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到顺治帝我们一般会想到两件事情:
独宠董鄂妃
年仅24去世(或者出家为僧)
但即便是年仅24岁病逝,一生只爱董鄂妃一人,顺治帝照样有14位皇子公主出生。不过即便是有十几位皇子公主出生,顺治帝还是收养了三位养女,全部都是和硕亲王之女:
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次女
和硕柔嘉公主:安亲王岳乐次女
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次女
按照大清的规矩,亲王的女儿最高只能是郡主;不过作为一国之君的女儿便不同了,最差也能被封为和硕公主,若是再德高望重一些便能封为固伦公主。比如康熙的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其实是康熙五弟和硕恭亲王的长女,被康熙封为和硕公主下嫁科尔沁台吉博尔济吉特班第。雍正登基后,将这长姐纯禧公主封为固伦公主。
康熙收养亲弟弟常宁的女儿,是因为常宁还没有功绩,康熙想要拉近与弟弟之间的关系,抬高弟弟的地位;另外康熙的前几位皇子公主几乎全部夭折,宫里幼子太少,康熙才如此。
那么,顺治帝又是为何收养三位养女呢?
虽有14位皇子公主,但仅有5位长大成人
顺治帝14位皇子公主,其中8位皇子,6位公主。
皇子还好一些,夭折四位,还有四位长大成人:
皇次子福全
皇三子玄烨
皇五子常宁
皇七子隆禧
皇长子牛钮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是出生仅83天夭折,不过有的说法是牛钮压根没有夭折,而是因为顺治帝第一位皇后孟古青太过善妒,为了保住牛钮的性命,不得不送出宫。自此以后,牛钮再也没有回宫,更没有认祖归宗,只是在康熙六十年时出现过,同朝廷一起治理黄河;雍正继位后,被视为嘉应观第一任道长。
而顺治帝的公主夭折率便高了,先后出生了6位公主,全部都是福晋、庶妃所生;但仅有1位公主长大成人,其余全部夭折,夭折的五位公主最大的仅活到6岁。
这仅存的一位公主便是皇二女和硕恭悫(que)长公主,生母是福晋杨喇亥娘。和硕恭悫长公主还被称为翠花公主,翠花公主从小就很聪明,长大以后更是温柔贤淑,深得皇祖母孝庄的宠爱,孝庄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但即便是再宠爱翠花公主,公主迟早都是要嫁人的。
因翠花公主是顺治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公主,孝庄并没有将其远嫁蒙古和亲,而是留在了京城。在15岁时被封为和硕公主,下嫁权臣鳌拜的亲侄子瓜尔佳.讷尔杜。
其实孝庄这样做,一是不忍心自己最宠爱的孙女远嫁,二是为了巴结鳌拜。
了解清史的都知道,鳌拜张扬跋扈是康熙是眼中钉,必须要除之而后快。康熙八年,鳌拜终于被活捉。讷尔杜受连累,被直接贬回原籍盛京老家。翠花公主作为讷尔杜妻子,自然会夫唱妇随跟随一起去盛京。
不过康熙疼惜自己唯一的亲姐姐,便准许讷尔杜回京城,可惜的是讷尔杜英年早逝很快便病逝了;翠花公主也在康熙二十四年病逝,只有33岁而已。将翠花公主与其夫君,葬在了鳌拜家族的坟茔,予以厚葬。
这是顺治帝唯一亲生的公主的一生,虽然得孝庄太皇太后喜爱,照样成为朝政的牺牲品,不得不下嫁鳌拜的侄子。那么作为顺治帝的养女,我想其目的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顺治帝虽然先后有六位公主出生,但仅有一位长大成人。作为皇室公主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么笼络下臣,跟翠花公主一样;要么远嫁和亲,跟固伦纯禧公主一样。既然顺治帝亲生的公主只有一位长大成人,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抱养其他和硕亲王的女儿,养在宫里,等时机成熟后便可以皇帝之女下嫁或者是和亲。
那么,这三位养女公主都是什么来头呢?
三位养女究竟是何许人也?
