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村地处富河南岸,与阳新县城相接,因为水产丰富,村民自古以捕鱼为生。
曾几何时,“南市渔歌”一度是阳新县“兴国州古八景”之一。解放后,随着富河河道整治,东西湖筑起湖堤,“长江之鱼溯游上,千帆竞发结网捕”已成旧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南市村沦为“留守村”、“空壳村”。
年逾古稀的老党员陈世华说,那时候田地山场“生了不长草,熟了不长粮”;鱼池“人放天养”,群众生活十分艰辛。
打工,成了南市村的唯一出路。
掌握引以为傲的“围网捕鱼法”捕鱼技术的谈师傅黯淡地说,过去村里没出路,只好出门到其他省份帮人捕鱼,一年能挣一二十万元。像他这样出门的捕鱼师傅,村子里还有六七十位。
毗邻大县城,却沦为困难村,这就好比端着“金饭碗”的乞丐,空守宝山不见宝。
耻辱!痛苦!必须作出根本性改变!
“我的梦想,就是将整个村庄打造成大公园,依托县城优势,使之成为阳新的后花园!”为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南市村村支书胡文金首先想到修好通村路。
过去,南市村通往县城只有一条1米宽的沙子路,这段路,带给南市村太多痛苦的回忆,投资商来考察望而却步;一起起交通事故多次造成村民死伤。
2005年,胡文金采取上级支持一点、村组出一点、群众捐一点的方式,终于修通从五里湖到南市近4公里的通村公路。
2014年,公路拓宽至6米,弯路拉直了,坡段推平了,通村公路直达家门口。
南市村的村情是,有山有水,没有一家工业企业,犹如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如何用好5000亩山场,2000亩水面这个大自然的丰厚馈赠?
在胡文金的脑海里,一条清晰的思路形成了:以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为理念,以打造“南市公园景观”为核心,筑巢引凤,全村总动员搞旅游开发,撬动富民经济。
找准出路,效果立竿见影。
2014年初,南市村成功引进浙江客商落户,注册成立浙新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规模814亩,投资开发休闲农庄,种下10多种名优特水果、开发水上游乐园;紧接着,兴南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驻;展示宗族文化的“王氏文化娱乐中心”也开工建设。
盘活旅游这个富民经济,全村皆商,全村创富,成为南市村的最佳出路。
据悉,该村每年有几十位“捕鱼高手”外出捞金,听说村里正在搞开发,一批捕鱼能手正筹谋着回乡创业,南市村闻名的“围网捕鱼法”将再次展现现代渔民的风采;规模越做越大的旅游开发企业,也吸纳了更多困难群众就业。
湖风劲吹,碧波荡漾;修竹挺拔,山庄掩映。春光三月里,南市村昔日“南市渔歌”的美景仿若再现。
而胡文金,这个始终秉持“乡村公园”理念的村支书,正一步步将这个梦想引领进现实。(来源:阳新生活)
领略阳新风土人情 纵览天下风云舆情
阳新风情(微信ID:hbyx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