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骨子里埋藏着深深的尚武精神,这从他们每年的节日里可见端倪。在这个军事大国,一年中竟有30多个和军人有关的节日,比如每年2月23日的祖国保卫者日,5月7日的联邦武装成立纪念日,9月9日的坦克兵节等,其中每年的11月19日,则是俄罗斯火箭兵与炮兵节。
据悉,俄罗斯火箭兵与炮兵节,是在1944年由苏联政府设立的。旨在表彰,在1942年11月19日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中,苏联炮兵取得天王星行动的圆满胜利。而这场胜利,也揭开了苏联红军反击二战德国的号角,从此扭转了二战欧洲战场的局面,因此意义非凡。
而正是在2022年这次火箭兵与炮兵节前不久,俄罗斯国防部刚刚被交付到一批,全新生产的:“龙卷风”火箭炮。国外媒体认为,这种被誉为当今最先进火箭炮的,俄罗斯国宝级武器,此番大量服役到俄罗斯一线部队,或将对俄乌战争局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么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的实力到底如何?既然号称当今最强火箭炮,为什么俄军之前却迟迟不肯使用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后,空军作为新的军种,被各大军事强国所重视,而限于当时飞机上武器火力不足,俄国军队开始尝试研制固体燃料火箭弹。后来,随着沙皇俄国的灭亡,研究一度陷入停滞。
等到1938年10月,苏联的一辆车载火箭炮才得以面世。当时,搭载于6X6载重卡车平台上的,24条发射轨火箭炮,虽然火力不俗,但射击精度差且射速也偏慢。可尽管如此,这仍为后续苏联火箭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时间来到1939年,苏联军工厂成功研制出,安装在载重汽车上的火箭炮,代号BМ-13。这种火箭炮以火力强劲、射程远,且射击精度相对较高为特点,能够对敌方坦克集群、野战工事等有生力量,带来毁灭性打击。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猝不及防的爆发了。面对严峻的局势,尽管当时BМ-13火箭炮尚未全部完成调试,但苏联政府依旧决定,全力生产BМ-13火箭炮及火箭弹,并建立对应的火箭炮连,开赴前线。由于对这一新式武器的保密,当时军方并未公开火箭炮的正式名称和型号,而前线战士在看到炮身上的K字母后,便亲切的称呼这种武器为“喀秋莎”。
话说在二战全面爆发后,百万级兵力的德国和苏联,在广阔的东欧平原上开启了一轮轮拼杀,作为二战中陆军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主打闪电战快速突袭的德军,和依靠大纵深穿插作战的苏军,都十分注重机械化建设。因此,双方的战斗逐渐进入胶着状态。
为了延缓德军的推进速度,苏联炮兵部队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将弹药密集倾斜到大面积区域的武器,而当时普通的火炮无疑很难做到这一点,在这关键时刻,“喀秋莎”来了。
作为苏军的秘密武器,喀秋莎火箭炮的效果相当优异,他能在几秒钟之内,对大片区域进行大量弹药的倾泄,相当于过去70多门重炮同时打击的力度。更重要的是,由于是装载在车辆上,喀秋莎能够在发射后快速移动,让敌人难以定位打击。
最终,在喀秋莎这恐怖的密集火力之下,德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据说很多德军士兵,当一听到“喀秋莎”的轰鸣声后,就立刻吓得掉头就跑。可以说,通过二战,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一战成名,并成为苏军之后的制式武器。
二战结束后,苏军并没有放弃对喀秋莎火箭炮的升级改造。1963年,新一代122毫米火箭炮BM-21 问世,这款代号为“冰雹”的武器,在具备齐射火力猛烈性的同时,更是兼顾了射程和精度,还能发射多种类型的弹药,所以一经问世,独联体国家就大量采购,装备于苏式机械化步兵团中。
但是,随着美苏争霸的进一步白热化,苏军认为,尽管“冰雹”的火力足够优秀,但其更偏重区域范围打击,而对单体目标的打击效果不足,而且,由于一次发射后装弹时间过长,不利于持续打击,于是,针对火箭炮的现代化研制开始了。
当时间来到1987年,继“喀秋莎”和“冰雹”后,苏式第3代火箭炮系统:“龙卷风”火箭炮终于问世了。这款车载火箭炮可搭载4名战斗人员,全车重 43.7 吨,配备的525马力V-12发动机,可提供 60公里/小时的越野时速。
龙卷风火箭炮的核心,是车身上搭载的12管发射器,能够让12个发射管中的,重800公斤的300毫米口径火箭弹,在38秒内全部发射完,但可惜的是,依旧没能有效解决装填时间长的毛病。不过,作为当时苏联最大口径的火箭炮,其主要应用于摧毁敌方装甲目标和军用设施,同时加强本方火力突击强度,可以说,是现代化战争中可独当一面的“大杀器”。因此,“龙卷风”火箭炮服役后,便立即被部署在苏联西部边境和中欧地区,以有效震慑北约的东扩行动。
等到苏联解体后,一度陷入混乱的俄罗斯也是第一时间,将全部部署在国外的龙卷风火箭炮撤回国境内,然后配属莫斯科军区,作为卫戍首都的王牌部队。
与此同时,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争实战,海湾战争让世界都见识到了美国强大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被称为“坦克杀手”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上的大杀四方后,更让苏联曾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黯然失色。
