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蜀中学120余位语文人,半数为硕博之才。他们深厚的学术背景,卓越的师资力量,为巴蜀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有3位特级、正高级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5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名师4人,重庆市骨干教师21人,渝中区学科名师9人,渝中区骨干教师35人。


































初、高中语文教研室践行“五化巴蜀”理念,秉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被成就”的建设理念,分设五大职能中心。
在这里,他们秉承内外兼修之道,既筑巢引凤,广纳前沿教育智慧;更振翼出云,深拓教学实践疆界。于引进来中厚植巴蜀语文底蕴,在走出去时绽放杏坛灼灼风华。



以文心铸魂,以匠心育人,深耕语文教育沃土。巴蜀中学语文教研室首创“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教学体系,以课程连贯为经,多元教法为纬,织就初高中教育无缝衔接之锦。重构“以生为本”的项目化教学范式,让语文教育焕发时代新声。





①【深化落实“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教学方案】
方案囊括了一系列贯通课程,如基础、发展、拓展素养课程和PBL项目学习等,每一环节都明晰界定了师生的行为准则,确保教学效果,以期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无缝衔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能力。

②【基于单元统整的任务群教学】
通过整合单元主题、明确任务清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拓展,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应用水平。


巴蜀中学语文教研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与新航道。
在此背景下,自主编纂的《巴蜀智库》成为了教研室改革蓝图中的璀璨明珠——
深耕经典文本的意蕴,揭示其深层智慧;
将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既固本强基,又推动能力的飞跃与思维的拓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练习体系与探究性学习任务;
传承并致敬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回应时代的教育需求。





凭借精湛的教学艺术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巴蜀中学语文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各级教学竞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在各类论文评比中也屡获佳绩,书写了一段段瞩目的教研华章。
近年来:
荣获部级精品课3节,国家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0项,市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项,市级精品选修课5门;
出版学术著作12本,重庆出版社教辅资料6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辅1套;
在北大核心期刊《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语文教与学》等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100余篇;
市级以上结项课题6项;
指导市级优秀社团3个,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作文大赛一等奖300余人次。
这些丰硕的成果,不仅彰显了教研室卓越的教学实力与科研水平,更展现了巴蜀语文教育的深厚底蕴与人文素养,推动学科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百年教泽传薪火,九畹芝兰耀蜀庠。从菩提树影到桃李成蹊,巴蜀语文人始终恪守“文以载道”之初心,在“五化巴蜀”蓝图的经纬之间,明“素养导向”,践“学为中心”,坚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育人真谛,共创优秀的学习发展共同体,续写“育心即育魂”的教育梦想。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