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曾在他写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写过这么一段话:
这样一种“开”的生活,曾经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存在过,是一件好事。现在想起来,我从中学到了太多重要的东西,这类似人生的综合教育期,是我真正的学校。
他所说的“开”,就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开过饭馆,意思是他经常白天谋生,夜里写作。
他就是这样拼命做好主业,这是为了谋生,毕竟上有老下有小。
然后,顺便把写作的兴趣发挥到极致,这是他作为个人兴趣,无关其他。
这段时间至少保持了7年,当写作有了一定基础后,他才开始了全职写作的生涯。
人生每个阶段,似乎都有每个阶段的变化和生活。
所以,当村上春树开始全职写作之后,跑步又成为了他另一项兴趣,他也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这样的人生,真的很奇妙。
但是,你把它们全部连接起来,你就会发现,好像人生确实就是一个过程一个过程拼接起来的,而村上春树,他拼起来的人生似乎效率奇高。
因为,你可以看到他的每一个过程都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角色转换,让你不知不觉赞叹他的人生光辉。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个人,非常相似。
这个人就是冯唐。
27岁就获得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28岁弃医从商,后来成为了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正值人生巅峰时,回国到众多名企当公司高管。
这中间,他把写作这个兴趣充分发挥到极致,写了十几本书,有的小说还拍成了影视剧,名噪一时。
有知名杂志曾评价他说,“冯唐真正厉害的是,既能做个侧气霸漏的商人,也能做个文艺洒脱的作家。”
其实用冯唐自己的话说,他真正的专业是管理,写作只是一个业余兴趣,但大众对他的认知更多是停留在作家上。
冯唐和村上春树他们有什么区别?
其实,本质上我认为他俩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角色一直在变换。
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兴趣的极致发挥而影响了大众对其的认知。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兴趣一直在发挥着极大的能量和加持。
换句话说,主业谋生,兴趣加持人生。
难道兴趣就不能直接当谋生吗?
其实,并不是不能把兴趣当谋生,而是每个人的际遇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就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当然很好,但要知道,这种人可能就是一个天才,可遇不可求。
我们绝大多数人,可以走的路径,就像村上春树和冯唐一样。
哪怕是他俩,其实也是少数派的人。
因为就拿冯唐来说,人家好歹27岁就拿了医学博士学位,还是在北京协和,起码是个学霸级的人物。
而村上春树,自己开过7年的饭馆,人家起码创过业,而且做得还是不错的。
也就是说,根基非常扎实,有基础,有成长性,后来的爆发,都不过是前期的大量蓄势待发,仅此而已。
他们俩的经历,其实给我的启发挺大的。
首先,主业可以给自己很多磨练和成长的机会,同时也能填饱肚子。
其次,兴趣因不受物质上的影响,反而能发挥到它应有的价值和成长性。
最后,主业结合兴趣,这是绝大多数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人家主业是公务员,兴趣是业余写作。
再比如,《三体》的刘慈欣,人家主业也是公务员,兴趣也是业余写作。
等等。
我现在之所以也开始重新写文章,其实曾经写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做项目忙于业务暂停了,但是私人的日记还是每天都有在记录。
现在重拾,是因为我突然想到,好像写作这件事,可以继续把它当做一个兴趣,顺便把它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因为我之前网上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营销的东西,而写作本身也可以说就是一个营销属性的行为,所以,何乐而不为?
这其实也完全不影响我正在做的主业,因为写文章,就是一个很随意的过程,只要有时间,就可以马上写,个把小时,基本一两千字就写完了。
偶然写个五六千,甚至上万字,那是思如泉涌,不得了的事,起码我是这样的。
其实,我偶尔也会“苦”于不知道写什么?
这个“苦”,就是好事多磨的意思,我不喜欢说它苦!
某种程度上是享受,是一种逼迫自己前进,用文字打败时间的方式,苦中作乐。
总之,人生需要除了谋生以外的主业,其实还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创造更好的人生。
当然了,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还能靠兴趣创造巨大的价值,那就更perfect了!
我是吴韦朋,变现商学创始人,专注于线上变现、营销、哲学、随笔等原创分享。本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有什么启发,也欢迎留下你的感受。学习更多干货内容,大家可以搜索“吴韦朋”去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