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是在那个峥嵘年代十分值得标记的一场军民共同努力的战役。1938年,中国军队硬刚日军一个旅团,这一次是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气魄直面敌人,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日军经此一役,被直击要害,元气大伤,我军士气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程度,是中国人民艰苦抗战获得的第一个胜利里程碑。日军 40 万兵力分四路南下,到最后被打得落花流水,滚回老家,递出投降书。
时过境迁,当我们今天再了解这场战役的时候,想到那个年代风雨如晦的日子,脊梁也挺的更加直,在台儿庄战役的激战时刻,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带领国军在战场上英勇抵抗日军,而兰陵当地的老百姓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前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c47dd224eb6aff302658fb3dc000eb.png)
就这样一支军民共组的“杂牌融合军”,造就了台儿庄大捷,而在这场战役之下,有一个个“平凡抗日兵”站了出来,造就了一个让人惊叹的事迹,数万平凡的老百姓抢光了日军的兵站,把粮食全部扫空,而日军却一枪都没有打出来,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奇迹般的“平民巧援军”的故事。
流离失所的百姓
1937年日军快速入侵,南京,上海,济南迅速沦陷,他们又想继续南下进行会师,他们把徐州作为关键来攻克,而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水陆交通便利,日军若攻陷台儿庄,则是拿下关键要塞,可上可下,进退有方,还能阻止当时的国民党后援军。
而在台儿庄战役中,敌军火力强大,而中国军队力量薄弱,战局一度陷入危机。对于当时的中国军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好似注定失败的战役,当地的百姓人心惶惶,开始四下奔逃,离开家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4ddb2d65589698a343640c7a0f5193.png)
在这些逃亡的老百姓中,有一个19岁的男孩,张廷玉,他被带去当国民党军队的“后勤兵”,运送武器、炮弹,抬送伤员,兜兜转转两个月,才终于被放归回家。这一刻,在这个年轻人的目之所及,全是满目疮痍,炮弹残渣、横七竖八的尸体、惊慌躲藏的老百姓、轰炸机下面目全非的家乡......这一切让他触目惊心,痛心疾首。他一路颠沛流离,终于回家见到了幸存下来的家人,得知家人也出去寻找过他的下落,张廷玉更是一阵后怕。所幸全家幸运的在敌人的战机下存活了下来,此时对于失踪的家人来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6531a670f1e276f33de4285cf67f08.png)
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让张廷玉震惊的是,家里虽然房子被炸毁,钱财也所剩无几,但是家人端出来的饭却是热腾腾大白米饭。这让张廷玉疑惑万分,便询问家人,这么好的粮食从何而来,令人大吃一惊的是,这粮食居然来自日军手里。
受战争之苦已久的老百姓,家里已经没什么存粮了,外面的商贩也不敢开店售卖,个个都损失惨重,甚至要互相借粮食和物资,这对于抗战时期的村民无疑是晴天霹雳,这时被日本人欺负的忍无可忍的兰陵百姓奋起反抗,才有了兰陵百姓抢空兰陵兵站储备的传奇,而张廷玉一家正是其中的参与者,张家人正如同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在这场智取日本军事兵站的战役中,毫无胆怯地贡献力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8009199051abb375720976fe4ca8c2.png)
兰陵百姓勇守家园
为什么一群朴实孱弱的老百姓要从日本人的虎口中夺食呢?明明只是老弱病残,或是初生牛犊的年轻人,都有家庭,有父母子女,但是他们却背起“正义的反击之枪”瞄准了日本人呢?
