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鲁迅之子致信毛主席: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总是想念您

觅波评过去 2023-09-02 03:29:06

毛主席与鲁迅头像并列

前言

毛主席有一件终生遗憾的事情,1934年,毛主席曾对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冯雪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鲁迅致电毛主席、朱德: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1918年1月,37岁的鲁迅加入《新青年》,与李大钊、陈独秀同为《新青年》编委会的成员之一。

5月15日,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轰动,也把鲁迅推到了具有崇高威望的社会名人的位置上。

鲁迅和宋庆龄等人合影

25岁的毛主席一直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关注鲁迅。

1918年8月,毛主席与一批湖南老乡走出湖南,来到许多有识青年向往的北京。

在北京短居期间,毛主席在杨昌济的介绍下认识了李大钊,并通过李大钊的介绍,去鲁迅家里拜访。不凑巧的是,那天正赶上鲁迅有事外出,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1920年,毛主席和进步团体辅社成员在北京

虽然毛主席、鲁迅始终未曾谋面,但事实上,他们已经通过其他途经对对方有所了解。20世纪20年代,鲁迅曾向茅盾打听毛主席:“只听说毛泽东是搞农民运动的,想不到还是个学者,而且有了家眷,不知道有多大岁数呢?”

没有资料记载茅盾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但这件事至少可以证明,在这一时期,鲁迅已经了解了毛主席的一些事迹,并对他赞许有加。

1927年10月,鲁迅举家迁往上海,住进闸北东横浜路景云里。

鲁迅一家

192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李立三非常看好鲁迅,并充分意识到了鲁迅在国内的地位和分量,提议联手鲁迅,组织革命文学团体。

1930年3月,在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鲁迅、冯雪峰、潘汉年、夏衍等人创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当时,在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形势下,许多老百姓忧愁苦闷,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滋养。他们在“左联”作家的文学作品里听到了民族声嘶力竭的呐喊、看到了革命熊熊燃烧的烈焰。无数人的革命之心因此搏动了起来,加入革命阵营。

1930年,由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鲁迅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不得不举家搬到北四川路194号拉摩斯公寓。在这所公寓里,他曾与红军将领陈赓秘密会面。

晚年,鲁迅深切忧虑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他的内心仍然燃烧着永不停歇的生命之火。

鲁迅

1933年上半年,鲁迅频繁更换新笔名,用十分秘密的方式,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发表文章,痛斥国民党对日军一味妥协退让的卖国政策、误国政策,引发了国人对国民党当局不满之情的共鸣,也因此触怒了国民党当局。

不久后,国民党当局派出御用文人,通过鉴别文字风格和内容,很快查明“隐”在那些笔名背后的人正是左翼文化阵线的“精神领袖”鲁迅,便开始对鲁迅和左翼文化阵线进行围剿。

在阴森恐怖的政治环境里,鲁迅毅然决然地站出来,用刚烈的血气,以笔为武器,与国民党进行文化反“围剿”的斗争,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同为“左联”成员之一,冯雪峰与鲁迅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又与毛主席交往密切,因此冯雪峰成为毛主席与鲁迅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

鲁迅一家和冯雪峰(左一)一家

1933年底,冯雪峰抵达江西瑞金,出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初,毛主席抵达瑞金为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作准备。

一天,毛主席来到冯雪峰的住处。两个人一见面,毛主席便诙谐地说:“今晚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谈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

于是,一场愉快的交谈便展开了。期间,冯雪峰把他所知道的鲁迅的情况一一告诉毛主席,毛主席凝神聆听冯雪峰的每一句话,听得津津有味。

冯雪峰

除此之外,冯雪峰微笑着对毛主席说:“鲁迅读过你的诗词。”毛主席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1935年,由于长期与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的文人集团进行激烈的斗争,再加上日日为生计所迫,致使鲁迅心力交瘁,青年时期的肺结核陡然加重,身体随之虚弱了下去。

虽然遍访了许多医生,但鲁迅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一劳累就发出吭吭的声音,肺结核一遍又一遍发作,病情逐渐恶化。

1935年2月,因叛徒出卖,好友瞿秋白被国民党逮捕。鲁迅全力奔走,四处呼吁,联络社会各界人士出面营救瞿秋白,但没有取得效果。

6月,瞿秋白牺牲后,鲁迅的心中发出一声声痛彻肺腑的哀鸣,身体和精神都遭受重创。但坚韧的意志和使命感让他迅速振作起来,拖着病重的身体开始整理瞿秋白的遗作,并出版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顺利到达陕北吴起镇。病中的鲁迅得知这一消息,心情十分高兴,他联名茅盾给毛主席、朱德发去一份热情洋溢的电报:“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毛主席和朱德

1936年年初,在寒冷的冬天,病势凶猛,鲁迅的病情不断加重,整个肩膀和肋骨剧烈疼痛,还突然出现了严重气喘的症状。

鲁迅明显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但他对死亡的态度很豁达,只想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多做一些事情。

回顾鲁迅的一生, 他不畏权势,不追名逐利,走过了无数艰难岁月,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他曾经被“通缉”了整整7年,走过了暗流滚滚、刀口舔血的7年。但无论在多么险恶的环境里,鲁迅始终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斗士”,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忧心内忧外患的国家。

鲁迅

1936年,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在与病魔艰难抗争的同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鲁迅最关心的事情。

同年,有人致信鲁迅,表达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满。对此,鲁迅愤慨不已,并于6月9日亲自口述,找人代写了一封回信,强势谴责了来信者:

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得多,简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恰恰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

1936年10月,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鲁迅听说陕北的环境十分恶劣,物资匮乏,生活窘困,便请冯雪峰代为购买一些物资送到陕北。后来,冯雪峰回忆:“鲁迅逝世前不久,当时鲁迅有一点钱在我身上,我就替鲁迅买了一只相当大的金华火腿送毛主席。”

