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军一军长在南京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却高呼:毛主席万岁!

猜透啊 2024-11-10 13:24:47

1948年国军一军长在南京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却高呼:毛主席万岁!

1948年冬天,南京雨花台的中央军人监狱里发生了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一位国民党的军长在被枪毙前,居然高喊“毛主席万岁”。这位军长是谁?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说到这事,得从1948年的晋中战役说起。那时候,解放军的徐向前带着六万多人马,把阎锡山的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阎锡山眼看着太原周围都被解放军占了,就把剩下的兵力全塞进太原城里,想靠着城墙拖住解放军。

蒋介石看到这情况,觉得有戏。他亲自飞到太原给阎锡山打气,还派了第三十三军来帮忙。谁知道这一招不但没保住太原,反而把第三十三军的军长给搭进去了。这位军长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 - 黄樵松。

黄樵松出身可不好,他爹妈都是给人家当长工的。但是他们省吃俭用,就为了让儿子能读书。黄樵松也争气,学习成绩特别好。小时候,他常去岳王庙,被岳飞的故事深深打动,暗自发誓要像岳飞一样为国效力。

1922年,黄樵松报名参加冯玉祥的学兵团。因为营养不良,他差点没通过体检。但是黄樵松不服气,在大树边哭得稀里哗啦,还一口咬下一大块树皮。监考官被他这股劲儿打动,破例让他通过了。从此,黄樵松在军中一步步往上爬,很快就当上了连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樵松主动请缨上前线。他给妻子写信说“敌人不死,我就不回来!”在娘子关战役中,黄樵松带着部队死守阵地,还亲自上阵和日本人肉搏。在台儿庄大战中,他指挥部队在街巷中和日军周旋,为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大功。因为表现出色,黄樵松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

1945年3月,日军派了七万多人马进攻南阳。黄樵松的143师奉命留下来阻击敌人。为了表示决心,黄樵松在城里订了一口棺材,上面写着“黄樵松之灵柩”,还让人抬着在街上游行。他还安排人疏散老百姓,亲自去慰问士兵。

日军猛攻南阳,黄樵松亲自上阵指挥。全城的将士们拼命抵抗,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即使在孤城被围的绝境中,143师的将士们也没有放弃。玄庙观、诸葛庵等地的守军全部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坚持到3月底,黄樵松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他写下“姑将好头颅,留待最后掷”这句话,然后带着部队突围。虽然最后没能守住南阳,但143师的英勇表现极大地延缓了日军的进攻步伐。

1948年,黄樵松奉命参与太原的防卫工作。他以前和解放军的一些将领有过接触,对共产党的理念很认同。在徐向前的劝说下,黄樵松决定带兵起义,还派心腹和解放军秘密联系。

黄樵松找来多年的老部下戴炳南商量起义的事。谁知道戴炳南不赞同共产党,又被手下人怂恿,最后把这事告诉了阎锡山。黄樵松被抓后,昂着头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本来就不想打内战,事到如今,你们看着办吧。”

1948年11月27日,黄樵松在南京雨花台被处决。临死前,他喊了一声“毛主席万岁”,和旁边的共产党员相视一笑,从容赴死。黄樵松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他对和平统一、反对内战的坚持。

黄樵松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他从一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抗日名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为保卫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内战的漩涡中,他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黄樵松的经历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许多军人的命运。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却在随后的内战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黄樵松选择了和平统一的道路,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的选择也体现了一个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复杂的历史变革中,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黄樵松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更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矛盾和冲突。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28

猜透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