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两次落第
弘治六年(1493年)春天,二十二岁的王阳明抱病参加礼部会试,结果以失败告终。当时身边好友纷纷前来劝慰王阳明,其中就有当朝宰相、当时的文坛领袖李东阳。
李东阳鼓励王阳明说:“你今年不第,下次一定能高中头名。今天你就写一篇《来科状元赋》给我看看。” 早在王阳明11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被人命题考试,只不过那时是要求他现场作诗,这次是要求他现场作文,但都是要考考他的学问。
王阳明也不推辞,当即提笔铺纸,一挥而就。李东阳看了禁不住大声叫好:“此文真是妙哉(zāi)”众官员见李东阳称文章奇妙,也都夺来传阅,个个惊叹:“ 真是天才!”“真是奇才!”
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这事一经传扬,有人对王阳明产生了妒忌之心,私下议论说:“王阳明如此张狂,如果日后真中了状元,他的眼中还会有我辈的容身之地吗?”
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王阳明第二次参加会试已是弘治九年,这一年他二十五岁,非常遗憾,这一次由于某些嫉妒他才能的人作梗,他又一次名落孙山。
王阳明连遭两次打击,但他依然十分自信,并没有露出任何沮丧的神色。在放榜现场,有些人因为没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háotáo)大哭,王阳明则劝慰那些落第举人:“世人都以落第为耻,我倒是以落第动心为耻。”
这一席话传了出去,许多人忍不住夸奖:“王阳明毕竟是王阳明,气魄如此雄伟,却又如此狂傲。” 但是,不能考中进士就意味着不能进入仕途,不能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为此王阳明还是有点落寞。
于是他回到家乡余姚,与文友们在龙泉山结成一个诗社。诗社虽然规模不大,但组织这些事务对王阳明日后主持书院大有裨(bì)益。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再次赴试。这次王阳明考 中了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七名。朝廷先派他到工部实习,第二年升刑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