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建立后,都有什么国家承认?其中这些国家让人痛心
世人皆知,1932年的那个春天,日本人在我国东北扶植起了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这个政权虽然不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却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一场令人心痛的"承认潮"。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竟有二十多个国家向这个分裂中国的政权伸出了"橄榄枝"。有的是被胁迫,有的是为了利益,更有几个让国人痛心疾首的选择,让我们不得不叹息。
特别是其中两个政权的选择,至今提起来仍让人心头隐隐作痛。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伪满洲国的诞生
说起伪满洲国的诞生,还要从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说起。那一年的6月4日,张作霖在返回奉天的专列上遭到日本关东军的炸杀。日本人原本打算扶植张作霖建立一个亲日政权,可张作霖一心想当"东北王",根本不愿意做日本人的傀儡。
张作霖遇害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日本人以为年轻的张学良会容易摆布,没想到这位"少帅"更不愿意屈服,反而在1928年12月29日毅然宣布东北"易帜",将青天白日旗升上了奉天城头。
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们只好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已经被赶出紫禁城六年的末代皇帝溥仪。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趁机占领了东北三省。土肥原贤二亲自跑到天津,和溥仪秘密会面。他向溥仪描绘了一个诱人的前景:"您可以重新做皇帝了!"
1931年11月,在日本特务的精心安排下,溥仪从天津坐船前往营口,又辗转到了长春。这位末代皇帝刚到长春时,关东军还不敢把他安置在城里,而是把他藏在郊外的一个日本人开的旅馆里。
1932年2月,日本人在长春举行了一个所谓的"东北各界代表会议"。这个会议上,竟然没有一个真正的东北民众代表,全是日本人事先安排好的演员。
3月1日,日本人宣布建立"满洲国"。这一天,长春城内张灯结彩,日本人还组织了盛大的游行。可是奇怪的是,街上的"群众"大多是日本人和朝鲜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都躲在家里,根本不愿意出来参加这场闹剧。
3月9日,溥仪在长春正式就任满洲国执政。日本人把长春改名为"新京",还特意给溥仪修建了一座"执政府"。这座建筑外表看起来金碧辉煌,可内里处处都暗藏玄机:执政府的每个房间都装有窃听器,连溥仪的卧室也不例外。
更讽刺的是,溥仪的警卫队全是日本人,他的秘书也是日本人。每当溥仪想要外出,都必须事先向日本顾问报告。这个所谓的"执政",连自由出行的权利都没有!
这样一个傀儡政权,虽然有自己的国旗、国徽、货币,还有模仿清朝建制的政府机构,可实际上完全是日本人在幕后操控。从关东军司令部到普通的日本顾问,他们才是这个政权真正的掌控者。
二、第一波承认浪潮
伪满洲国刚刚建立,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外交攻势。1932年9月15日,日本首相斋藤实就在东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与伪满洲国签署了《日满议定书》。
说来也怪,这场仪式竟然还请来了许多外国使节观礼。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说这个新国家的建立将"为东亚带来和平"。可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日本人在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涂脂抹粉罢了。
第二年春天,德国驻日本大使馆突然传出一个消息:希特勒政府准备承认伪满洲国!这个消息一出,在东京外交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知道,当时的德国可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国。
1934年2月20日,德国正式宣布承认伪满洲国。消息传到东京后,日本外务省的官员们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们连夜举办了庆祝酒会,德国驻日大使还特意穿了一身礼服出席。
德国的表态,就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阵阵涟漪。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很快就跟进了。当年5月,意大利驻日本大使奥索利尼就带着承认书,亲自到东京的伪满洲国大使馆递交。
更有意思的是,意大利人还派出了一个"友好代表团"去长春访问。代表团成员中有艺术家、记者,还有几位军官。他们在长春待了整整一个月,回国后写了好几篇文章,说伪满洲国如何如何"进步"。
紧接着,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开始蠢蠢欲动。泰国是第一个响应的。1933年9月,泰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要与伪满洲国"建立友好关系"。泰国国王还特意派了一位王子去长春访问,溥仪在执政府设宴款待了这位贵客。
日本人见势头不错,又开始游说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1934年3月,萨尔瓦多突然宣布承认伪满洲国。这个决定来得很突然,连萨尔瓦多的邻国都感到意外。后来才知道,原来日本人许诺要在萨尔瓦多投资建设咖啡加工厂。
多米尼加共和国紧随其后。这个加勒比海小国的总统特鲁希略派出了一位特使,专程到长春递交国书。特使回国后,特鲁希略还在电台发表讲话,说这是"加强两国友谊的重要一步"。
这一连串的外交动作,让日本人信心大增。他们开始在国际场合大肆宣传,说伪满洲国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可实际上,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要么是日本的盟友,要么是被日本收买的小国。那些真正的大国,比如美国、英国、法国,都坚决不承认这个傀儡政权。
三、令人意外的外交突破
1935年的春天,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从欧洲传来:波兰政府正在考虑承认伪满洲国!这个消息传到长春后,日本人立即派出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代表团"前往华沙。
谁能想到,这个代表团里竟然藏着几位伪满洲国的高级特务。他们带着大量的资金,在华沙四处活动。很快,波兰的一些报纸上就开始出现了吹捧伪满洲国的文章。
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位波兰贵族突然跑到长春来"游历"。这位贵族表面上是来考察伪满洲国的农业发展,实际上是在为两国建交进行秘密谈判。他在长春住了整整两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日本人陪着他出入各种场合。
1936年初,匈牙利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匈牙利驻东京大使馆突然增派了几名外交官,这些人经常出入伪满洲国驻日本的使馆。有趣的是,他们总是选在深夜时分去拜访。
