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拆除毛主席纪念堂雕像,士兵:你拆一下试试

独坐山巅 2023-08-01 20:07:20

前言

作为我党伟大的领袖,新中国创造者,毛主席在我们心中有着崇高地地位。人们对待他,就犹如天边的一轮圆月,一直希望他长久照耀着。

但是在1976年9月9日,伟人毛泽东于北京与世长辞。生死轮回乃人间常态,这一位称得上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人物之首伟人当然难逃上天的安排。

为了能表达对他个人敬意,也是为了牢记他为人民和国家做出的伟大奉献,传承他的思想精神,中央将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存,并修建了毛主席纪念馆,来纪念毛主席。

毛主席纪念堂里的毛主席雕塑更是让全国的能工巧匠废寝忘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制作出来的,但是没多久,便有专家指出纪念堂中毛主席的雕像不够威严,要拆除重新设计一尊。

但毛主席纪念堂的战士却在拆除雕像时拼命阻拦,怒言:“你拆一下试试”。

那这座雕像到底有没有被拆除呢,专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子的建议呢?

主席去世后各界的反应

1976年9月9日,我国伟大的领袖、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

中央消息一公布,举国上下一片痛哭流涕。北京周边的居民都希望自己能够去现场送这一位伟人最后一程,而离北京更远的地方的老百姓,鉴于路程遥远,只能把悲痛化作无声的泪水。

毛主席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不可多得优秀人才。毛主席的思想也是一度影响了当今世界绝大部分的国家及地区。

在马克思主义与毛主席思想的共同带领下,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带动了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对中华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世界各国同样如此。但是这么一位创造新中国的领导人突然离开,自然也为各国带来深远影响。

一时,国际上知名主流媒体都纷纷报道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充分肯定了毛主席生前革命成就与事迹。研读毛主席思想,更是成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潮流。

本来中央准备依照主席临终前的想法,想推行火葬,但是这个想法遭到千千万万中国普通百姓的回绝。

他们已经失去心中的信仰,如今则更不想看主席遗体被火化,另外一方面,那时候国内的政治环境也非常严肃。

因此中共中央在通过再三考虑后决定,保存主席遗体并修筑一个毛主席纪念堂,用于方便大家瞻仰主席遗体。

1976年10月8号,在主席去世一个月之后,党中央正式的对外界公布,修筑毛主席纪念堂并永久保存主席遗体。

毛主席纪念堂的修建

对于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分析,专家既小心翼翼地慎重思索,同时也不愿把战线拉得过长,因为中央已下达命令,必须在毛主席周年的时,把纪念堂建成,因此纪念堂的选址需要尽快确定下来。

在经过长时间的的商讨后,专家们打算把毛主席纪念堂修在景山,景山交通较为便利,并且在建成毛主席纪念堂后,夜间灯光自然与北京城连成一片,同样是一道特有的景观。

但是这个方案最后还是不得不否决了,首先由于在景山动工,很可能不能准时完工,因为景山山体比较厚,在上面开凿一个山洞当作毛主席的纪念堂并非易事,并且景山本身的自然风景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也不符合我们党一贯的不损坏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在景山修建这个方案被否定后,专家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天安门,天安门本身在北京的繁华地区,非常方便大家瞻仰,又可以起到最大的人文教育效果。通过商议决定,让毛主席纪念堂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端,既方便爱国民众参观考察,也不破坏原有景观和建筑。

在将毛主席纪念堂位置选好后,专家们便着手安排纪念堂的建造工作,由于离毛主席周年纪念日时间不多了,就选择在76年的冬天开始开工,在动工时,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也曾经带着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去为毛主席纪念堂铲了第一铲土。

纪念堂的建造工作,不仅要克服技术层面难题外,还需要开采大批量的汉白玉,由于要将整个建筑建设,最少就需要1500立方米的汉白玉。

即使困难重重,最后还是在大多数参与者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许多阻力,让毛主席纪念堂这座有着重大意义的建筑,出现在天安门广场。

毛主席纪念堂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线上,目的在于既不让天安门的主体地位受到影响,并且又能显示出纪念堂的突出地位,纪念堂的高度也没有高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的就是在阳光照射下不会遮挡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雕刻毛主席雕像的提议

按照中央的具体要求,需在毛主席逝世1周年之前完成雕刻工作。而此项工作将由韩福裕去完成,留给他的时间已不足11个月。

另外雕刻任务并非易事。雕刻雕像必须具备艺术技巧和专业知识,以清晰地突显毛主席的形象和特征。这就需要雕刻师对于他的肖像照片、描述和历史文件进行探讨,以捕获他的神情、姿势和特点。

但韩福裕对此却丝毫不乱,韩福裕常年在周总理身旁,对毛主席的形象特征自然而然非常熟悉。

为了彰显出当时全国各族民众对毛主席的尊敬和怀恋,雕刻制作人员在选取雕刻材料时,选择了最高级别的北京房山汉白玉,而且为了确保内外的风格一致,纪念堂外边的360套栏板和720根柱子,也均采用了汉白玉作为支撑。

