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是咱公社最好的榜样,自食其力改变穷与白。坚决学习大寨人,能把江河另分配。干起来,干起来,大寨的花朵遍地开……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特点记于心,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集体和个人妥分配。先进不忘帮后进,敢把别人的艰难担起来……”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令人敬仰的“农民副总理”。
同时期,陈永贵和华老身为同事,在中国政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之间的交流远远超过了职务范围,也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心灵契合之上。
陈永贵致力于农业行业,他们常常凭借着相互讨论分享经验,彼此扶持。而陈永贵去世后,华老也成了唯一一位参加葬礼的高层人物。
贫穷的出身 幸遇贵人
1914年,陈永贵出生于山西昔阳,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中,父母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可以让陈永贵吃饱饭已是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在陈永贵5岁的时候,突如其来大饥荒,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能够活着,父亲陈志如只有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卖给了有钱人家做苦工,带上陈永贵来到大寨村再次讨生活。
陈志如本以为日子会逐渐变好,但是多年贫困和饥饿使他病痛缠身,一个靠力气吃饭的人,无论是疾病或是饥饿,甚至是是对儿子陈永贵的内疚,都可以成为压死陈志如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无助的陈志如自缢身亡,留下幼小的陈永贵。
没多久抗战爆发,日军占据了大寨村,拿出全村人的生命以死相逼,迫不得已陈永贵选择了假意降服。陈永贵被评为伪维持会会长,表面处处配合日军工作,实际上在私下里经常和八路军联络,之后陈永贵这一“异常”的行为被日军察觉,将其拘捕入狱,在监狱里,陈永贵受到严刑拷问,可依然没有透露出八路军的一点点信息,之后全村的人筹钱保举他,才被放出来。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陈永贵的家乡大寨获得了解放,“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获得了社会各界支持,陈永贵也获得了一片土地,从小至今,陈永贵始终都在给地主打工,他深知土地对农民的重要程度,拥有自己的土地,才可以翻身做主。陈永贵依靠这块土地生活,结婚生子,生活过得算是温饱。没多久陈永贵碰见了自己一生的贵人—时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贾进才,他看见陈永贵身上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便决定着力培养他。
1948年,在贾进才的推荐下,陈永贵成了一名党员,四年后,他接替贾进才成为大寨村的村委党书记。
老实的种地人
1952年间,陈永贵成为大寨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他就开始带上村民一块儿耕作,每天起早贪黑,生活虽然很累,可是他活得很幸福。
大寨村的经济不怎么好,农业有点差。陈永贵带着大家开垦土地,建造引水灌溉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种地的热情。
好不容易熬过艰难时期,陈永贵所在的地方又迎来了瓢泼大雨。大雨下了几天几夜,房屋和田地全被冲毁了。
大寨村每一个农民都垂头丧气,对眼前的生活充满着失望。对于这样的打击,陈永贵不但没有消极面对,反倒是喊出一个口号说:
“我们要执行三不要,三不少。无需政府给我们的救灾款,不要政府给我们的救济粮,不要政府支援的任何救助物资。
并且要确保村民的粮食不少,生产项目投资不少,上交政府的粮食不少。”
那时候每一个村民,都感觉陈永贵的脑袋有问题。说到底刚刚遭受了一场大寨,人们连生活下去的希望都没了,哪还进行干什么工作和劳动。
陈永贵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在多年学习过程中,对毛主席的思想参悟很深,更加是学到了共产主义精神的含义。
面对灰心丧气的村民,陈永贵号召大家说:
“同志们,我们不要太过悲伤。我们应当高兴,洪水摧毁了家园,但我们的生命仍在。只要人没有事,一切都能够在创造的!”
