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石家庄惊现敌人的侦察机!毛爷爷怒批刘:空军到底在干什么

历史的八音盒 2024-07-31 18:04:51

1957年11月某日夜,卫戍区突然警铃大作,防空兵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空军出动数个架次的战斗机频频向南巡航。在外工作的周总理听闻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乘机返回北京,毛主席也被此突发情况搅扰的心神不宁,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到底发生了什么?

故事还要从1949年中旬讲起,当时解放战争虽未结束,但国民党败亡、我党取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党中央已经开始思考解放军的未来发展问题了。毛主席认为,未来的战争应当是多兵种协同的综合较量,单靠轻步兵是不行的,因此,主席在与军委其他领导人商议过后,决定开始筹建空军、海军、防空兵、装甲兵等部队。

其中,空军的第一任指战员是毛主席钦定的刘亚楼将军,主席之所以选他,原因有三,其一,他在国外的高级军校进修过,具备一定的空军指挥才能,而且他又在航校任过职,有丰富的航空管理经验。其二,他是顶级高参,战略规划与运作能力无人能及,其三,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踌躇不前,这一点是主席最为看重的。

事实证明,主席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刘亚楼上任之后,很快便将空军的雏形搭建了起来,当第一批飞行员赴苏留学归来后,中国空军算是初步形成战斗力了,不过这战斗力是高还是低,能不能拉出来打,那还是一个未知数。1951年,朝鲜前线打的正激烈,志愿军面对敌人的空袭几乎毫无办法,毛主席便将刘亚楼找过来,问他能不能把空军派过去支援一下地面部队,给我们的战士鼓鼓劲。

空军连人带飞机都是宝贝疙瘩,是刘亚楼工作1年多以来的心血,他实在是舍不得让其上战场。但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怕打仗那就不是人民子弟兵!刘亚楼接受了毛主席的命令,他立即抽调一些空军力量跟着苏联的飞行员去对战联合国军的飞行员,起先是吃了一些亏的,但后来我们熟悉了对手的作战方式之后,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措施,由此慢慢占据了上风,后来在没有苏联飞行员掩护的情况下,也能与敌人斗得有来有回。

朝鲜打的热闹,我国东南也没闲着,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一直不甘心失败,蒋介石天天妄想着“反攻”大陆,台湾空军经常侵入大陆,轰炸发电站等重要设施,制造恐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守卫国土苍穹,刘亚楼将军请苏联在福建驻扎一部分空军,协助我们驱离国民党飞机,同时将高射炮部队部署在沿海地区,向东南防空警戒。

此举起初是有一定效果的,国民党确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成功出现在大陆上空。但自从美国卖给台湾高空侦察机之后,情况再度发生了变化,反动派的飞机又开始频频骚扰我们。当时新中国空军装备的飞机性能不佳,根本无法对高空侦察机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这使得台湾当局愈发肆无忌惮,他们甚至敢于派飞机掠过东南,直抵华北地区。

1957年11月某夜,一架敌机居然在大陆上空逗留了9个小时,最北甚至达到了石家庄市,离首都只有一步之遥。当时整个北京军区都警戒了起来,空军、防空兵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保卫党中央。不过敌机也没有再进一步,在石家庄盘旋了一会儿后便返航了。

周总理在得知此事后,立即返回北京,亲临北京军区总部了解相关情况。毛主席对敌人的挑衅行为很是气愤,在之后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质问刘亚楼,空军到底在干什么,能不能做好保卫工作。刘亚楼自然是检讨、道歉,他表示自己一定吸取教训,绝对不会再有下一次。接下来的几年里,刘亚楼一心扑在工作上,熬夜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要不停息的在岗位上值守一天一夜,长久的劳累最终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于1965年与世长辞,年仅55岁。

中国空军的发展史极为波折,尤其是刚建立的时候,装备不好,编制不全,任务还重,东西南北都要兼顾,每一位官兵都忙得不可开交,几乎全年无休。但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空军的规模越来越大,装备也越来越先进,再也不惧任何强敌,敢于面对一切挑战,迎击任何来犯之敌,中国再也不是1949年的中国了!

0 阅读:0
历史的八音盒

历史的八音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