正是因为负责守护这里的国民党军官韩复榘,胆小懦弱,工于心计,竟然弃城而逃。村里到处散落着武器,日军则猖狂的对村庄进行了轰炸占领,只剩下老百姓独守家园。多年训练的军人,竟然不如一些毫无作战经验的农民。兰陵出了一群自深山里来的有义之兵,用血肉之躯,守护之心,生生为自己拼出了希望,也为正面的中国军队多搏出来一线生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d846607baedfdf5e716cc94bf29be5.png)
兰陵百姓远胜于那些各有算计的国民党军人,战斗的爆发,为当地老百姓带去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很多地方都难以恢复,田地被淹,房屋被毁,家人流离失所,还有的不幸身亡,所以台儿庄地区的农民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了愤怒和仇恨,农民们认识到只有消灭日本侵略者才能拯救自己,获得一个安定的生活。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由普通老百姓组成的“草台班子”巧妙的支援了前线。
在危急关头,张家庄的村民们决定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兰陵是日军在台儿庄战役期间的兵站,他们本次作战的大部分物资都堆积在兰陵街,有粮食、有衣服、还有药品等重要补给,甚至还有不少武器箱子。村民们趁着大雾的遮掩,悄悄接近了兰陵兵站。分头观察着日军的动向,仓库、村庄都布置了入手看着,防止日军大部队增援。村民们自制了土炸弹、燃烧瓶等简单好用的武器,用来防身。在路上,村民们碰到进城赶集的熟人,就赶紧告诉他们,城里一个鬼子都没有,到处都是大米和面粉,快去拿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0df25561ef8a981bc30454b56e9e480.png)
由于日本人太想夺下台儿庄,所以兵力四散在各处作战,台儿庄只留下十几个小鬼子看守,因为这里的国民党守兵已经撤走,只剩下一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日本人大意轻敌,正好给了老百姓们偷取后方的机会。
兰陵百姓在蛰伏了很久之后,家里的存粮都所剩无几,只能出来找机会,看看有没有粮食物资,没想到鬼子十分懈怠,无人站岗,给了兰陵百姓可乘之机,城里堆积的粮食和补给都被蜂拥而至的人们洗劫一空,他们用上了一切的工具,年轻的肩挑背负,年老的拿着推车,但凡能跑动的全部倾巢出动,又是激动又是害怕,但是在粮食物资的面前,渴望战胜了恐惧。
人越来越多,已经有数万人来到了物资堆积的地方,一拥而上,大家各自分工搬运,粮食、药品、弹药、盐包、衣服什么都没给日本鬼子留下,这些宝贵的生存资源,是未来全部的希望,村民们个个满载着推车和扁担有序的撤离。
不到半日功夫,鬼子偌大的兰陵兵站被抢了个精光。看守的日军看到数万人的哄抢,声势浩大,并且动作迅速,以为是中国军队的后援,加上国民党逃走时留在城里的武器也没有收取干净,以他们几个人根本无法守住粮食,只想明哲保身,待日后再报信。兰陵百姓抢光了敌人设在兰陵的兵站,在敌人的供给上造成严重困难,对台儿庄战役起了很大的配合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32daa0ebaca3532500fb3726a2369a.png)
兰陵百姓的这一神来之笔,相当于对日军进行了一次精准突袭,日军认为前方战场十分顺利,对后方的防御就掉以轻心,在这次突袭中,村民们表现得异常英勇,没有一人退缩,都决心为保卫家园而战。也许你认为他们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又有几个人能具备,中国大地上受战争折磨的老百姓不在少数,但是独独兰陵百姓站起来,挡在了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前面,站在了离中国军队最近的地方。
曾经满满当当的仓库和琳琅满目的街道,变得空空如也,好似日军的仗未打先败了。直到老百姓都带着物资走远了,气急败坏的日本军才发现自己上当了,那里是浩浩荡荡回击的中国军队,他们没有一杆枪,没有一颗子弹,只有一颗守护国土、打击外敌的决心,就抢走了他们全部的物资,望着空空如也的街道和仓库,看守的鬼子明白,自己难逃一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047a70f9fcd9d956cb92ba4d939397.png)
日军想着自己死前也要报这个被愚弄的仇,想要去追击村民们,想着能不能抢回部分物资,可为时已晚,拿好物资的村民们都迅速四散逃跑,躲进山谷和庇护所,凭他们几个想要追回物资无异于大海捞针、蚍蜉撼树。日本侵略者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但是被兰陵百姓这样的“小人物”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张家庄的百姓堪称模范人民。
军民联合 拿下大捷
此刻在正面战场的战士们,听到“民兵”大捷,如同久旱逢甘霖,兰陵百姓这一壮举,不仅仅是保卫家园的自保之战,更是中国人民骨血里的气概,自己的家人,岂容他人肆意践踏,烧杀抢掠,更是把我们辛辛苦苦耕耘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家乡当成仓库、中转站,侵略者终究自食恶果,中国军民获得了这批重要的补给也是为台儿庄大捷提供了关键后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7559941a39874ba2e1c1f941f34493.png)
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即使是再强大的敌人也会被打败。最普通的人,也有着改变历史的力量,这次事件,给了日军前所未有的打击,军民联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信源:
台儿庄战役详细过程 ——《中国军网》
兰陵百姓抗日故事 ——《抗日战争纪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