为了发挥本国坦克集群的突击力,俄罗斯选择增加龙卷风火箭炮的射程,以求在远距离快速打击敌方防御设施和机场,为坦克军团营造较为安全的战场环境。于是,龙卷风火箭炮的升级版本,“龙卷风M系统”诞生了。
升级后的龙卷风M,最大射程能达到150公里,配备有专属的指挥控制车,同时拖挂了1台发电车,专门用于给武器系统提供电量,为了保证操作环境,车内还装有空调、过滤通风设备等,可连续作战36小时。
此外,和传统的机械式陀螺仪不同,全新的激光陀螺,不但能够让火箭弹的打击精确度更高,还能够让飞行中的火箭弹,在发现误差时及时纠偏。因此,这款火箭炮,不但增加了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力,还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比如在1995年12月,科威特就购买了27套龙卷风系统;隔壁的阿联酋也紧接着买了6套。2003年,和俄罗斯长期保持军火合作的印度,更是一次性购入了36套龙卷风系统。
可以说,作为陆军强国的俄罗斯,本就对火炮型武器特别偏爱,而作为最新一代的龙卷风火箭炮,更是凝结了苏联以来三代火箭炮武器的精华,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龙卷风在全球范围内,本该毫无对手。
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乌克兰军方使用的一款,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美国火箭炮,竟然一炮而红,甚至在多次实战中,将陆军强大的俄罗斯打得苦不堪言。他就是M142火箭炮,又称“海马斯”。
其实早在2005年,伊拉克战场上,就曾出现过美军海马斯火箭炮的身影。在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以及叙利亚战争中,美军都曾使用过他。之所以默默无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军事主打的是空中和海上优势,而作为这几次战争的敌人,反美武装组织的整体作战实力,都根本无法和美军相提并论,因此,美军只靠战场的空中绝对优势,就能取得胜利,也就使得地面上的武器没什么露脸的机会了。
但是俄乌冲突则不同,在这次冲突中,无论俄军还是乌军,都没有取得完全的制空权,双方多为地面战场上的厮杀,这就让美军的海马斯火箭炮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于是,在美国强大卫星支援和专门指导下,乌克兰方面用海马斯,对俄军的弹药库、燃料库、指挥中心,以及后方铁路桥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让俄军损失不小。
而之前被称为当时最强的“龙卷风”,虽然也对乌方设施带来一定打击,但战绩和海马斯相比则暗淡不少。于是,在国外专家将“龙卷风”和“海马斯”,两种火箭炮进行全面对比后,发现了原因所在。
首先,在火箭弹二次装填方面,由于海马斯使用的是模块化弹药模组,同样大小的模组中既能够是6枚火箭弹,也可以是1枚或2枚不同型号导弹。而不论装填什么弹药,模组的尺寸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样的好处就是,海马斯的弹药运输和装填十分方便,不需要根据不同弹药配备运输车,仅靠车组的三个人,就能在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弹药的装填。
与之相比,龙卷风就逊色许多,多次反复使用的发射管,在每次发射后都要重新调整,而车后更是拖挂着专门的弹药装填车,因此,每次更换弹药都极为不便。
其次,得益于美国在火箭弹发动机上的优势,海马斯火箭炮可以在射程上改造为最大300公里,同时保证弹体长度不超过4米。发射车重量仅为16吨,可以依靠C130运输机实现投送,这样无疑更为方便运输。再看注重火力的“龙卷风”,其弹药平均长度接近8米,几乎比海马斯大了一倍,重量更是达到40多吨,比普通坦克都沉上许多,因此在运输便捷性上大打折扣。
而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当属射击精度了。海马斯使用美国军用GPS卫星来保证精度,因此能实现误差约2米的骄人成绩。而俄军的龙卷风,虽然同样能够实现卫星导航,但由于俄军卫星定位功能的欠缺,误差平均在几十米范围波动,因此,只能依靠大面积打击范围来弥补。
从这几点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从武器纸面数据来看,俄罗斯的“龙卷风”不弱于美军的“海马斯”,但海马斯在快速部署、快速射击和快速装填能力,以及后勤管理方面毫无疑问更具优势。因此,在俄乌冲突的实战中,海马斯的表现更为优异。
但是在现代战争中,任何形式都不会一成不变的。近期,俄罗斯军方根据前线情况,为龙卷风带来针对性升级,据外国媒体报道,最新升级的“龙卷风-G”火箭发射系统,不仅可以在3分钟之内完成发射,更能做到一分钟之内转移阵位,来躲避敌方反炮兵雷达的探测。
在龙卷风-G投入一线部队后,乌军的海马斯火箭炮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小。而俄罗斯能否凭借新的龙卷风—G获得优势,还有待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