然而没过多久,鲁迅便撒手人寰,于1936年10月19日早上5时25分永远离开了人世,年仅55岁。

鲁迅

那天早晨,7岁的儿子周海婴刚刚睡醒,佣人小声对他说:“爸爸呒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话音刚落,周海婴一路小跑下楼。

作家萧军闻讯后急忙赶到鲁迅的住处,当他走进鲁迅的卧室,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许广平哽咽地说:“不要哭了,我们做事吧。”

10月22日是鲁迅出殡的日子,成千上万的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来到万国殡仪馆,送鲁迅最后一程,那是一份难以言喻的哀悼之情,是他们在思想上坚定追随这位思想斗士的行动证明。

宋庆龄、巴金等人为鲁迅抬棺

当天,签下名字的人共有9740人,还有许多人默默地来,默默地离开,没有留下名字,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可以这样说,鲁迅用一支“笔”,将整个时代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周海婴: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总是想念您

毛主席开始大量阅读鲁迅的书籍是在延安。在那段日子里,毛主席细细读完陕西四中小图书馆内所有的鲁迅著作单行本,一步步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

毛主席、鲁迅头像并列的会徽

1937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一周年之际,毛主席在陕北公学的“课堂”上精心准备了题为《论鲁迅》的专题演讲。在此之前,毛主席曾多次从不同角度谈论过鲁迅,但是专题性、系统性的评价是首次。

在这次演讲中,毛主席说出了他心目中的“鲁迅”:

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是充满了艰苦斗争的精神的。

1938年8月,第一部中文版《鲁迅全集》在上海出版。很快,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购买了一套《鲁迅全集》,送到毛主席手中。

在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里,在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里,在进军北京的万里征途上,毛主席一直带着这本《鲁迅全集》,视如珍宝。

毛主席

1954年,毛主席到达绍兴,专程参观了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并对陪同人员说:

绍兴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也是中国现代大文豪鲁迅的家乡,他有两句名言你知道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有这种精神。

1961年,在鲁迅诞辰80周年之际,毛主席满含情感写下一首诗《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这首诗这样写道:“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诗中的“犹制小诗”是指鲁迅在1931年创作的七律诗《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在《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诗中,鲁迅揭露了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亿万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国民党的憎恶和对民族危机心急如焚的心情。

1966年7月8日,毛主席给江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写道:“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

毛主席

从年青时期到晚年时期,几十年间,毛主席一直鼓励部下阅读鲁迅文章。阅读鲁迅的书籍,也成为毛主席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71年,毛主席身体不适,长时间卧床休养。在难得的片刻安静里,毛主席经常手持放大镜阅读鲁迅的书籍。然而,随着眼力的不断下降,毛主席即便拿着放大镜也看不见了。

1972年2月,为了满足毛主席的阅读需求,国家出版局将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鲁迅全集》文字稿的字体调大,重新印刷成册,送到毛主席手中。

在视力状况越来越糟的情况下,毛主席就是靠着大字本书籍,接连不断地阅读鲁迅的作品,百看不厌。

毛主席

1975年,毛主席82岁。受白内障困扰,毛主席的眼睛基本看不见东西。这一年春天,中央调派了北京市知名的眼科医生为毛主席进行会诊治疗。

眼科专家们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热情地和每一位专家寒暄,并一一向大家道谢。在这些专家中,有行医几十年的老专家,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专家。

其中有一位专家,是北京广安门医院的眼科医生,看起来非常年轻,个子很高,在一群人中显得非常突出,吸引了毛主席的目光。

初次见到毛主席亲切的身影,这位专家有些局促拘谨。

毛泽东注意到这位专家紧张的神色,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

这位专家回答:“唐由之。”

毛泽东一听马上说:“你这个名字起得好,你的父亲一定是位读书人,他可能读过鲁迅先生的诗,为你起了这个‘由之’的名字。”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以深沉的感情诵读了鲁迅的诗作《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眼睛难受得睁不开的毛主席,极为准确地吟咏了鲁迅的《悼杨铨》。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充满了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

1975年4月,病重的毛主席拿起笔,写下了鲁迅的七言绝句《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这是毛主席生命中最后一次写下鲁迅的诗文。

鲁迅写下的诗文不多,但他的诗文与他的小说、散文、杂记同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的思想性、战斗性,是让人心潮澎湃的战歌,是夹杂着怒吼的狂风。因此,毛主席非常钟爱鲁迅的诗文,一直熟读铭记,直到生命的终点。

1975年7月23日,毛主席进行了眼部手术,由唐由之亲自主刀。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用钢丝录音机播放了一首歌曲《满江红》。在嘹亮的音乐声中,毛主席做完了手术,眼睛重见光明。

1975年10月28日,鲁迅之子周海婴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

周海婴

在信中,周海婴写道:“我听母亲和熟悉鲁迅生活的老同志告诉我,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总是想念您……虽然他终于未能见您一面就去世了,然而我知道他的心是和您相通的。”

与此同时,周海婴还提出了三点请求。一是希望国家文物局保管鲁迅的手稿;二是希望再次出版《鲁迅全集》;三是希望国家文物局管理鲁迅博物馆。

毛主席看完这封信,当即批示道:“我赞成周海婴同志的意见。请将周信印发政治局,并讨论一次,作出决定,立即实行。”

后记

在漫长的革命年代,毛主席与鲁迅素未谋面,也没有过书信形式的交流。但鲁迅通过文字向世人表达了他顽强的“战斗”精神,那些流传于世的文字,将文坛巨匠鲁迅和历史伟人毛主席密切联系在一起......

4 阅读:385

觅波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