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父母,是在这3件事上少管孩子,越放手,越有出息

大手牵萌娃啊 2024-04-20 08:13:34

海明威说:“成长的过程,便是不断地学会如何独立、如何自由、如何去爱。”

成长是一个人一生的课题,在漫长的过程中,有些阶段需要父母手把手的扶持,有些时刻需要父母站在背后给予支持,但有些事却需要父母放手。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放下自己的焦虑,允许孩子长出他自己的棱角。

真正厉害的父母,是在这3件事上少管孩子,越放手,越有出息。

01少管个人空间: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知乎上有个提问:父母完全不给自己留隐私怎么办?完全想要掌控你那种。

下面一个回答大意是这样的:自己23了,可仍然会想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自己和妈妈相处有小摩擦时,会躲在房间里想要冷静一下,可妈妈却会疯狂的敲门、砸门,直到有天回家,发现妈妈把卧室的门卸了,之后和妈妈的沟通方式都变成了当面锣背面鼓地硬刚。

有网友在这个回答后面评论,自己有相同的感受,不是不爱父母,但是完全没有办法和平相处,想要一点空间都不行,每个地方都要搜遍。

如果从儿女的角度来看,当父母以为的关心、担心,变成了全方面的监管,甚至是监视,就会觉得自己的边界受到了侵犯,作为生命个体,侵犯带来的不适感和不安全感会促使孩子做出应对——逃避或对抗。

不管哪种应对,都是在做挣脱束缚的准备。

强行闯入孩子界限的门,看上去是一览无余了,可孩子会在自己心里圈出一个无人之地,然后重重地关上心门。

父母如果只想把孩子“空间”和”隐私“的口袋死死抓在自己手上,勒得太紧,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力量,便只想着快点逃离父母的掌控,并带着敌视的态度,对父母关注他们的初衷也产生怀疑。

或许你会担心自己放松了,孩子就失去了一层保护。

但事实上,你给孩子留够了喘息的出口,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在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里,他们愿意走出自己画的圈,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

家人是不用防备的,家人是用来相信和依赖的。

02少管细节决策: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小的决策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孩子不是背着包,要离开家那天,才突然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孩子也不是手里拿着简历,要面对生存的时候,才突然学会思考问题和应对困难的。

他们需要在之前很长、很长的时间里进行学习,慢慢积累经验。

这个漫长的学习时间,就是在父母身边的十来年,而我们总是为他们做好一切计划、准备和决定,他们的学习起点只能延续到社会中去。

那时,别人都能几个俯冲了,他才开始一点点的试着张翅膀,谁吃亏?

大决策,父母给意见,小决策就交给孩子自己来做吧,哪怕效果不佳,结果失败,也让他经历了规划和负责的全过程,这种体验没有培训、没有替代。

比如:

在幼儿期(3-6 岁),可以提供简单的选择,选择自己要玩的玩具、喜欢的衣服、想吃的水果。

儿童期(6-12 岁),让孩子尝试参与安排周末活动,参与购买自己的学习用品,选择参加哪些课外兴趣班。

青少年期(12-18 岁),给予他们更多自主权,制定学习计划,决定如何分配自己的零花钱,在一些家庭决策中提供意见,比如家庭旅行地点等。

03少管犯错机会:允许孩子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

如果说让孩子做细节决策是引导他们开启独立之门,那给孩子一些机会从错误中学习,就是为他们铺设勇敢前行之路。

成长意味着探索和突破,在这段“旅程”里,孩子一边适应环境,一边发现自我。

在不冒犯他人、不破坏准则的情况下,允许孩子犯错,这不是纵容,而是深沉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都知道,挫折给人以打击,但是心里要滋生出更大更多的力量,才能站起来,或立住脚。

真正厉害的父母,不是为孩子屏蔽掉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遇到挫折后,如何去寻找方法降低伤害,补救失误。

另外,一些挫折的出现是有迹可循的,那么这一类挫折,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教会孩子如何在下一次防范它的出现。

好比一个坑,摔了一次以后,如果让孩子记住此处是不平坦的,孩子就会在下一次自己留意,并绕开。

【萌仔妈说】:

孩子因我们而来,却从不该因我们而困在一处,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要去经历、感悟成长。

真正厉害的父母不会什么都管,他们知道怎样的情况下,该松松手中的线,拽太紧了,风筝线会断,会飞到看不见,会跌落,不是吗?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侵权必删!

0 阅读:0

大手牵萌娃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