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世后,看完《玫瑰的故事》,才明白“死亡教育”为何重要?

思齐爱思考 2024-08-27 10:51:39

近期大火的《玫瑰的故事》,当全网都在骂方协文渣男时,相信大家也注意到这个剧情:刘亦菲饰演的黄以玫在傅家明离世时对于女儿小初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而这件事却遭到了身为小初父亲的他的排斥和反对,他认为不该过早让孩子接触和了解”死亡“。

《玫瑰的故事》剧照

《玫瑰的故事》剧照

其实客观来讲,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死亡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都是有意回避的,甚至说是极度忌讳的。很多电梯都没有3层4层和13,14层,我们在选择手机号,车牌号等一切可以自己挑选的数字时也会下意识避开4。

这种回避现象和观念固化在老一辈人中可能更加普遍,记得我家孩子四五岁时有一次也问起我同样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也同样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即便当时并不懂什么是死亡教育,只觉得应该告诉他这些是科学知识,依然清晰的记得孩子爷爷当时铁青的脸色还有嘴里嘟囔的那句:不知道给孩子讲这些干嘛?

时至今日,在经历了父母相继离世之后,每当某个瞬间想起他们还健在时的情景,依然会泪流满面。尤其是看到妈妈躺在病床上被疾病折磨却无能为力时,还有她在最后卧床时刻像个孩子一样对我的依赖和依靠(有事喊我没回应回来时抱着我大哭),尤其是大小便都需要人处理只能用纸尿裤的那种自尊全无的痛苦和煎熬,我都能深刻体会到但是很长时间却无法释怀,每天晚上闭上眼睛眼前全是她躺在那呻吟的画面,幻觉中甚至感觉到她就在我耳边说话,几乎是夜夜难眠的日子,直到朋友推荐我去看关于死亡教育的书,教我怎么去安抚她陪伴她并且接纳自己。

朋友心理疏导聊天截图 1

朋友心理疏导聊天截图2

朋友心理疏导聊天截图3

朋友心理疏导聊天截图4

死亡教育,在百度百科中的定义是: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用通俗点的话说,也就是引导人们对生死进行思考,理解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消除恐惧坦然面对,懂得尊重,维护和不伤害他人生命,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快乐地度过一生。

死亡教育最早是由俄国生物学家梅切尼科夫提出的,在他的死亡学说的影响下,欧美国家便开始了死亡教育。而在英国幼儿园便开始了死亡教育。你永远想不到当老师讲到一只小鸟死了,它的朋友在旁边悲伤地看着他,不忍心离去时,仅有3岁的孩子脸上却能看到有些严肃和哀悼的表情。

的确,向死而生,珍惜当下,如果能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和死亡的意义所在,或许我们就不会时不时看到痛心疾首的”跳楼“新闻了。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而正是因为生命有长度和终点,才能更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既然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会或早或晚面对死亡,那么应该如何给我们的下一代提早普及这些知识呢?我大概整理了下,见如下思维导图:

给孩子的死亡教育思维导图

不仅仅是对于孩子,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对于面对亲人生病和死亡的普通大众,对于正在跟病魔作斗争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以及对于与医患接触最多的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现实中一切都显得务实而具体的,人们往往更关注诸如治疗方案,抢救程序,甚至是后事嘱托,遗产分割等,却忘记了可能更重要的是陪伴,心灵沟通和交流,乐观积极的过好每一天。而走到生命的尽头,技术和医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生命的维持和延长,究竟是好是坏,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难题.......

终极死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