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遗体告别会上,张春桥的举动令人不解,邓颖超:我毫无准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朱思

编辑|浮生

1976年1月10号,在周恩来总理的遗体告别会上,张春桥径直走向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并拥抱了她。

当天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来了很多身份重要的政治人物,告别会全程都被摄像机录了下来,在电视上广为传播。

人们看到了这个拥抱,却不知道,与邓颖超的这一次拥抱,是张春桥精心设计的一场作秀,背后隐藏着他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

病魔上身,为国鞠躬尽瘁

1972年5月12日,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张佐良发现了他小便中的异常红细胞。张佐良敏锐地意识到,总理的身体恐怕出了问题,他立即将样本进一步送检。

一周后,周恩来被确诊了膀胱癌,而此时,他的身体还未出现明显异常。

1973年春节前夕,已经75岁的周恩来突然出现了血尿的症状,这是膀胱癌导致的伴发现象。在发现癌细胞的半年多时间里,周恩来一直推迟检查和治疗。

不仅如此,他还不顾病体,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负担,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

出现血尿后,医生嘱咐他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得尽快做电灼术。可惜术后效果并不理想,肿瘤很快复发了,血尿逐渐变得难以控制。

周恩来的面色总是苍白,略微发青,从办公室到会客厅的几步路,又或是洗脸刷牙等小幅度的动作,都会让他额头冒汗,心跳加速。

到1974年,周恩来的身体已经越来越糟。肿瘤在他的体内发展很快,不断地恶化,甚至造成了身体表皮的溃烂,这让他感到异常痛苦。

不仅如此,膀胱内的血块把尿道口堵得厉害。后来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回忆道,他常常会不自觉地晃动躯体,向两边扭腰、时不时在原地小跳,都是为了缓解不适,见者无不为他心痛动容。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没有一天放弃工作。

只要神智还能保持清醒,哪怕是在病床上,他也没耽误批阅各种文件,他身上的担子太重了。

妻子邓颖超不厌其烦地提醒他多喝水,目的是疏通膀胱,可是就连这样的小事他都无法办到。

在周恩来的日程表上,从早到晚排满了接待外宾、会见重要负责人等事项,一沾椅子就是半天,上厕所对他来说不仅是浪费时间,还被他视作一种不礼貌的外交表现。医生的嘱咐变成了奢望。

就这样,周恩来生命的烛光不断摇曳,一日比一日更弱。这换来的,是惨遭文化大革命洗劫的新中国马上要迎来曙光。

周恩来在病床上,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由谁来接替他的工作。国家的未来必须交到可靠之人手中,他才能安心。

正当其时,毛泽东转给周恩来一封信,信是邓小平写的。邓小平在信中批判了林彪等人,表示他愿意继续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

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一股久违的暖流不禁涌上周恩来心头,他胸腔震动,隐约感到明朗的前景就要到来。

他立马意识到,邓小平就是他等的那个人。泱泱七亿人口大国,需要一位新管家,而邓小平,就是那个理想的掌舵人。

意识到这一点后,周恩来开始着手为邓小平的复出清扫障碍,他先后在不同场合为邓小平造势,澄清邓小平是没有历史问题的,更重要的是他以前有过战功。

1973年初,周恩来向毛泽东提出建议,尽快恢复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毛泽东同意了。邓小平很快从江西新建县的拖拉机造船厂回到北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政治舞台。

1973年4月,柬埔寨国家元首携夫人访华,借此机会,周恩来支持邓小平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政府招待会,沉寂已久的邓小平终于公开亮相。

那天晚上,人民大会堂一楼宴会厅里灯火辉煌,正中间摆放着几十张标准的圆桌,鲜花和佳肴点缀其间,桌旁坐满了中外来宾。

7点整,周恩来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缓缓走入宴会厅,身后跟随着众多中方和友方领导人,这其中就有邓小平。

邓小平身穿合体的灰色中山装,神情自若,迈着自信而稳健的步伐走向座位。他从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走进了大众视野,一道道闪光灯亮起,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个曾被打成走资派的小个子男人。

这其中,有好奇的、惊叹的,也有气急败坏的、慌张恼怒的。后者,自然就是张春桥、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组的一干“大将”。

油尽灯枯,始终激浊扬清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周恩来拖着病体,为邓小平主持工作铺平道路。这对张春桥等反革命集团组织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因为这意味着,在他们冲向国家第一把交椅的路上,又多了一个手腕强硬、立场坚定的政治对手。

张春桥等人在总理主持的各项会议上,总是想尽办法从中作梗。

尤其是会议主题涉及到解放老干部时,张春桥就长篇大论、胡搅蛮缠,拉长会议时间。他以为周恩来身体会撑不住,可在原则问题上,总理从来都是寸步不让。

等到张春桥说累了、口干了、吵烦了,周恩来再站出来纠正他话语中的错漏,一锤定音,敲下结论。就这样,邓小平一步到位,没有太费周章就掌握了实权。

邓小平恢复职务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73年8月召开。

这次大会的政治报告由张春桥主持起草,原本计划是由周恩来出面宣读,但会前张春桥向毛主席请示,想要换成王洪文来宣读。张春桥借口说,总理身患重病,难以坚持读完报告。

毛泽东大手一挥,当即否决了这一提议。

在大会上,周恩来全程神态凝重,报告时表情严肃坚毅,不复往日笑脸,硬撑着坚持了半个上午。

周恩来知道,如果他倒下了,肯定是王洪文上位,这样一来,张春桥等人想将他边缘化的奸计就得逞了。

到了1975年12月,周恩来已经很少有大段的清醒时间了,大家都知道他恐怕时日无多。

在半睡半醒间,周恩来始终没有忘记心中的牵挂,见缝插针地敲打张春桥等人。他多么希望能在临终前,击退四人帮的进攻浪潮,粉碎他们的狼子野心。

12月7日深夜,他突然毫无征兆地昏迷了过去,值班警卫立即通知领导,留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都赶到了医院。