既然是将抱养的公主从小就养在宫里,并且名义上是皇帝的女儿,那么必然这些抱养的公主身份也要十分尊贵才可,所以大概率情况下只会从和硕亲王之女中选,而且这些和硕亲王还要是皇室近支,如此才对朝政最有利。
固伦端敏公主固伦端敏公主是简亲王济度的女儿,其生母出身非常高贵,来自孝庄文皇后的娘家科尔沁草原,父亲是多罗贝勒绰尔济。端敏公主长大成人后,又嫁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也算是替自己的生母回娘家了。
提到绰尔济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绰尔济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顺治帝,并且直接被封为中宫皇后;这位皇后便是顺治帝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另外绰尔济的另一个女儿也入宫为妃,被封为淑惠妃。
端敏公主是在顺治十年六月出生,端敏公主出生六个月以后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顺治帝将第一位皇后孟古青(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姑母)废掉,降为静妃。
清朝初期满蒙联姻是国策,孝庄为了维护科尔沁草原在大清的地位与利益,便将绰尔济的两个女儿都接入宫中封为皇后与妃子。但顺治帝都不喜欢,很快便独宠董鄂妃。如此一来顺治帝膝下子嗣单薄,女儿更是少得可怜。
为了大清顺治帝不得不收养亲王之女养在宫里,一是恩宠的体现,二是未雨绸缪,将来远嫁和亲。就这样顺治帝一共挑选了四位(还有一位也是承泽亲王的女儿,但早夭),自此以后端敏公主便正式开始自己在皇宫里的公主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端敏公主不仅生母的出身极为高贵,其父亲济度更是贵不可言:
济度的父亲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福临年幼时期的摄政王)
祖父是舒尔哈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同母胞弟)
作为简亲王嫡长女,
自己的父母都出身极为高贵,
还是孝惠章皇后养女
顺治帝养女
不管是生母博尔济吉特氏还是养母博尔济吉特氏都是嫡妻正室,自己又是嫡长女,可以说端敏公主血统非常纯正。不仅有亲生父母的疼爱,还有养父母的庇护,如此端敏公主从小便养成了刁蛮跋扈的性格。
端敏公主的入宫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十分荣耀的一件事情,再加上端敏公主的出身如此高贵,所以处处高人一等,并不将庶出的姐妹放在眼里。
顺治帝十六年十一月,科尔沁王公入京觐见顺治帝与孝庄太后,将端敏公主的婚姻大事给敲定了,将其许配给了满珠习礼的长孙班第。
满珠习礼是孝庄太后的亲哥哥,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地位十分尊贵,能有这样一门好亲事,端敏公主确实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转眼很快到了康熙九年,端敏公主身边几乎所有亲密的长辈都去世:
父亲济度
养父顺治帝
母亲博尔济吉特氏
祖姥爷满珠习礼病逝
未来的公公和塔亲王去世
这些人平时接触的并不是很多,对于端敏来说还能接受,但端敏公主同母弟弟德赛世子的历史让端敏很难接受,非常伤心。
康熙九年九月,端敏公主前往科尔沁完婚,正式成为科尔沁的儿媳妇。
在端敏公主和亲的次年,其夫君班第承袭亲王爵位。作为亲王福晋,公主身份,没有长辈的制约,端敏公主直接成为家族说一不二的当家人。而且不仅是在自己的家里,在整个王旗都是如此。
就因为端敏公主张扬跋扈、说一不二的性格,与康熙的关系并不好。碍于姐弟情分,康熙不好直接翻脸,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有其他表达不满的方式:
康熙上三十一年十月,康熙为下嫁的公主们按照贝勒品级设置护卫长史,名单中有很多位和亲公主,独独没有端敏公主。
康熙四十九年,班第病逝,其子罗卜藏衮布承袭王爵。
此时的端敏公主已经年近花甲之年,但其性格仍旧没有丝毫收敛。
康熙一直都非常不喜欢端敏公主,尤其是端敏公主与异母弟雅布之间的矛盾,让康熙很是反感。在康熙要为雅布的孙女指婚时,雅布的儿子雅尔阿江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端敏公主的儿子就行。
康熙在给雅尔阿江的奏折中是这样批复的:端敏公主性情暴戾,不仅与你的父亲(雅布)不和,跟所有人都关系不怎么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端敏公主虽然与康熙的关系不怎么样,不过与康熙儿子雍正帝还是不错的。雍正登基后:
将简亲王雅尔阿江削掉爵位
端敏公主晋封为固伦公主
端敏公主之所以在娘家简亲王家族没落时还能一路往上,就因为她与弟弟雅布、侄子雅尔阿江不和,雅尔阿江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储,得罪雍正;而端敏公主向来与雅尔阿江不睦,自然不会去支持胤禩。
当然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晋封固伦公主的原因是,端敏公主是雍正唯一还在世的长辈公主,自然会予以厚待。雍正七年,端敏公主病逝,终年77岁,结束了自己张扬跋扈、但顺遂的一生。
