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百年前的人民抗争腾飞
文/申里宁

在我们祖国黄海之滨的青岛市,有一座始建于1899年的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它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泰安路临近青岛的著名地标“栈桥”,由当年德占领时期的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大部分组成,具有德国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后经青岛市于1991年拆除重建,另于2006年12月再次改造。在两次大型拆建和改造后,即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其青岛站房的面积比原来还扩大了3倍,极大提升了车站的运输能力。当我们进出青岛火车站时,除了感受到了历史浓厚的氛围,还同时感受到了大海扑面而来的气息,使人们的旅途愉快而轻松豪爽。

在青岛市火车站的南端还同时设置了胶济铁路博物馆青岛馆,由青岛火车站钟楼改造而成,是一座反映胶济铁路诞生发展的专题性展馆。胶济铁路博物馆青岛馆与济南馆“一体两翼、首尾呼应”,形成了文化济铁研学旅行的新坐标。

当我们跨入胶济铁路博物馆青岛馆时,仿佛跨世纪的进入了历时空间,让我们以回眸的视角俯瞰100多年来胶济铁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展区由五个展厅组成,主题分别为:起点、联接、抗争、铸魂、腾飞。、

其中第一展区题为“起点”,1897年德国借“巨野教案”武力侵占胶州湾,德军全部占领青岛,开始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1899年开工修筑山东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胶济铁路,1904年6月全线通车,其也是二十世纪初饱含中国人民屈辱与抗争的见证之路。青岛火车站是胶济铁路的起点,也是青岛迈向现代化城市的新标志。
而在其他展区中还介绍到:从高密抗德阻路,到青岛日德战争,再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与胶济铁路密密相关。胶济铁路发展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主权的抗争史和奋斗史。胶济铁路工人队伍,是山东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中共一大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胶济铁路总工会开展罢工斗争,拉开青岛工人运动序幕,在五卅运动革命低潮期,胶济铁路成为工人运动新的策源地;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胶济铁路党组织领导工人阶级展开不屈不挠的抗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胶济铁路党组织成为铁路沿线革命斗争的中流砥柱。

以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岛市政府在对以往的历史浓厚氛围及红色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下大力气的,历任领导都勇于担当,为城市建设和挖掘历史殊荣而努力投入工作,为使我们的大青岛走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尽竭全力。在我们外出回到青岛时,一下青岛火车站就被温馨的车站高标准设施,以及毗邻的大海气息扑面而来而感到兴奋不已,不由得发自内心的说: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们也为生活在祖国地大物博的环境中,而由衷的感到自豪和幸福。

作者简介:
1957年9月出生于长春市,八路军和志愿军及38军后代,1972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师部参谋等,获得了雷锋生前所在军区沈阳军区某部学雷锋积极分子荣誉。
目前担任:青岛市书画艺术促进会法律顾问,八路军研究会员,志愿军研究会员,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讲师,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讲师,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联络员,青岛市数所小学校外辅导员,青岛市国防教育基地特约顾问,泰安市泰山军事博物馆特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