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论谋略:郭嘉VS荀攸,到底谁更佳?

金刚聊历史 2025-01-31 17:46:36

三国时期以曹魏武将的整体实力为最,以曹魏谋士的整体谋略为佳,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曹操能够平定北方,而刘备孙权不能的原因所在。

在当时整体谋略水平最高的曹孟德的帐下,可谓人才济济。

荀彧病了,荀攸可以暂替;戏志才挂了,郭奉孝可以顶上。即以时之谋士而论,曹魏集团先前的五大谋士为:荀攸、荀彧、郭嘉、程昱和贾诩。

在陈寿的《三国志》里将二荀及贾诩并列入传,又将郭嘉与程昱等量齐观。史官的排名法多半还是按照爵位地位以及战功战绩等因素排的,是相对准确而客观的。

仅从谋士排名来看,荀攸名列前茅而郭嘉膛乎其后,且被拉开了好几个身位。更为重要的是,荀攸一直都是曹魏前期的谋主,而郭嘉的职位仅仅是军师祭酒,连参谋长都算不上。

究其原因,跟郭嘉早逝有关。因为早死而导致地位名声不够彰显,不如二荀的名气那么大,军中地位那么高。

但是仅仅从谋略层面来讲,两人都是不世出的当时一流奇才。

曹操对荀攸的评价是: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其智可及而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可及也!

这里的“伐善”是自夸的意思,“施劳”是炫耀功劳的意思。

对郭嘉的表彰曰:军祭酒郭嘉,从征十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并且曹操经常对众人说:唯郭奉孝最能知孤意,吾本待以后事相属,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来曹操对郭嘉一直寄予厚望,只是郭嘉中年夭折,完全打乱了曹操的计划。郭嘉若能多活几年,那么他将来的军中地位是完全有超越荀彧荀攸叔侄的可能的。

即以具体谋略而言,荀攸更善于谋划,其之奇谋十二篇已臻化境,惜乎未能传世矣。曹军诛颜良,斩文丑,皆顶其谋。后曹操不听其言,终被张绣所败,损兵折将。自此之后曹操更加器重荀攸。

而郭嘉的战绩,易中天已经点评得很到位了,无需曹哥赘言。

对比郭嘉荀攸,曹哥以为荀攸更善于战前谋划,计谋百出,人鬼莫测。而郭嘉更善于决断,不拘一格随机应变。

荀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郭嘉临敌制变,料敌先机。

两人之间非要分个高低,实际上是很难的也是很不明智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谋士都有特点和优势,岂能随意比较?

论谋划,荀攸曾有“奇谋十二篇”出笼,郭嘉未必能够;论决策,郭嘉敢力主曹操打乌丸,而无视刘备刘表。尤其在对具体人物的心理层面的把握上,郭嘉以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看透了人性的真相,即便强如诸葛亮也有错付马谡的失策之处,两相对比方知郭嘉识人能力之强。

但是说到统筹规划治理蜀地以提高其农作物的亩产量等政治经济方面的能力,郭嘉亦非孔明之敌矣。

荀攸郭嘉作为两种不同风格类型的谋士,都有其独到之处,两者谋划的侧重点也未必相同,岂能一概而论?

只能说相较于荀攸荀彧的谋划策计,很多人更喜欢郭嘉这种当机立断,敢出险招的个人风格而已那么您怎么看?

0 阅读:2
金刚聊历史

金刚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