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之美:送灶神,来自人间烟火的感恩,甜蜜封嘴,好好“述职”

小荞看综合 2025-01-26 05:20:05

今天我们的年俗系列走到第14期送灶神——来自人间烟火的感恩。腊月二十三,一个带着甜蜜和仪式感的日子,这就是传统的“送灶日”。这一天,人们以糖果、果品、清酒供奉灶神,将他“送上天庭述职”。

这个古老的年俗,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灶神的感恩与敬意,也是一种对家宅平安、来年顺遂的美好祈愿。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独具烟火气息的神灵。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使者,职责是掌管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记录人们的善恶言行,于腊月二十三返回天庭向玉帝“述职”,禀报这户人家的行为表现。

作为家庭的“守护神”,灶神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敬天畏神”的信仰观念,也象征着一种对家园生活的珍视。锅碗瓢盆的碰撞、炊烟袅袅的升腾,都仿佛是灶神的默默守护下,人间烟火的真实写照。在中国,送灶的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礼记》记载:“国有灶祀,祭灶以共炊。”从宫廷到民间,灶神祭祀渐成规模,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腊月二十三“送灶”的固定习俗。

这一仪式既庄重又充满温情,通常包括以下环节:供奉糖果。灶糖是送灶的重头戏,它粘稠甜蜜,寓意深远。一方面,人们希望“用糖封嘴”,让灶神“多说好话”,少提家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过去一年里灶神庇佑的感激之情。2焚香点烛。焚香与点烛为送灶增添了神圣氛围。香火袅袅升腾,与供桌上的祭品相辅相成,传递着人们虔诚的心意。第3个就是焚化灶神像。在祭拜结束后,人们将灶神焚化,寓意灶神乘烟直上天庭。伴随着火光的闪烁,这一仪式为年尾的祈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送灶神的年俗,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中国人对生活的一种独特表达。送灶的过程,充满了对灶神的感激和对天命的敬畏。这种仪式提醒人们:即便是在日常琐碎的烟火生活中,也要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另外祭灶是家族共同参与的活动,象征着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新年的和谐美好。无论一年中有多少矛盾与纷扰,这一天,大家围坐一堂,将感情重新缝合。

在祭灶的氛围中,人们向旧的一年告别,同时也寄托对新年的期盼。火光中焚烧的不仅是灶神像,还有过去一年的烦恼与忧愁。送灶神的习俗,将人间最质朴的烟火气与神圣的天庭意象结合在一起,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情。在腊月二十三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与祖辈同频,向灶神致以谢意,也为来年埋下祝福的种子。在甜蜜的灶糖中,在燃烧的香火中,让我们感受送灶这一年俗的温暖与美好,感恩生活,迎接新的希望!

0 阅读:1
小荞看综合

小荞看综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