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深夜突袭俄本土,俄凌晨反击基辅沦为火海,不到一天战局逆转

尔曼聊娱乐 2025-04-11 08:26:33

俄乌冲突局势愈演愈烈,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俄军攻下了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最后据点,俄军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乌克兰接下来要面对的又是什么?

据报道,4月6日,乌克兰再一次遭受了俄罗斯的打击,这是俄方对乌方的46次进攻,乌克兰的多个城市在这次战火中沦陷,就连基辅都在劫难逃,基辅的军工企业、演播大楼这些设施都在密集的炮火中毁于一旦。

当地时间11月7日深夜,俄罗斯军队向敖德萨发射了两小时的导弹。这次行动不仅重创了乌克兰的一些军火库,而且对驻扎在港口附近的西方武装部队造成了严重破坏。一方面,俄罗斯军队的目标是通过减少西方的军事援助来降低乌克兰军队的战斗效率。另一方面,俄罗斯军队想要占领敖德萨,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导权,继续压缩乌克兰的战略空间。

随着乌克兰局势日益紧张,北约国家的立场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尽管北约31国表态继续支持乌克兰,但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主张强化军援,而法德等国担忧冲突长期化对欧洲经济的冲击,主张推动和谈。

据环球网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布鲁塞尔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并不属于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一声明被解读为西方联盟的战略退缩。美国的外交转向更具标志性,俄乌冲突以来,北约立场一直都非常明确,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与政治支持。其目的非常明确,北约希望能借乌克兰之手削弱俄罗斯实力开强化自身在东欧地缘政治中的优势地位。

促使北约态度有所改变的因素在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缘由。就美国而言,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调整了其外交策略。据乌克兰方面的报道,美军士兵和军用装备已开始从波兰东南部的中转站即“贾西翁卡”撤离,以便将其部署到其他地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在 3 月 8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存在政治或安全问题,乌克兰问题不在议程之列。

此次会议并非关于政治或安全问题,乌克兰问题也不在议程之列。此次会议的重点将是两国大使馆的活动,而非两国关系的全面正常化。并且表明,要使美俄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只有俄乌实现和平。

更深远的层次来自美俄直接谈判。特朗普与普京的多次通话被曝涉及“资产分割”议题,暗示美国可能默许俄罗斯对部分占领领土的控制,以换取能源合作或中东战略利益。这种大国博弈下的交易逻辑,使乌克兰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换矿产协议”暴露美国利益优先的立场,乌克兰被迫以资源开采权换取有限援助,主权进一步受损。

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正在稳步前进,截至2025年4月8日最新战况,俄罗斯国防部声称,其军队在夜晚阻拦19 架乌克兰无人机并对其及逆袭了摧毁,并且在亚速海上空就摧毁了13架。在外交上,俄罗斯坚决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但还是希望能通过洽谈协商解决冲突。

对乌克兰而言,其国家命运已陷入恶性循环:军事依赖导致主权让渡,美国要求以“能源资产抵押”换取军援;经济崩溃迫使政府接受IMF严苛改革方案;人口流失超1400万人,使战后重建失去劳动力基础。泽连斯基“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悲壮宣言,正被残酷现实解构为“国家消亡倒计时”

现在,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中,俄罗斯显然处于优势地位。对于乌克兰而言,现在的局势无疑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美方撤离该中心可能会降低向乌克兰运送援助物资的效率。与此同时,前线部队越来越依赖西方的装备。在这一点上,美国军队的战略撤退相当于在伤口上撒盐。

在当前的局势下,乌克兰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方面,乌克兰可能继续坚持抵抗,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挽回局势;另一方面,乌克兰也可能寻求通过谈判来结束冲突,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失。然而,无论选择何种路径,乌克兰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乌克兰的未来取决于三大变量: 能否在苏梅、哈尔科夫等次要战线组织有效防御,拖延俄军推进速度;能否利用美欧矛盾争取更多军援,或引入中国、印度等第三方调停力量;推进军事体系现代化如无人机自主生产、打击腐败以重获民众信任。

然而现实远比理想残酷。俄军的全面攻势、美俄的交易默契、欧洲的疲惫观望,共同构成乌克兰难以挣脱的“铁笼”。这场冲突的终局,或许早已超出基辅当局的掌控,成为大国重塑全球秩序的注脚。

信息来源:

1 阅读:244
尔曼聊娱乐

尔曼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