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明目,润燥止咳——桑叶

沛春说健康 2024-11-09 04:00:18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以色黄绿者为佳。

【性状特征】

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筷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效用分析】

桑叶甘寒质轻,轻清疏散,主入肺经,虽疏散风热作用较为缓和,但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发热咽痒、咳嗽等症。

桑叶苦寒清泄肺热,甘寒凉润肺燥,故可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咳嗷痰少,色黄而黏稠,或干咳少痰,咽痒等症。

桑叶苦寒,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者。

桑叶苦寒清泄,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故常用治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常配伍滋补精血之品;肝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柔叶亦可与其他清肝药同用。

此外,桑叶兼能凉血止血,也可用洽血热妄行之咯血、吐血:衄血,但药力薄弱,宜与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

【配伍应用】

1. 桑叶配菊花

二药皆能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血者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之功,常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

2. 桑叶配桑枝

桑叶质轻性寒,能清泻肝火;桑枝苦平,能祛风湿以止痛,利关节以治麻木。二药配伍,轻清发散,通达四肢,清肝污火,祛风止痛,常用于肝风肝火郁滞于经络所致之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对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关节疼痛亦常配用。

3. 桑叶配黑芝麻

桑叶能清肝明目以治标;黑芝麻能补益肝肾精血以治本。二者伍用,具有滋阴明目之功,常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4. 桑叶配紫苏子

桑叶能疏风清热,凉血通络;紫苏子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二者配伍,能疏风清热,降气止咳平喘,常用治肺热受风而致咳逆上气,吐痰黏稠,气喘,口渴等症。

5. 桑叶配枇杷叶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宣肺止咳;枇杷叶降气肃肺,化痰止咳。二者配伍,共奏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之功,常用治风热燥火犯肺,宣降失职所致的咳喘,痰出不爽等症。

6. 桑叶配桑白皮

桑叶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白皮清泻肺热,降气平喘。二药合用,宣降肺气,清热止咳平喘,常用治风热蕴肺,咳嗽上气,痰黄或白而黏稠者。

【鉴别应用】

桑叶与蜜炙桑叶

桑叶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桑叶若蜜炙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炙桑叶。而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则多用桑叶。

【药理毒理】

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抗疲劳,降血压,抗氧化,抗病毒。

【成药例证】桑姜感冒片

药物组成:

桑叶、连翘、菊花、苦杏仁、紫苏、干姜。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痰浊阻肺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白。

风热咳嗽胶囊

药物组成: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黄芩、苦杏仁霜、桔梗、枇杷叶、浙贝母、前胡、甘草。

功能主治:

疏风散热,化痰止咳。用于风熱犯肺所致的咳嗽,鼻流浊涕,发热头昏,咽干舌燥。

秋燥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

桑叶、菊花、苦杏仁、伊贝母、桔梗、前胡、北沙参、麦冬、山豆根、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

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桑麻丸

药物组成:

桑叶、黑芝麻。

功能主治:

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赖冰妮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刘锐锋

0 阅读:38

沛春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