医生来到他的床前,经过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粘痰堵住了气管,导致他无法自主呼吸,医护人员马上采取措施为他吸痰。

紧急救治后周恩来很快苏醒过来,可谁都不确定,下一次抢救何时发生,他生命的烛火还能燃多久。

周恩来凝视着病房里的党内同志,看到张春桥、姚文元和江青就站在人群中。周恩来挣扎着起身,与大家一一握手,灰败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笑意。

张春桥是最后一个上前握手的,握完手还没等他退回去,周恩来就虚弱地向他挥手,叫他低下头来,仿佛有话要跟他讲。

张春桥俯身下去,听到周恩来缓缓地、不容置疑地对他说:“你和文元同志要好好帮助邓小平同志。”尽管心里不情愿,张春桥还是在众人面前拍胸脯保证:“总理,你放心!”

周恩来在这种场合说的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让张春桥承诺帮助邓小平,目的是表明他对邓小平的看重,让张春桥等人不要再给邓小平下绊子,否则就是让他死也不能放心。

其实类似的话他已不是第一次说了。

早在前一年10月份他正准备做第四次大手术,临进手术室时,他拉住邓小平的手,对身边一众政治局委员们高声地说:

“小平同志,你一年多的工作,证明你比我强得多!”他警告的眼神扫过张春桥等人,好像在说,若是他们继续为难邓小平,党和人民绝不会饶恕他们。

魂飞大地,血泪涓滴不遗

让人万分可惜的是,周恩来带着满满的不舍与遗憾,倒在了黎明前的最后一刻。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8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当天早上,邓颖超正在家里吃早饭。秘书赵炜接到医院的电话,来到餐桌前对邓颖超说:“医院说情况不太好。”

赵炜努力想要稳住声线,可邓颖超好像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她的脑袋嗡嗡作响。10分钟后,她们赶到305医院,一下汽车邓颖超立马奔向病房。一切都太晚了,这对革命伉俪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看到周恩来安详地躺在病床上,身上还插着各种管子,病房内响起一片哀伤的哭声,邓颖超难以抑制心头的悲痛,一下子扑倒在周恩来身上。

护士们担心邓颖超的身体,把她搀扶到休息室去。邓颖超稍稍平复了心情,对陆续赶来病房的李先念等人表示,丧事交给组织去办,她个人没有任何要求。

两天后,正是北京的严冬,空气中满是肃杀的气息,周恩来遗体告别会在北京医院举行。上午9点钟,中央政治局委员前来致哀和悼念。朱德、邓小平、叶剑英、聂荣臻等老将都来到了现场,张春桥、江青、王洪文、姚文元等人也不怀好意地出席了这次告别会。

人们依次走近周恩来的遗体,默哀片刻,绕灵床半圈,然后退出吊唁厅。轮到张春桥时,他鞠完躬却仍不离开,而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个场面。

其中内幕,邓颖超在几个月以后跟张佐良吐露了心声。

忙完周恩来的葬礼后,邓颖超请来当初照顾丈夫的医生和护士,感谢他们几年来的辛苦付出。闲谈时,张佐良提起了这件事。

对于张春桥和邓颖超拥抱、交谈的细节,其实身边人都有些好奇,只是之前怕引起邓颖超伤心,一直憋着没问。

邓颖超回忆起那天发生的事,“张春桥走过来时,我毫无准备。他伸出胳膊要和我拥抱,我不好当面拒绝。”

在邓颖超看来,张春桥实在是个跳梁小丑,他之所以虚情假意地和她拥抱,无非是为了给外界制造一种假象——他和总理的夫人拥抱,不明内情的人很容易误以为他与总理的关系非比寻常,从而给他夺权接班增加政治筹码。

接总理的班,他简直是痴心妄想!邓颖超迅速想到破解的法子,她将计就计,拉住张春桥寒暄起来。“去年12月,恩来让你和文元同志要好好帮助邓小平同志,你当时说让总理放心。”

言下之意是让张春桥不要忘记当时的承诺,这么一来,就将张春桥架到了帮助邓小平而不是取代周恩来的高度。

张春桥听完十分气恼,暗恨她哪壶不开提哪壶,匆匆地结束对话离开灵堂。就这样,张春桥的阴谋被邓颖超巧妙化解。

1976年10月6日,普通而又关键的一天,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对张春桥在内的四人帮采取隔离审查,彻底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及其手下的骨干分子。

那天早上,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让秘书转告政治局常委,晚上8点华国锋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毛选第五卷的出版事宜。

张春桥等人不疑有他,按照通知赴会,被华国锋和叶剑英带领的8341部队官兵一举按下。

被突击队员逮捕时,张春桥两只阴鸷的眼睛狠狠地盯着华国锋,面孔紧绷着,但他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只能接受摆布,等待后续的审判。

四人帮被捕后,无休止的党内斗争终于告一段落,过去的那些激进思想和群众运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民众们欣喜若狂,纷纷自发走上街头庆祝,他们为旧时代的结束而欢欣鼓舞,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充满希望。

这一切,周恩来没有看到。但是人们知道,没有他的努力和匡正,国家脱离混乱的过程将更加艰难曲折。

他活着时,将崇高理想和满腔热血全部献给党和人民。他死后,化作一缕忠魂,守护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华夏大地亿万民众心中!

参考文献:

《解密:不为人知,周恩来晚年五次大手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周恩来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周恩来传》,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0 阅读:18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