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和汉字在世界上的传播
腓尼基字母随贸易传播,分为三支:一支是希腊字母,希腊字母衍生出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另一支衍生出阿拉伯字母;还有一支衍生出印度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字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采用拉丁字母,俄文等采用斯拉夫字母,我国汉语拼音也采用拉丁字母。汉字在汉朝传入越南,后来越南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喃字。1945年越南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汉字大约在3世纪传入朝鲜半岛。明代,朝鲜人创制了谚文并使用至今。约于3世纪末,汉字传入日本。日本至今仍使用一两千个汉字。新加坡华人较多,汉字广泛流行。字母和汉字跟语言单位
从语音方面说,一个汉字一般代表一个音节。如“书”在语音上是一个音节。跟汉字不同,西文字母不固定跟某一语音单位对应。一个字母往往代表不了一个音节甚至一个音素,如英语的book有四个字母,却包含三个音素。从语义方面说,一个汉字一般代表一个语素。如“水”在语义上是一个语素。一个字母往往不能代表一个语素。如英语的water有五个字母,仅代表一个语素(水)。从文字适应语言角度说,汉字适应了汉语“语素单音化”这一突出特点。字母和汉字的三个时代
从呈现方式说,字母和汉字都经历了三个时代。它们最初是刻写的,这是第一个时代。有了纸张之后,字母和汉字多书写在纸上,这是第二个时代。打字机特别是电脑的出现,给字母和汉字的呈现方式带来历史性、革命性变革,字母和汉字的呈现方式升级为“打写”。这是第三个时代。“三个时代”是字母和汉字呈现方式的三个阶段,也是人类文明的三次巨大进步。在电脑上输入汉字,导致从“读纸时代”进入“读纸+读屏时代”,即“双读时代”。西文输入靠在键盘上直接敲击词语字母,所以对词形识记没有影响。汉字大多不是直接输入电脑的,而是用编码输入的。不论拼音还是“五笔”等,都是编码输入方式。长期、反复的编码输入,引发“提笔忘字现象”。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其实不必。因为汉字在几千年前刚出现时,就是“目治”的,是诉诸视觉的,汉字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视读”的。电脑时代,人们仍在“视读”它——汉字的基本功能依然在正常体现。“双读时代”是人类阅读形态的进展。只提倡“读纸”,不提倡乃至贬抑“读屏”,是落后的阅读观。随着技术发展,“读屏”将更加普及、舒适。未来的“读屏”将更加贴合读者需求。
字母和汉字的字体
拉丁字母常见的字体是哥特体和罗马体,这两种字体的差别很小,只有两个字母写法不同。《汉语拼音方案》刚公布时,文本上多用罗马体,现在多用哥特体。哥特体便于书写,故教学中喜用。汉字有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欲详细了解,除翻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外,还可查阅《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一般宜用规范字。但是,请名人、书法家题词时,出现繁体字、异体字也是可以的。因为手写字蕴含书法艺术,而书法艺术不拘囿于规范字。从网上下载的字用于会标、标语、文牍等,则务须使用规范字。字母和汉字的笔顺
字母也有笔顺。如i 、j先写下面,后写一点;p先写竖,后写半圈……写汉字讲求笔顺,有益于写得快及字形匀称、端正。笔顺规则见于《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其中,有的字笔顺可能跟一些人习惯不同,应注意。如“万(第三笔是撇)、火(第三笔是中间的撇)、怀(第三笔是竖心旁的竖)、爽(先写一横,再四个‘叉’,顺序: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每‘叉’先撇后点,最后写一撇一捺)”。
名字
专业人士,非常中肯[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