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走出草地,即将饿死时,意外获20万斤粮食,粮是谁的为何要给

观今品古 2025-01-19 12:25:01

前言

1935年9月,红军刚走出草地便遭遇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此时的红军,早已是饥肠辘辘、人困马乏。

当队伍在行进至一个名为崔古仓的小村落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既无落锁又无看守的硕大粮仓。

打开大门后发现,粮仓内竟存有20万斤粮食,这对于红军战士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粮究竟是谁的?为何这个粮仓无一人把守?

长征路上意外获20万斤粮食

1935年9月,红军刚跋涉出草地还未来得及喘息,就面临着新一轮的难题:

正前方,是地方军阀鲁大昌部;右前方,是“西北王”胡宗南部;左侧,则是“卓尼王”杨积庆部。

为了尽快打开一条生命通道,此时的红军有3条路可以选择:第一,绕道青海;第二,迎面突围;第三,冒险北上。

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绕道青海,那么需要面临的是环境的极端恶劣、大片的无人区;

如果选择第二条路迎面突围,那么对于弹尽粮绝的红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即便侥幸成功,也必将元气大伤;

最终,红军决定选择第三条路:冒险北上,取道“天险”腊子口!

没多久,蒋介石便得到了红军进军腊子口的消息,迅速将杨积庆、鲁大昌和胡宗南派去腊子口,意图形成合围之势,将红军一举消灭。

9月16日,红军进至了一个名为崔古仓的小村落,竟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敞开大门、无人值守的巨大粮仓。

而当战士们打开大门后发现,粮仓内竟存有20万斤粮食和1000多公斤的食盐。这对于处于绝粮状态的的红军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红军虽急需这些物资,但也没有白拿粮食,而是留下了一张拮据和两捆纸币。

在粮草得到充足补给后,红军士气大振,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一举夺得了腊子口。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蒋介石派出的“卓尼王”杨积庆,也正是他,暗中安排了这个粮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积庆为何要支援红军呢?

“红色土司”——杨积庆

杨积庆是卓尼的第19代土司,精通藏语、汉语,虽未出过卓尼一步,但对于国内外的局势却十分关注了解。

他精明能干、思想进步,与宣侠父等革命人士交往甚密,受到他们的影响,这些交往,让他对共产党的性质、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关键人物——《大公报》的记者范长江(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

范长江

1935年8月,26岁的范长江来到卓尼与杨积庆直接见面。此刻,距离红军走出草地仅不到10天左右的时间。而这,绝不是什么巧合。

党中央深知,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军唯有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西北、西南地区发展。

而这些地区正是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因此,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显得尤为重要。范长江正是肩负着这一使命而来。

当时,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后,一方面在少数民族之间挑拨离间,另一方面又对杨积庆等地方势力采取“怀柔政策”。

又是给他们封头衔又是发枪支弹药的,蒋介石此举,无非是想利用杨积庆等人之手,去“围剿”红军。

在这关键时刻,范长江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他与杨积庆一见如故,两人彻夜长谈,共议时局,对中日关系、国内形势表达了共同的悲愤与忧虑。

早年间,杨积庆就对共产党有一定的了解,加之与范长江的交往,更是让他对共产党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另一边,红军部队已经冒着大雨抵达了迭部县,此时的迭部县因连天的大雨许多道路和桥梁被冲毁,因此不得不在此地休整。

不久,红军来到俄界村,而驻守在此地的正是甘肃军阀鲁大昌,他与杨积庆不同,一门心思地想要如何“围剿”红军向蒋介石邀功。

鲁大昌

当然,他的野心也元不至于此,还觊觎着杨积庆管辖的藏民区这块“肥肉”,这里疆域辽阔、物产丰富。

鲁大昌自是不会放过如此富庶之地,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他多次找到杨积庆,先后多次威胁、恐吓、拉拢,可不管如何威逼利诱,杨积庆也绝不松口。

眼看红军已经临近,鲁大昌再也坐不住了,他一面通过胡宗南让他对杨积庆施加压力,一面又不断去电杨积庆让其打先锋。

这样一来,不论输赢都赖不到自己头上:赢了,那就抢先一步向蒋介石邀功请赏;

输了,就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到杨积庆这个“先锋队”身上,正好借此机会除掉杨积庆,一举吞并藏民区。

杨积庆哪能不明白鲁大昌的这点小心思,当即采取“守土自保”的方针,不管是谁发来的电报,一律无视。

当然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便派出了一些藏兵去往交界地带象征性地驻防几天,做了做样子,没与红军发生冲突。

杨积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不仅是为了挫败鲁大昌的诡计,更是出于民族大义。

他不愿看到辖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更不愿看到这支人民军队被歼灭。因此,他表面上迎合国民党,暗地里却派遣心腹与红军取得联系。

