五色旗赋予了更高的地位。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他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定为国旗。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表示了不满和反感。其中,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回国时,甚至请专家为国民党政府设计了新的国旗方案。

可当他带着满心的期待来到重庆,看到国民党政府官员的傲慢态度时,他心中的热情被冷水浇灭,再也没有提起过国旗的事情。

1949年7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国旗。这面旗帜的诞生,标志着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东方。

1949年7月初,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出了征集国旗设计的启事。各大报社也纷纷转载了这一重要信息。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评选委员会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幅设计稿。这些设计稿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对新中国的美好祝愿。

经过层层筛选和多方讨论,五星红旗最终脱颖而出。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并非美术大师,而是一位名叫曾联松的普通职员。

1917年,曾联松出生在浙江瑞安。在瑞安初级中学的日子里,他受美术老师金作镐的影响,对书画艺术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成为了他日后创作五星红旗的灵感之源。

1932年,曾联松从瑞安县立初级中学毕业,他追随在南京工作的父亲,转学到了江苏省立南京中学高中部。这段时间的求学经历,拓宽了他的视野,也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1936年,曾联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在大学期间,他并没有放弃对美术的热爱,不仅选修了美术课程,还经常去听宗白华教授的美学理论课。

曾联松是一个充满热血的青年,他在中央大学就读时,积极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学生抗日联合会”,为抗日救亡运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一二·九”运动中,他更是和同学们一起走上南京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勇气。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央大学不得不迁往重庆。面对国家的危难,曾联松悲愤不已,他写下了一首诗《负笈入蜀》,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次年5月,他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不幸的是,1940年秋因为白色恐怖形势严峻,曾联松被迫“脱党”,这成为了他终身的遗憾。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这种情感在日后参与国旗设计工作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1940年到1945年,曾联松的工作经历虽然并不顺畅,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他做过经济研究工作、木刻工作,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历史老师。

抗战胜利后,曾联松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情。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上海的“现代经济通讯社”担任秘书。虽然职位普通,但他却在这里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旗征集通告。这一消息传遍了全国,也传到了曾联松的耳中。他阅读了通告的内容,深感自己有机会为新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通告规定国旗设计要体现政权特征、中国文化特色和庄严简洁的特点。这些要求激发了曾联松的创作灵感,他决定投稿参加国旗设计比赛。

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设计学相关知识,也没有参与过类似的设计活动,但曾联松凭借着自己对美术的热爱和对新中国的深情,开始了国旗设计的创作之旅。他深知自己的起步比其他参与者要难上许多,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创作中。

在一个夜晚,明月高悬天际,曾联松结束了工作,他放下手中的笔,舒展了一下身躯。他的目光不经意间飘向窗外,那里是一片星空。在这漆黑的夜幕下,一轮明月皎洁如玉,而群星则点缀在月亮周围,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这片星空触动了曾联松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他凝视着那轮明月,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灵感。月亮,宛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而那些星星,则象征着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铸就了辉煌的成就。

曾联松迫不及待地铺展开一张崭新的白纸,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舞动,勾勒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初步构想。在他的设计中,四颗小星星紧紧环绕着一颗大星星,象征着中国各阶级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为了表达人民群众对党的坚定拥护,曾联松细心地调整了四颗小星星的角度,使它们的一个角都精准地指向大星星的中心,仿佛是在向党表达着无尽的忠诚与敬仰。

1949年9月初,政协开始了对国旗设计图案的严格筛选。在众多的投稿中,经过初审,仅有38幅作品脱颖而出。经过专家们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最终选定了8幅作品作为备选图案。

在这些备选图案中,有一幅作品。它以红色为底色,一条金色的横杠上傲然挺立着一颗金色的五角星。这颗五角星闪耀着光芒,在诉说着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而那条金色的横杠,则是黄河的象征,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这幅作品的设计理念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甚至连毛主席也被它所吸引。毛主席认为,这颗金色的五角星代表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彰显出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而金色的横杠作为黄河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还寓意着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张治中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张治中是曾在国民党中担任高级将领,又与共产党人有着不解之缘。他深刻体会到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因此他对于和平与统一有着更为深切的理解。

在张治中看来,这幅作品中的金色横杠将旗面一分为二,似乎在暗示着国家的分裂。这让他感到十分不安和担忧。他坚信,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应该传递出团结、统一和和平的信息,而不是引发人们对于分裂的联想。

在一次晚宴上,张治中趁机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建议。他诚恳地说道:“用一条横杠来代表黄河并不科学,而且很容易让老百姓误以为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这显得不够严肃。更重要的是,旗面是红色的,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红色土地和革命精神。如果在中间加上一条横杠,恐怕会给人留下分裂的印象。”

听了张治中的意见后,毛主席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点了点头,表示将认真考虑这一建议,并决定就国旗图案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商榷和讨论。

在距离国庆节仅剩五天的紧张时刻,9月25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了最后一次国旗定稿会议。这次会议汇聚了周总理、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等18位来自各界的代表,他们带着对国旗的期望和构想,准备进行最后的评选。

会议气氛热烈,代表们各抒己见,对两幅图案展开了讨论。其中一幅是五角星加三条杠的图案,寓意着中国特色与革命的坚定;另一幅则是五星红旗图案,象征着人民的大团结。大多数人倾向于前者,认为它更能体现中国的独特魅力。

毛主席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手持曾联松设计的32号图案,说:“我们一直在追求在国旗上体现中国特色,比如用一条杠代表黄河。但其实,很多国家的国旗并不一定要体现该国的具体特点。比如苏联的斧头镰刀,它并不一定只代表苏联;英美的国旗也没有明显的国家特色。”

接着,毛主席指向五星红旗图案,声音坚定:“这幅图案,它表现的是人民的大团结。现在我们需要团结,未来更需要团结。因此,我赞成这幅五星红旗的图案。”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陈嘉庚、梁思成等人便纷纷表示赞同。有人还提出,三条杠的图案容易让人产生“分裂”的联想,这不利于民族的团结。相比之下,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更加符合当前的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期望。

经过深入的讨论和比较,最终在毛主席的倡议下,大家一致同意采纳曾联松的设计稿。原设计稿中的镰刀斧头图案被去掉,五星的大小和比例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就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在众人的期待和掌声中正式诞生了。

这面国旗的诞生,凝聚了曾联松的智慧和心血,更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期望。

一年后的9月27日上午11点05分,曾联松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消息:作为五星红旗的原创设计者,他被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诚挚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建国一周年的纪念活动。

曾联松激动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手不停地颤抖着。他没想到时隔一年,党中央还记得他的贡献,还专门邀请他参加如此重要的国庆活动。这是对他的最高褒奖,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不久后他还收到了政府寄来的500万元(相当于新人民币500元)现金奖励。这笔钱相当于他整整一年的工资收入,对于他来说是一笔巨款。他拿着信反复阅读上面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曾联松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成功地创造了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起,那面由他亲手设计的五星红旗将永远高高飘扬在全世界每一个有中国人的地方,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永恒象征。

0 阅读:37
婵媛素影幽

婵媛素影幽

婵媛素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