但如此一来,他们就面临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此巨大的规格的汉白玉在短期内想要采集出来是有些艰难的;

二是毛主席的雕像到底应该用什么姿势依然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毛主席雕像的确定

韩福裕终究不是专业的人士,他把各地的专家集结在一起,一同商议这件事情。

他们将主席的全部全身照对比了几遍,之后每一个人又拿出橡皮泥,依照相应的比例,一比一地复制了毛主席的雕像,一一进行分类核对。

韩福裕一再比照以后最先筛选了所有的站像,他觉得站像虽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威猛高大的气场,但这终归是在室内,过于高大不免和整体的风格不够融洽,另外在参观的时候想细看主席的面容非常困难,这样的雕像不适合室内。

他们准备在毛主席的坐像中选择出来一个能够体现出毛主席的吸引力的雕像。

毕竟主席能永远地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的创造者,他可以做到常人无法匹及的公正、可以永远对普通的劳动者保持着平等的态度,这才是真正让人敬仰的地方。

因此,其中一位雕刻组的工作人员在比照了上百张毛主席坐着的相片后,最终选择了一张毛主席靠在靠背上,“翘着二郎腿”的照片。

因为他看到,这几乎已是毛主席的标志性动作了,不论是在会晤外宾或是在看书时,他都喜欢翘起一条腿,好像这样会舒服点。

这一创意立马打动了全部人,因为毛主席在平时生活中最喜欢这样子翘着腿和人亲密交谈,更好地呈现出主席潇洒、慈祥、自然的表情。

毛主席坐像的形象定下后,工作人员就开始探寻制作雕像的原材料--汉白玉。

汉白玉的开采

汉白玉洁白无瑕,据传从汉朝起,工匠就利用汉白玉建造宫殿,与此同时汉白玉也具有祝福含意,用汉白玉雕刻毛主席坐像再好不过了。

随后,房山县委召开工作会议,商议决策开工挖汉白玉,汉白玉往往埋在土里有二三十米,开采起来非常困难,而此次雕刻需要用到的汉白玉原料则要求较高6米、长2米、宽2米,体量之大十分罕见,想在地下二三十米挖出来这样完整的汉白玉原材料,毫无疑问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能挖到这样的一块汉白玉材料,工作人员来到事先勘测好的采石点,将坑塘内的10多米污水全都给抽出,连续抽了20多天才抽光,然后上百名人组成的采石队伍出击,在塘口处进行有序发掘。

连续挖好几夜,挖到40米深的时候才发现了花岗岩下的汉白玉,但是,当汉白玉出土后,人们却有点失望,因为这块汉白玉不足雕像尺寸,只可以用来做别的。

直到1977年2月,采石小组成员才挖到了一块品质上等、纯洁无暇的汉白玉。

那时候,石料挖出来后,小组成员忙碌的做着测量工作,当测量完毕,测量数据被公布出来后,采石组员双手握住在一起,高声欢呼庆祝,非常高兴。

测量数据显示汉白玉长6米、宽2米、厚2米,符合雕刻毛主席坐像的汉白玉原料标准。

这也表明了采石小组成员这几月的勘测、挖掘努力没白费,找到雕塑可利用的合适尺寸原材料。

后来,这块巨大的汉白玉原料被加工成毛主席坐像。

拆除毛主席雕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无数人民群众期待的塑像,并把它完好无损的放进纪念堂中。但这时,一个新问题出现。

在纪念堂的建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许多细节作出了改动。这其中也包括毛主席雕像后边的图案。

由先前的“红太阳”图案,更换为“祖国大地”。如此一来,毛主席两腿交叉的雕像形象就与背景不相一致了。

紧接着,在众多专家的视察参观后,他们普遍觉得,毛主席雕像与纪念堂的设计风格不相符。应当重新雕刻雕像。

当毛主席纪念堂的战士听说要拆除雕像时拼命阻拦,怒言:“你拆一下试试”。

韩福裕在听到这些建议后,觉得突然拆除,会引起人民群众各种各样猜想。

通过深思熟虑后,韩福裕提议,在毛主席雕像腿部摆放鲜花,

不但可以对腿部进行遮挡,并且鲜花与背景恰好相呼应,更能够衬托毛主席的气质。

紧接着,他把这一建议报告给了中央,没多久就获得了中央的肯定。

毛主席光辉照人

毛主席纪念堂分成3层,在其中地下1层,地上2层。一层主要是有北大厅、瞻仰厅、南大厅。北大厅是举办纪念活动的位置,厅内中央放置着汉白玉毛主席坐像。

瞻仰厅中央水晶棺内安卧着毛主席的遗体,南大厅汉白玉墙壁上雕刻着银胎镏金的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手迹。纪念堂二层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改革业绩纪念室。

纪念室以详实的历史文献和宝贵的文物,体现了6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工作创建的伟大成就。

现如今,毛主席已去世40多年,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怀恋之情从不间断,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门前,总会有一条很长队伍,那就是一条“思念之河”。

这座神态安详的汉白玉坐像,每一个人见到,都觉得毛主席在与我们亲近交谈,令人动容而怀念。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