同年3月,一个更大的外交动作悄然展开。日本人在瑞士的日内瓦秘密组建了一个"满洲国文化宣传处"。这个机构表面上是在推广所谓的"满洲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情报中心,专门收集各国对伪满洲国的态度信息。
宣传处的负责人是一位精通五国语言的日本外交官,他请了几位欧洲记者写文章,吹嘘伪满洲国的"经济奇迹"。这些文章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欧洲小国中广泛传播。
到了1937年,芬兰突然表示要派外交代表来访。这位代表的身份很特殊,他既是芬兰的外交官,又是一家大型木材公司的董事。日本人为他在长春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还特意组织他参观了几家由日本人控制的大型工厂。
就在这位芬兰代表访问期间,伪满洲国还举办了一场所谓的"国际商品展览会"。展会上,日本人特意把一些先进的工业设备摆在显眼位置。这哪里是什么商品展览,分明是在向外国使节展示日本的工业实力!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伪满洲国还派出了一批"文化使者",到欧洲各国进行巡回演出。这些"使者"中有京剧演员、杂技演员,还有画家。他们带着日本人精心准备的节目,在欧洲各国首都巡回表演,试图通过文化交流为伪满洲国"增光添彩"。
这些外交活动看似热闹非凡,可实际上都是日本人在幕后操纵的。那些突然对伪满洲国表示友好的国家,要么是被日本的经济利益诱惑,要么是被日本的军事实力威慑。他们派来的所谓"外交官",大多是些商人或者冒险家,根本不具备真正的外交身份。
四、最让人痛心的两个选择
1932年3月13日,一个令国人震惊的消息从莫斯科传来:苏联驻日本大使馆发表声明,表示"尊重"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这份声明虽然用词谨慎,但实际上等于默认了伪满洲国的存在。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苏联还在国际联盟大会上声援中国,严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这样的态度转变,让许多中国人感到不解。
更让人意外的是,1935年1月23日,苏联又与日本签订了一份协议,同意把中东路的所有权转让给伪满洲国。这条铁路可是沙俄时期修建的,一直是苏联在远东的重要资产。
这一连串的动作背后,是一场复杂的外交博弈。当时的苏联正面临着来自欧洲的巨大压力,希特勒已经开始在德国掌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不得不在远东作出让步。
1940年3月30日,另一个更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一个亲日政权。这个政权刚一成立,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承认伪满洲国。
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元老,在1939年12月还特意派人去长春拜访。当时的《新京日报》还特意报道了这次访问,说是"两个友好政权的亲切交流"。这番话,读来让人不寒而栗。
汪伪政权的"外交部长"褚民谊还发表了一份声明,说什么"满洲国是东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份声明一出,立即得到了日本人的大力赞扬。日本驻南京大使还特意设宴庆祝,请来了汪伪政权的主要官员。
1940年7月,汪伪政权又派出了一个"友好代表团"去长春访问。这个代表团的团长是汪伪政权的"参议院议长"梁鸿志。他在长春逗留期间,几乎每天都在发表演说,说什么"中日满应该精诚团结"。
更讽刺的是,1943年,汪伪政权还在南京举办了一个所谓的"大东亚会议"。会议邀请了伪满洲国的代表参加,溥仪派了他的弟弟溥杰去出席。在会议上,汪精卫和溥杰还一起发表了"联合宣言"。
这两个政权的互相承认,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一个是曾经的民国要员建立的傀儡政权,一个是清朝皇室后裔扶植的傀儡政权,他们居然在日本人的操控下演起了"外交承认"的戏码。
这出戏的背后,是日本人精心设计的分化策略。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中国人接受伪满洲国的存在。但事实证明,这种分化策略最终还是失败了。无论是苏联的战略妥协,还是汪伪政权的投诚背叛,都无法改变伪满洲国是个傀儡政权的本质。
五、历史的警示
1945年8月,伪满洲国轰然倒塌。那些曾经承认过这个傀儡政权的国家,一个个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可是,这段历史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让我们看看那些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后来都遭遇了什么。德国在1945年战败投降,意大利在1943年就已经倒戈,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轴心国小伙伴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年那些被日本收买的小国,比如萨尔瓦多和多米尼加,他们的"外交承认"换来的只是短暂的经济利益。战后,这些国家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的冷眼。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政权在1961年轰然倒台,萨尔瓦多也陷入了长期的动荡。
1946年,东京审判开庭。检察官出示的证据中,就包括了大量关于伪满洲国"外交活动"的档案。那些日本外交官在庭上不得不承认,他们当年是如何用金钱和武力威胁来收买各国的外交承认。
有一份档案特别引人注目:1934年,日本外务省曾经制定了一份秘密计划,专门用来收买小国的外交承认。他们给每个国家都标了价码,有的是promised包税,有的是许诺投资,有的则是直接送现金。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伪满洲国的档案中,居然还保存着一份"外交礼品清单"。上面详细记录了送给各国使节的礼物:玉器、字画、古董,甚至还有黄金制品。这些礼品,都是从东北各地搜刮来的文物。
1946年春天,一位曾经在长春工作过的外国记者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他在书中披露,伪满洲国的"外交部"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子,所有的决定都是由日本顾问做出的。那些所谓的"建交仪式",不过是日本人导演的一场场闹剧。
战后,中国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发现,伪满洲国在其存在的14年间,共计向外国使节发放了超过2000万日元的"外交经费"。这笔钱,全都是从东北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
1949年,国际法专家们在海牙召开研讨会,专门讨论了伪满洲国的案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这样一个傀儡政权的承认,本身就是对国际法的严重违反。
1960年,一位日本学者在整理战时档案时,发现了一份有趣的文件。那是1944年伪满洲国"外交部"的一份报告,上面写着:"我们已经得到了23个国家的承认,但没有一个是发自内心的。"这句话,道出了傀儡政权外交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