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结合实践,更好地进行“三高”共管!

星弘康康 2024-04-24 06:33:55

编者按

2024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已发布了一段时日,大家对其关注热度不减。新指南对很多内容都进行了调整,针对高血糖,及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等领域都有提及。《国际糖尿病》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苏青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余学锋教授对新版ADA指南的热点更新以及对“三高”共管的概念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

2024版ADA指南发布 细数更新热点内容

苏青教授:与2023版指南相比,2024年在很多内容上有了更新[1]。比如,关于降糖药物起始联合,旧版指南强调起始联合的目的是延长从治疗开始到治疗失败的时间,且针对的是部分患者;而新版更强调缩短达标的时间,并取消了“部分”的限制。新版指南在要点里特别强调了血糖和体重管理的同等重要性。鉴于此,在选择降糖药物的时候,要考虑到药物对体重的影响,尤其是超重/肥胖的患者,应优先选择对体重有获益的药物。对伴有ASCVD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选择有ASCVD、心衰或CKD获益的药物。

余学锋教授:2024版ADA指南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治疗方面都有很多更新。筛查上,强调肥胖/超重的患者,无需考虑年龄,都要尽快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筛查;诊断上,把HbA1c放到首位,因为它相对稳定。不同于以往,现在患者如果有两个血糖指标异常,即可诊断为糖尿病。2024版指南还提出疑似成人T1DM诊断流程。治疗上,新旧指南均强调,对肥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要尽可能地使体重达标,可选有减重效果的降糖药,并早期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要做到“三高”共管。

实现“三高”共管,减少心肾并发症险

苏青教授:我认为,目前临床上“三高”共管[2]还可以做得更好,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及时评估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临床上很多患者血糖管理还好,但血压和血脂管理就相对较差,尤其是血脂。我们要普及“三高”共管的意识,不论是在“三甲”医院还是在基层。糖尿病患者需要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床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脂方面的教育力度。

余学锋教授:“三高”共管能更好地降低心肾疾病及死亡的风险,因此,意义非常重大。在临床上,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筛查,查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等,甚至要做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筛查,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强调联合用药。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强调无论血糖是否达标,都应选择具有心肾保护的药物。调脂降压药也要及时用上。联合用药时,要注意有些降脂药对肝功能的影响。另外,要定期评估用药疗效。

参考文献:

1. 董晓颖,等. 美国糖尿病协会2024版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要点解读. 现代医药卫生. 2024,40(4).

2.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专家组.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3,06(01):1-11.

专家简介

苏青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理事

专家简介

余学锋 教授

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神经与内分泌学组组长

湖北省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主任委员

0 阅读:1
星弘康康

星弘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