另外两位公主都嫁给了藩王之后,笼络下臣和硕柔嘉公主的父亲是安亲王岳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女,生母是安亲王岳乐的第二位嫡福晋那拉氏;所以说,柔嘉公主也算是嫡出的女儿,出生以后便被抱入宫中抚养。
不过柔嘉公主的关系并非这么简单:
她的养母是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
妹妹嫁给郭络罗明尚为妻,生下一个女儿嫁给了康熙的皇八子胤禩为妻
所以说胤禩还是柔嘉公主的外甥女婿。
当然这都是后辈了,值得一提的是柔嘉公主的父亲安亲王岳乐,其实在大清入关之前岳乐还是默默无闻的宗室子弟,大清入关后便跟随堂兄弟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一起南征北战,斩杀张献忠。之后便被顺治帝晋封为亲王,掌管宗人府。
康熙朝时,岳乐在平定三藩之乱又立下大功。
岳乐虽然是平定三藩的功臣,不过他的女儿柔嘉公主却嫁给了三藩之一靖南王耿仲明的孙子耿聚忠(耿继茂第三子)。其实这门婚事是在柔嘉公主七岁时定下的,之所以定下这门婚事就是为了安抚三藩,巴结大清入主中原后立下汗马功劳的藩王们。
如此婚事一定,耿聚忠便被封为和硕额驸。
只是因为柔嘉公主年龄小,便暂时未婚嫁。
一直到康熙二年,12岁的柔嘉公主下嫁耿聚忠。
柔嘉公主去世的比较早,在三藩之乱刚开始时——康熙十二年便病逝了。
次年,额驸耿聚忠的大哥耿精忠策应吴三桂造反,耿聚忠直接率领儿子以及弟弟耿昭忠,向康熙请死,一直待在家里。
因为耿聚忠从未参与造反,得以善终。
康熙二十六年去世,耿聚忠与柔嘉公主都去世的比较早。不过他们生下的女儿耿氏,却嫁给了康熙朝名噪一时的人物——纳兰揆叙。
纳兰揆叙是纳兰明珠的儿子、大诗人纳兰性德的弟弟,如此一来柔嘉公主便与大词人纳兰性德成为姻亲关系。
另一位养女是和硕和顺公主,是承泽亲王硕塞的女儿,硕塞是顺治帝的亲兄长、太宗皇太极第五子。和顺公主的生母是辉发那拉氏,顺治五年和顺公主出生,与另一位姐妹一起被抱入宫中抚养,养母是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
跟安亲王的女儿柔嘉公主一样,都是由董鄂妃抚养。
顺治十五年,和顺公主被指婚于三藩之一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二人订婚,尚之隆被晋封为和硕额驸。顺治帝十七年和顺公主被封和硕公主,正式下嫁尚之隆,这一年和顺公主13岁。
可能有人会问:平南王尚可喜也是三藩之一,难道其子尚之隆没有受牵连吗?
确实如此!
在康熙打算裁撤三藩时,尚可喜主动提出要回东北老家养老,上折子撤藩,此举正合康熙之意。康熙大喜,同意其撤藩的请求。
只不过其长子尚之信在平西王吴三桂起兵造反时,将父亲尚可喜软禁起来,策应吴三桂造反。之后被朝廷招抚,承袭平南王爵位,与朝廷一起平定平西王吴三桂。
就这样尚之信与朝廷一起扫平吴三桂残部,也算是立下大功。
不过尚之信这个人极为残暴,反复无常,并不可将其留下来。
于是在1680年,康熙下旨让其自尽。
自始至终,尚之隆与父亲尚可喜都是无辜的,并没有参与谋反。
所以都得以善终,不仅如此,尚之隆还在康熙四十一年位居内侍卫内大臣一职,深得康熙宠信。因为与康熙的姐姐和顺公主联姻,成为额驸,不仅自己成为皇亲国戚,其后代一直到清朝末年,也都跻身于满清贵勋行列,极其显赫。
结语
清朝时期皇帝抱养其他亲王的女儿是常有的事情,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有养女:
太宗皇太极:有一位养女和硕公主,是岳托(礼亲王代善之子)的女儿;
顺治帝:三位养女
康熙帝:一位养女,就是固伦纯禧公主,弟弟恭亲王常宁的女儿,嫁给博尔济吉特班第
雍正帝:三位养女,一位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和硕淑慎公主,和亲博尔济吉特观音保;一位是怡亲王胤祥的女儿和硕和惠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多尔济塞布腾;最后一位是庄亲王胤禄的女儿和硕端柔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齐默特多尔济。
从乾隆皇帝开始诸位大清的皇帝便不再抱养亲王的女儿养在宫里,一是因为自己亲生的公主比较多,二是联姻和亲的必要性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作为皇室公主从生下来便有自己的使命,要么和亲,要么笼络下臣,至于嫁人后的生活如何便要看自己的运气了。比如固伦端敏公主,一生张扬跋扈但一直都是当家人,因为是嫁回了生母的娘家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很快便能适应草原上的生活,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
再比如固伦荣宪公主,虽然和亲蒙古,但是荣宪公主与夫君非常恩爱;
当然也有很多和亲的公主一辈子远离紫禁城,远离自己的父母,夫君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好,孤独后半辈子。
但作为高贵的公主,这都是没办法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