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8日,博古与叶挺等中共重要领导人从重庆飞往延安的时候,因为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博古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
出事时,报社的同事因为迟迟没有见到飞机,眼看着天空中的乌云,着急不已、揪心不已,还有同事不断跑上山顶看看有没有飞机的踪影,厨房里还给博古留了一份菜,等他回来吃。
但是,他们最终没能等到博古回来……
4月19日,延安各界共计30000多人前来悼念并安葬博古等人,追悼会空前隆重。
毛主席写了《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的悼文与《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悼词。中央各机关团体以及群众也都送来挽联,在悲壮的乐声中,礼炮两次鸣放24响……
这一年,博古的儿子秦铁只有5岁,对父亲并没有什么印象。
长大后,秦铁又听说父亲犯过很大错误、对党以及革命事业产生很大影响,这样看来,父亲的形象似乎并不太好。这让秦铁产生了困惑,父亲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长大后,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秦铁壮着胆子问了王震将军。
王震将军听到这个问题沉默良久后对秦铁说:
“你父亲是个好人……”
博古原名秦邦宪,出生书香世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官。后来,随着父亲生病赋闲,他们家逐渐没落。
所以,虽是书香世家,但博古少年时期的生活过的非常清贫。即便如此,母亲依旧支持儿子读书。
而博古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非常聪明,国文与算术都很好,与同龄人相比,博古显得非常富有头脑。
14岁的时候,博古考入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学习。18岁的时候,听闻五卅惨案,博古不顾身患肺病,以学生会长的身份,积极参加并领导苏州、无锡等地反帝斗争。
这件事情,给博古带来极大冲击。病榻上,博古写道:
“宁愿生为中华人, 死为中华魂, 不愿赧颜惜命于胡虏蹄下。”
也是在这一年,博古在瞿秋白、恽代英等人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次年在组织上的批准下,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期间,由于成绩优异,博古转入中国问题研究院读研究生,并担任校内工人班政治常识教员兼任党的指导员。
4年后,博古回国到全国总工会担任宣传干事,同时兼任《劳动报》等工人报纸的编辑。
没多久,由于顾顺章的叛变,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由于中央委员以及政治局委员都远不足半数,共产国际远东局提议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担任总负责人。这一年,博古只有24岁。
当周恩来等人将这个任命转告给博古的时候,博古非常惊讶。
博古表示:
“我刚从国外回来,有好几年都不在国内,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而且,我也不懂打仗,不太合适……”
但是,中央已经做出了决定,博古只好服从党中央的安排,临危受命挑起重担,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当时的博古,身上还有点孩子气,几乎没有领导政党的经验,想要应付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他显得格外稚嫩,被大家戏称为“中共中央的小伙子”。
因为不懂军事,博古将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意见看的非常重要。
伍修权将军后来回忆称:“我们称他为‘太上皇’,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博古对他向来都是言听计从。”
由于博古对国内局势缺乏准确的判断,盲目听从共产国际以及李德的指挥,做出错误决策,致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
1933年,国民党出动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兵分四路进行第五次“围剿”。
当时,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只有80000多人,还没有飞机重炮,双方力量悬殊比较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听信了李德“堡垒对堡垒”与敌人拼消耗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节节败退。
随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经过三天的讨论决定增选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与李德、周恩来的军事领导三人小组,由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政委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为军事指挥最后下决心的负责人。
遵义会议结束后,博古一直闷闷不乐,沉默寡言。
而此时,党内急需要确定新的领导人。于是,周恩来决定找博古谈谈心。
一天,周恩来走进博古的房间亲切问候道:
“邦宪弟,最近身体怎么样?听说你最近饭量减少了,人也瘦了。润之让我来看看你有什么需要……”
博古知道周恩来找他有事,直入主题询问。
周恩来说:
“我曾在黄埔军校与蒋介石共事两年,对他很了解,此人文武双全,很聪明,还非常有政治手腕,我们想要打败他,就要找个比他强的人。我想了很久,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博古虽然优秀,搞宣传工作很在行,但是他搞军事不行,这一点,周恩来非常清楚。
博古显然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当即表示:“那就让毛泽东来负责吧!”
与此同时,博古将中央委员会的印章以及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印章和中央书记的条章都交给了周恩来。
谈话结束的时候,博古让周恩来叫来潘汉年。
此次谈话,消除了十多天来笼罩在博古心头的阴霾。在将象征着中央最高;领导人权利的文件箱送到张闻天那里后,博古与潘汉年谈话的时候,非常坦诚的说:
“此次交权,完全是为了中央红军的命运,为了中央政治局的团结,红军需要一个有独特军事才能的人来领导……”
在之后的时间里,博古依旧不顾个人得失,始终从大局上考虑,注意维护毛主席的威信以及党的团结,先后赞同毛主席帮助周恩来最后下决心,反对林彪撤换毛主席领导军事的意见,同意毛主席与周恩来、王稼祥为新的的军事领导三人组,以及毛主席任军委主席,周恩来、彭德怀出任副主席,慢慢将毛主席扶起来。
后来,对于日渐表现出政治野心的张国焘的挑唆,博古嗤之以鼻,严厉警告张国焘不要搞分裂,要维护党的团结。
对于博古始终为大局着想的做法,毛主席赞赏他是个有原则、有组织观念的人。
另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博古在稳定社会、提高陕北根据地经济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对稳定陕北根据地形势起到了了决定性作用。
40年代,博古统帅延安新闻出版大军,成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
延安开展新闻工作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博古为此付出大量心血,他常常上午审核《解放日报》的新闻稿,下午和晚上生于新华社的稿件,还要处理各单位行政工作,有时候去开会都是跑着去的。
除此以外,博古还要抽时间翻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当时延安高级党校规定的五本必读书里,其中三本都是博古在百忙之中抽时间翻译的马列著作。
由于忙于工作,博古常常忘记吃饭,当炊事员担上早餐送到门口,请他吃饭时,博古常说没空吃。炊事员很是无奈。
日积月累,博古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医生提醒说因为过度劳累,博古的心脏扩大,要特别注意,但博古依旧我行我素。
在同事们的眼中,博古为人热情、直爽,由于笑声非常大,爱贝孩子们戏称为“母鸭子”。
由于没什么架子,周围的同事都直呼其名,博古也常常叫别“”老兄人。
虽然身体不好,但博古却将中央给他的牛奶,送给缺奶的一名编辑的女儿喝。
写这篇文章并非洗白什么,博古的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但他的贡献也不应该被忽视。人是多面的,并不是非黑即白,小编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个更为全面的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