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出生于一个文学之家的举人,却屡次科举不中。尽管他完全可以接受现状,继承家业,过上安稳的生活,但他对功名的渴望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却始终一无所获。
有人会问,为何一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人会在科举中连连失利?是不是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在唐僖宗登基后不久的873年,朝廷大幅增加苛捐杂税。加之天灾频发,百姓生活艰难,纷纷揭竿而起。王仙芝,一个私盐贩子,也成了起义的领头人之一。黄巢听说王仙芝起兵后,二话没说就去加入了他。他带领着数千人马,很快在王仙芝的部队中成为一名重要将领。
在王仙芝和黄巢的领导下,起义军声势浩大,士气高昂。两人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久,起义军迅速壮大到数十万之众,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黄巢和王仙芝在是否接受朝廷的招安问题上产生了激烈分歧。王仙芝倾向于接受,而黄巢坚决反对。
两人因此争执不休,关系日趋紧张。黄巢对王仙芝放弃起义军的初衷感到失望,而王仙芝则对黄巢的固执感到沮丧。最终,两人发生激烈冲突,关系破裂。王仙芝带走了大部分部队,黄巢剩下的只有几万人。但黄巢并没有因此气馁,他继续带领部队四处攻击,一路连战连胜。他们先后攻占了洛阳和长安,迫使唐僖宗逃离。
这时,黄巢终于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齐政权。不同于其他起义军领袖,黄巢并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利益而起事。他真心想要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平等的新社会。
因此,当他掌权之后,他首先做的就是劫富济贫,这也使他赢得了普通百姓的广泛支持。但同时,这也让那些权贵和富户对他产生了强烈的敌意。
为了抵抗黄巢,唐僖宗开始大量封官拜将,承诺任何能赶走黄巢的人都可以成为节度使。这些藩镇立即组织了部队,对起义军发起了围攻。起初,起义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还能抵御唐军的进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和武器都开始短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而唐军则得到了权贵和富户的大量支持,供应充足。
黄巢作为领袖,内心郁结,他白天在宫中发呆,夜里无法入睡。起义失败的阴影已经笼罩了整个起义军。
最后,黄巢不得不带领残部撤离长安。当他们退到山东的虎狼谷时,黄巢已经意识到局势不可挽回,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他命令自己的外甥林言拿着自己的头颅去向唐军投降,以换取家族后代的生存。
黄巢死后,他的一些小妾被唐僖宗俘获,这些女子将要承受多少怨恨和痛苦。接到黄巢之死的消息后,唐僖宗已经安然返回长安的皇宫。此时,黄巢的几十名姬妾被俘,正等待他对她们命运的裁决。这些女子原本是朝中权贵的女儿,无辜受害,却成为唐僖宗泄愤的替罪羊。
这种做法让唐僖宗的形象大受影响。当初黄巢包围长安时,他正在举行马球比赛和官职任命,对战事毫不在意。唐僖宗因此一语激怒,直接下令将这些女子处死,并将她们的尸体悬挂在城楼上,以此向百姓展示反抗皇权的下场。
然而,这些女子本就是无辜的,唐僖宗在这场起义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连自己国家都保不住的皇帝,怎能贬低一个失败的起义军首领。唐僖宗此举是无能的狂怒。他将怨气撒在这些弱女子身上,这种行为不足取。他因此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急剧下滑,成为一个无能且卑鄙的君主。
命运的奇妙之处在于,黄巢未能完成的事业,最终被他麾下的一名大将朱温实现了。
令人惊讶的是,朱温曾经参加过围攻黄巢的战役。当黄巢被围困在洛阳时,朱温负责切断他的粮道。
两军对峙百日后,朱温欣赏黄巢的品格和抱负,主动开城门放走黄巢,这成了他们缘分的开始。后来,朱温投靠黄巢,成为其部下一名大将。黄巢死后,朱温继承了他的遗志。最终,在905年,朱温建立了后梁,取代了名存实亡的唐朝。
历史的轮回,报应显现。朝代更迭正是这样的道理。黄巢的理想最终通过他的弟子实现,也算是一种慰藉。人生就像大海,没有方向的船永远到不了彼岸。黄巢虽未能完成目标,但他点燃的火种在历史长河中继续闪耀。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
《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