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的原因找到了!如何应对A股大涨后的强震?

郭一鸣 2024-10-15 15:03:07

昨日咱们提到,随着财政部释放出积极信号,市场对中期增量政策的预期达成了一致。然而,短期内市场却存在分歧,在大幅上行以及核心指数估值快速修复之后,市场或将迎来阶段性强势震荡。从市场表现来看,昨日普涨的热情尚未消散,今日市场便迎来普跌,显然这种震荡格局尽显无疑。

纵观市场,短期的分歧或主要有两个方面:

1、政策方面,市场对于财政刺激的规模预期还是有争议的。很显然,10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财政刺激规模问题仍是业内讨论的焦点,而虽然财政部发言和表态中透露出积极和乐观,但不确定性之下市场的争议较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其规模或在10万亿以上,而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更为合理的预期是短期内政府出台1.5-2万亿元较为温和的财政刺激政策。2-10万亿较广区间的规模预期下,市场争议不断。

2、基本面方向,短期依然有压力。最新通胀数据以及金融数据纷纷公布,9月金融数据低于 Wind一致预期,新增贷款同比明显减少,私人部门融资依旧不足,M1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实体融资仍显疲弱,社融余额同比持续下降。而 CPI同比回落弱于预期、PPI同比降幅扩大,短期需求压力有所增大。

一方面是短期数据不佳引发的对经济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预期不确定性导致一致性的瓦解。在此分歧之下,市场短期内也进入了震荡格局。不过,我们需清楚的是,数据是 9 月份的,随着一揽子政策的释放和提振,10 月数据回升或是大势所趋。在重要会议提及加大货币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以及财政部积极表态的情况下,对增量财政政策仍值得期待。除此之外,市场的震荡或许还源于对三季报的担忧以及美国大选的潜在影响。根据中金公司的分析预测,三季度可能为今年 A 股单季度业绩增速低点,非金融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比降幅或有所扩大。基本面若形成掣肘,对市场或许仍会产生影响。而海外美国大选也可能给市场带来潜在的影响。不过,我们需明确当前市场的影响因素已逐步转向国内,流动性的宽松以及政策的积极仍是市场向好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看点。

回到市场中,昨日普涨上行以及今日普跌下挫的跷跷板效应,印证了此前我们提出的洗盘时间拉长下的强势震荡行情。不过,纵观历史强势行情,强势震荡也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根据历史强势行情规律,指数快速大幅上行之后,往往会迎来强震,而强震的时间和空间仍需关注基本面的强弱程度。目前市场处于政策效果的检验以及基本面修复的预期之中,快速提振尚需时日;另一方面,持续大涨之后,上证综指近十年 PE 估值修复至 60% 左右,大市值代表上证 50 指数修复至 70%,小市值代表北证 50 估值修复至接近 100%,基本上本轮 A 股估值修复已到位,在财政政策预期之下,市场整体向好趋势依旧,但出现大幅快速拉升的概率并不大。

在震荡期间,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应对:

其一,积极利用可能的震荡行情,调整仓位以及降低成本。此前我们曾提到,在上行行情中,适合持仓或者做多,争取利润最大化。在下行趋势下,以空仓或者轻仓观望为主。而在震荡市场中,比较适合调仓换股或者降低持仓成本。尤其是对于当前依然浮亏以及追高被套的投资者,利用近期市场可能的震荡以及振幅的加大,可考虑高抛低吸进而降低持仓成本;

其二,不必担心大涨后的强震,耐心等待中积极寻找未来主线。对于战略性投资者,在此前配置以及阶段获利之后,当前最重要的是积极寻找未来市场的新主线。毕竟,仅从历史牛市行情看,第一阶段普涨后市场随时迎来分化,而新的主线也将随时形成。当然,不同于历次主线,每一波牛市新的主线不尽相同。

最后,机会方面:一是结合当前宏观背景以及政策倾向,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发力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或是主基调,投资者可顺藤摸瓜挖掘市场新的可能的主线;二是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预期下,可关注同时期胜率较高的各行业高质量龙头品种;此外,三季报行情即将来临,可关注业绩逐步从周期底部回升、产业趋势明确的细分领域,例如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 TMT 相关行业。

2 阅读:34

郭一鸣

简介:财经评论员 广播电视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