在积极口号号召下,和党员们思想工作的开展下,大寨村再一次恢复活力。
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形下,大寨人民依然慷慨激昂,陈永贵带着村民们再次播种,重建家园,所有人都非常努力。
那一年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为56万斤,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力更生,还给国家缴纳24万斤的商品粮。不久后,大寨村的人全都从土窑搬到了石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从农民走到国务院副总理
伴随着人民呼声愈来愈高,陈永贵职位也日益提高。他从普普通通的本分的农民到大寨党支部书记,到山西省县委副书记。一路走来,他铭记最初的正义之心,敢打敢拼,为干部平反冤案,为吃苦受饿的农民减掉粮食债。他一心一意服务于人民,把所有难题都抗到自己身上
他在昔阳大寨待了12年,这里也踏踏实实发展了12年生产建设。
1975年1月,陈永贵来北京出席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周总理通知他先去自己那里。
见面之后,周总理微笑着对他说:“这次叫你来,是关于人大的事,已经决定好了,给你安排当国务院副总理,将这个大寨精神,引向全国。”
陈永贵听到后急了,忙说:“总理。我不行,我文化水平较低,真的是当不了副总理这个岗位。”
周总理听到此话,脸上表情立马严厉起来:“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得接受党的安排。”
17日,陈永贵出席人大会议,被正式任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全国各地现代农业建设。
相惺相惜的友情
陈永贵进入到国家领导层以后,接触了许多极为重要的领导人员,但是他出生民众,即便身居要职仍然不忘简朴朴素的初心。陈永贵参加各项会议时,都穿着朴素的衣服,这引起了华老的重视。
一个是年轻时候征战四方的老政委,一个是农民起家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平民副总理,二人的相遇要得益于各自的奋发向上。陈永贵知民爱民,总是能够从基层角度考虑考虑事情,也可以明确提出符合实际的观点。
华老通过战争的洗礼,考虑事情全面,做事成熟稳重。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助力,华老碰到陈永贵时,非常欣赏这名平民战士。华老跟随者先进的革命精神,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久经考验个人经历,让两个人都形成了完善的思想观念,也形成了各自与众不同的做事风格。陈永贵在开完大会以后,还会下地辛勤劳动,时刻牢记自己群众的本分。
华老则一心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他的崇高品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影响了身边的同志们,也激励着新一代的学子们。华老在国家稳定、粉碎反动势力方面,都作出了优异的贡献。
陈永贵主动请辞副总理
在陈永贵任职国家副总理的几年时间内,他一边在一线生产中活跃性,一边汇总了非常多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到国内各地。
他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念头,为国内的粮食增产,或是带去了极其积极的影响的。
在这些年里,他依然没有享受任何特权,甚至拒绝接受中央提供的工资,他的老婆和孩子都被安置在大寨村,并没有住到北京去。
显然,他不负所望毛主席的信任,做到“不忘初心”。
陈永贵曾经多次说过:“土地才算是我的根,我一直记得我农民的身份,我离不了那片土地。”不难看出,他始终念念不舍大寨村,一心只想在生产一线工作。
在1980年的时候,国家着手重点发展经济,陈永贵自以为自己没办法为国家提供更好的帮助,毕竟自己的学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他想要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给更适合的人,去发展更好的中国。
于是他主动申请辞职,他的辞职申请获得了中央的认可,已不是国家副总理的他,依然人们心中十分尊敬的农民副总理,这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
1985年,陈永贵检查出肺癌,即使医生安慰她能够治好,但是他依然选择了放弃,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华老知道陈永贵身体状况后,立马去看望他,叫他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接着,两人又闲谈了几句,不过这次闲聊同样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谈话。
葬礼上的老友相送
1986年陈永贵于北京病逝,走完他传奇的一生。跟别国领导人逝世时的葬礼相比,陈永贵的葬礼就显得特别冷清,他的儿女也秉持着他的要求,一切从简。葬礼上,除了他的亲人,也只有一些当初跟他拼搏过的大寨村民和北京农场的员工来为之送行。
因为他生前曾交代过家人不必大操大办,所以他的追悼会除去家人以外,并未邀请外人。但,在陈永贵的告别仪式上,华老却不请自来,他站在陈永贵的遗体前默默地鞠了三个躬,整个过程一句话没说,但双眼却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