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3月,重庆七中教共体在教师研修、体教融合方面又有新动向。
联合研修凝智慧
经验互鉴共提升

3月13日,重庆七中实验中学校、重庆七中新丝路中学校教师联合研修项目启动会在七中实验东川书吧召开。这也标志着两校正式开启在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开场致辞启新程
重庆七中实验中学副校长万宝力致辞,阐释了此次融合研修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两校教师的联合研修和深度交流,尽力缩小校际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及均衡发展,为打造深度紧密融合的教共体典范贡献力量。

方案解读明路径
重庆七中新丝路中学校副校长杨霞详细解读了联合研修项目实施方案。她提到,此次研修项目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目标,通过“一对一”结对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形式,在教学能力提升、教育科研指导、班级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

破冰互动聚人心
在研修团队破冰互动环节,与会教师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对此次联合研修项目充满期待,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够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升科研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教师们还就研修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为后续的研修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讲话展宏图
“独行快,众行远”。重庆七中副校长,七中实验中学执行校长,七中新丝路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刚认为,在教育这一宏伟事业中,团队的力量是推动创新、实现突破的关键。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七中教共体的老师们要携手同行、博采众长,以和谐包容之心共创美好未来;还要保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学习态度,不断汲取新知,勇于探索未知,确保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更要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养分,将研修方案中的理论知识、技能提升等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升研修效果,由此才能将教育理想化为现实。
聚焦举重共谋发展
体教融合再谱新篇

3月13日,重庆七中实验中学校、重庆七中新丝路中学校与新丝路小学校三校联动,在新丝路小学校举重馆共同召开了2025年度举重项目工作会。会议以 "深化体教融合,打造品牌项目" 为主题,通过现场观摩、经验总结、战略部署三个环节,系统推进教共体举重项目稳步向前。
观摩筑基展成果,信心凝聚强底气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举重馆的训练情况。馆内,11名小学生与12名中学生组成的梯队正在朱敏教练的悉心指导下进行技术训练。他们动作规范、精神饱满,展现出了良好的训练风貌。

作为沙坪坝区体教融合的重点项目,该举重队经 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形成了“小学—中学”一贯制的培养体系。2024年,举重队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24重庆市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中斩获16金7银4铜,在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中荣获7金1银2铜,为沙坪坝区赢得了荣誉。

科学部署明方向,协同发展开新局
重庆七中新丝路中学执行校长曹洪盛对该项目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他提出,要完善选拔机制,组建新梯队;建立训练安全应急预案,实行“双签到”考勤制度;继续执行“4+1”训练模式,力争在2025年的市级赛事中再创佳绩。

新丝路小学书记、校长骆永指出,举重项目是三校合作的示范窗口,要进一步深化资源共享,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朱敏教练也汇报了年度训练方案,强调了“技术精准化+体能科学化”的双轨策略。


战略引领促升级,科技赋能创品牌
陈刚校长结合教共体的“五个一体化”战略,提出了“三个建议”:要构建中小学衔接的培养机制,实现训练标准的统一化;要引入科技手段,如可穿戴设备等,为训练提供科技支撑;要将举重纳入教共体的特色课程,打造“体育+文化”的教共体品牌。

未来,重庆七中教共体将坚守初心,志向未来,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贯彻“五个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书写出教共体融合发展的璀璨新篇,为沙坪坝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