他不仅暗中帮助红军抢修渡江栈道,还下令开仓放粮,给红军送去了数十万公斤的粮食和食盐。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群众不会误伤红军,他还告诫群众保密行动,一切都要小心谨慎。

1936年8月,红军即将北出赣南。此时,鲁大昌再次使出“牺牲他人、保全自己”的卑劣手段,反复催促杨积庆出兵对抗红军。

但杨积庆早已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也通过与红军的接触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情况。

因此,他秘密与红军达成了“互不侵扰”的默契,并再次给红军送去了粮食、马匹等物资以示友好。

在红军离开藏区后,杨积庆还收留、安置了近两百多人的红军伤病员。

“博峪事变”:灭门之灾

鲁大昌自是心有不甘,便将接连失利的火一股脑儿地撒在了杨积庆身上,以“私通红军”为由,报告给了朱绍良。

朱绍良便派人前来调查此事,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杨积庆一番笼络之下,那些调查人员仅仅走过场般地问了几句,便草草了事。

鲁大昌尚未及施展下一步棋局,朱绍良竟被调离甘肃,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鲁大昌怒火中烧,开始酝酿起了更为险恶的阴谋。

他先是暗中收买了杨积庆麾下的姬从周、方秉义等人作为内应;紧接着,他又纠集了一群地痞无赖,密谋一场针对杨积庆的暗杀行动。

一天晚上,杨积庆刚躺下准备休息,只听外面枪声大作,而这正是鲁大昌假借上级之名,实施其险恶计划的时刻。

一股不好的预感瞬间笼上杨积庆的心头,可这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加之内部有叛徒的接应,最终只有杨积庆一人逃了了出来。

其长子、孙女等6人皆死于乱枪之下,唯有幼子杨复兴因睡觉不安生滚落床底,堪堪逃过一劫。

而在外躲藏的杨积庆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藏身之处很快就被鲁大昌的部众发现,杨积庆惨遭杀害,史称“博峪事变”。

杨积庆遇害后,姬从周被推选为新的主席,但这引发了当地藏民的不满。杨积庆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威望,他的离世激起了民众的愤怒与反抗。

国民党眼见局势愈发失控,便将杨积庆侥幸存活的小儿子杨复兴推上前台,任命他为第20代土司,这才平息了藏民的怒火。

尽管杨复兴年仅七八岁,但蒋介石却不敢掉以轻心,他不放心留杨复兴一人在这,担心有一天他会“反水”。

于是,以年龄适合读书为由,将杨复兴带到了南京,毕竟,将他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最为稳妥。

还有一点是,他认为杨复兴还小,什么都不懂,“白纸一张”的情况下是最好拿捏的了。

但他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杨复兴受到父亲的影响,早已看透了国民党的本质,面对杀父仇人,杨复兴多想替父报仇。

奈何自己太过弱小,只能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了。表面上,杨复兴懵懂无知,实则仇恨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蒋介石为了拉拢杨复兴可谓是费尽心机,杨复兴刚一从南京陆军大学毕业,就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正值解放战争之际,杨复兴提出自己“报答”的时刻已经到来,让其放自己回去率部前来助战。

蒋介石听后大为高兴,当即批准了他的请求。回去后,杨复兴直接派人联系解放军表示自己和平的意愿。

他表示,自己的父亲曾在危难时刻援助红军,作为他的儿子,他绝不会与红军为敌。只要能确保百姓的安全,他愿意率领部队起义。

1949年9月,杨复兴毅然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继承父亲的遗志,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剿匪斗争中,他更是屡建奇功。

1994年,杨积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由杨成武亲手题写了“杨积庆烈士纪念碑”碑文,以纪念这位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

结语

杨积庆在面对国民党的命令时,他并未盲目遵从,而是坚守着自己的立场与原则,他采取的“守土自保”的方针,不仅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更彰显了他对民族大义的执着追求。

他深知,红军是一支为人民而战的人民军队,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更是帮助整个民族。

因此,他表面上迎合国民党,暗地里却派遣心腹与红军取得联系,暗中给予帮助。

他不仅帮助红军抢修渡江栈道,还下令开仓放粮,为红军送去了急需的粮食和食盐。这一系列的行动,无疑为红军的成功突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始终坚守着民族大义的立场,不愿看到任何一方受到无谓的伤害。在红军离开藏区后,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收留、安置了红军伤病员。

杨积庆不仅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领导者,更是一位深具民族大义的英雄。

参考资料

为长征红军让道放粮的卓尼土司杨积庆-何广华、何依凌. 文史春秋

红军长征与卓尼土司杨积庆. 西藏人文地理

一家七口倒在国民党枪口下 杨土司成了红土司. 海外网

0 阅读:0
观今品古

观今品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