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谈书之三:从《围城》到《窗外》

问沙门 2024-05-09 01:32:20

朝花夕拾:

前天重读《围城》。以前读《围城》,只感觉钱钟书和张爱玲一样,对人看的透,让人没处躲藏的那种透彻。

再读,感觉《围城》里面到处都是怪圈:方鸿渐回国轮船上与鲍小姐的艳遇,肉体在围城之内,精神在围城外不得门径而入的苦闷;苏文纨的多角恋爱圈套,摘取方鸿渐不得,舍弃赵辛楣,而投靠曹元朗。唐晓芙是不爱方鸿渐的,她卷入感情漩涡的原因,是与表姐对抗的自尊和虚荣,更像感情尝试,而方投入整个身心。

关于三闾大学更像一个辉煌的圈套:允诺的多是谎言。历尽千辛万苦,而最后是失望突围。方鸿渐从失恋走出后,他没想到他一脚踏入孙柔嘉的情感领地。赵辛楣则飞蛾扑火,投入汪太太的情感蛛网。

就是这样:突破一个围城,又误入另一座围城。走出一个怪圈又进入另一个圈套。我们是别人的圈套,别人又为我们设置圈套。

汪太太是苏文纨的翻版克隆,苏文纨是汪太太的伏笔。赵辛楣投入汪太太的情感蛛网,映射暗示婚后的苏赵之间的一种必然。果然,以后的篇章呼应之后,没留下文,其实是不用多说了。

钱钟书与杨绛

钱钟书用人物之间相互评价、掂量的方法确实很独到。把一个人物放到另外的人物嘴里咀嚼。嚼舌头,刻薄。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抽丝剥茧,一丝不挂,刻薄到骨髓里,人物泡影都被他人戳破了。鸿渐文凭是假的,苏的文凭含金量又有多少?看看她幼稚拙劣的诗作和她博士论文题目---《十家白话诗人》,一切都明白了!

冰火小子:

女作家中我最喜欢张爱玲,即使一种非常俗不可耐的东东都能让她写得十分大气。

我读书不如你细,我总是求进度,以前读过《围城》,那时还没有电视剧,我是在一张文学报上看到作者语言非常幽默才读的,如今,连那幽默多忘了,更别说情节了,只记得描述太多,视觉非常疲劳,我不喜欢过多描述的,我喜欢对话多的,看得不累。

朝花夕拾:

张爱玲的文体有独创的文本价值。

凌厉细腻、透彻苍凉。那纷飞联翩的意象,承接传统的圆熟笔法,融合西洋小说结构和心理分析。她的反英雄反潮流的市民态度,对五四潮流的微词和挑剔。她的创作观,独树一帜富有启发性、开创性。她应该站在《金瓶梅》《红楼梦》的下游。独特贵族没落身世、大而破的乱世背景、超凡的天赋、女性的视角……注定了她的作品的唯一性,注定了华美哀伤的绝响。

张爱玲

张爱玲——细密的文字下有一股魔气。对于人性之恶的探究、忍耐,没有其他的作家能深潜到那样的深度。最能概括这种风格是她少女时代《天才梦》里的一句格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将华美与虱子扭结在一起,内里有一种沉静焦灼的恐怖,外表是一层难以舍弃诱惑。

张爱玲有一丝超人的冷漠气质,但她对细节的执著和沉溺,使她贴近地母,贴近人性--女人性。虚无的人生,我们只能抓住物质的细节。快乐总是与主题无关的无用的花边,是略显多余的附加。张爱玲的炫服耀人、瓶瓶罐罐的化妆有表演的意味,可贵的是她在剧中,同时也在场外。古龙的对话也很精彩,但是也很模式化。要模仿张爱玲可不那么容易。张爱玲使用心眼写小说。 能够模仿的是地才,不能模仿的是天才。用张爱玲的话来说“参次对照”。桃红配柳绿。

将这个世界看得那么透的女人,却犯了凡俗女子同样的错误。张爱玲可爱在此。政治对于她是什么?能阻隔她吗?她的目光是清澈的、预知的。更大的破坏就要到来。为了情感背叛整个时代去爱一个汉奸,又有几个人?在美国,她和赖雅有一个孩子,打掉了。这都是我不能想象的。

点绛唇:评的很好,也很精辟,看来是经过思考了。

红尘一客:是女人,就会贪恋这浮世的悲欢,明知道爱情不过是饮鸩止渴……

河水湾:朝花的评论保持一贯的风格。老道、很涵的。

朝花夕拾:

有的人把张爱玲和琼瑶联系在一起,其实张爱玲的琼瑶完全不同,二人除了都是女性之外,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琼瑶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她的“纯情”,其实琼瑶的纯情已经产业化,纯情是她最煽动的广告。

琼瑶

琼瑶不像作家更像资本家。品牌效应在她的产业里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张,由出版到影视,文学到演艺,由港台反攻大陆,由纯情少年追捧到全民的狂热。 煽情滥情的孽海情天,俊男美女的青春偶像,嬉笑逃避的戏说题材,她是个梦工厂的制造者;现代情感的化合者,在玻璃试管里进行男女的爱情试验。

她的产品迎合了现代人的浪漫虚幻的审美情趣;弥补城市化疏离的情感贫乏,伴随成功的资本运作,她的情趣已培养了也毒化了一代人的欣赏口味。

但她是成功的,牢牢抓住了人性和市场的结合部,开拓了情感消费的市场,把观众的幻想和眼泪变现。

琼瑶部分作品

琼瑶的《窗外》是其的代表作。 琼瑶最能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她是言情高手,《红楼梦》里有孽海情天,我想说的就是她了。喜欢她的《窗外》。还看过一部《剪剪风》。足够了。琼瑶和古龙一样,看一部小说就等于看完全部作品。

0 阅读:1

问沙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