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意识到引火烧身,尚未与中国分出输赢,就被抓住一个把柄

尔曼聊娱乐 2025-04-12 09:12:42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25年4月2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以来,其贸易政策的激进转向不仅未能实现“保护美国制造业”的承诺,反而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甚至被经济学家批评为“美国经济自毁式的打击”。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直接触发了美国股市的剧烈波动。4月3日,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3.98%,标普500指数下跌4.84%,纳斯达克指数更是重挫5.97%,科技股成为重灾区,苹果、特斯拉等巨头股价跌幅均超过5%。市场的恐慌源于对贸易战升级的预期:特朗普计划对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征收10%-50%不等的关税,直接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

然而,戏剧性的是,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关税政策90天”,美股三大指数随即大幅反弹,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涨幅高达12%。这种政策反复被质疑为“人为操纵市场”。例如,特朗普在4月5日通过社交媒体喊话“挺住”(hang tough),而其家族企业股价却在9日暴涨200%,其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晒出的持仓截图显示,仅此一日账面浮盈就达3.8亿美元,远超大盘涨幅,引发内幕交易质疑。

民主党众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在国会听证会上展示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与特朗普集团存在股权关联的87家公司,其股价波动与政策发布时间窗的吻合度达到79%。这种新型"政策套现"模式,正在颠覆美国延续百年的‘’反裙带关系法‘’体系。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破坏性不仅限于股市震荡,其更深层的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关税战可能将世界经济推向衰退。具体而言,美国面临三重风险:

首先就是通货膨胀,尽管美国3月CPI数据暂时低于预期,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仅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曼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是“1968年以来对美国家庭最大规模的加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将直接推高消费品价格,预计每个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近4000美元。

其次是供应链断裂风险,全球产业链的高度互联意味着关税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例如,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加征关税,导致苹果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成本激增,进而拖累全球科技产业。加拿大对美国汽车征收25%报复性关税,更暴露了北美供应链的脆弱性。

最后就是投资与消费双萎缩,前财长耶伦指出,政策不确定性已导致企业推迟长期投资,而消费者因物价上涨被迫缩减开支,形成“需求-供给”双向收缩的恶性循环,耶伦说,“面对如此大的不确定性,哪家公司会进行长期投资呢”?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减少很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萨默斯8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若关税战持续,美国可能损失200万个就业岗位,家庭收入平均减少5000美元。

特朗普已从“美国优先”变得“孤立无援”。特朗普宣称关税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手术,但其政策逻辑存在根本性缺陷,一方面,他低估了国内政治反弹,共和党传统支持者中,农业和制造业群体已因反制关税受损。加拿大在美墨边境竖立反对关税的广告牌,直接针对共和党票仓的“红州”,便是利用美国国内政治分裂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他高估了市场承受能力,特朗普曾宣称“股市会繁荣”,但现实是政策反复导致市场信任崩塌。美联储理事洛根警告,若关税推高通胀,可能迫使美联储重启加息,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力。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仅关税政策的短期影响就将导致美国家庭消费支出上涨2.3%,而2025年美国GDP增长率可能下降0.9%。这种由政策不确定性驱动的市场波动,实质上是将经济稳定置于政治博弈的赌局之中。

另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甫一出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即斥之为“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打击”,并宣布准备分阶段对美实施反制措施,包括对大豆、威士忌等价值260亿欧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然而,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荷兰贸易部长雷内特·克莱弗(Reinette Klever)主张优先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避免贸易战全面升级。

4月10日,局势出现转折。欧盟宣布将原定于4月15日的反制措施推迟90天,为谈判争取时间。这一决策被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称为“欧盟团结行动的成功”,并强调“特朗普的让步证明对话有效”。然而,欧盟的“以退为进”并非示弱,而是策略性调整:其反制清单中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加税,直击共和党票仓的农业州,意在通过国内政治压力迫使特朗普妥协。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意是重塑美国经济霸权,但其结果却是“引火烧身”。股市震荡暴露金融脆弱性,盟友反制加剧国际孤立,而普通民众成为通胀与失业的直接受害者。

信息来源:

0 阅读:0
尔曼聊娱乐

尔曼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