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评丨“极简主义”的《丁宝桢》,再次点亮历史传记剧

影视独舌 2023-11-04 10:50:05

近日,历史传记剧《丁宝桢》在央视八套黄金档迎来收官。

作为近年来荧屏上的稀缺剧种,《丁宝桢》甫一开播便收获了观众的关注。不仅开播周便在中国视听大数据榜单上挤进前三,播出中后段在酷云数据统计的全端播放量上,也连续占据榜首,并于最后两集达到了直播收视率破2。

这个播出成绩说明,尽管历史传记剧在网播热度和话题性上并不占优势,但观众对廉吏剧是有观看“刚需”的。尤其是像《丁宝桢》这样,扎实地表现人物生平际遇,聚焦地展现重大政事治理,深入地侧写民生事件的剧。

01

27集看下来,《丁宝桢》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极简”。

它没有为了追求新异和网感随便融入其他要素,而是照着最质朴的传记剧思维,紧跟着传主走。

时间上,《丁宝桢》聚焦主人公丁宝桢(马少骅 饰)从中年到晚年的人生轨迹。故事从他在山东巡抚任上开始讲起,一直拍到他在四川总督任的末期,前后时间跨度近二十年。

剧集情节顺序展开,金线串珠式地讲述了他除太监安德海(宇泽 饰),治理黄河水患,治理东省贪腐,建山东机器局,赴四川改革盐政,整饬当地吏治,修都江堰水利,兴办四川机器局等重大政事。这里表现的每一件都是事关一方民生的大事,丁宝桢都要逆流而上与多方势力周旋。《丁宝桢》采用了类似单元的结构,一段段地展开,拍得清晰明了。

空间上,《丁宝桢》则同样跟随人物的迁任,展现了多地的官风、民情与民俗。

在山东他要斗贪腐、练水师、治黄水,那是因为山东三面环海、黄河经省的地理情貌,也是因为彼时东省的不良吏风。丁宝桢领旨进京,待授新职。剧集便借此展现了京城的官场风气,细描了在恭亲王(王海地 饰)和西宫太后(马睿 饰)之间周旋的微妙,以及重臣恩承(侯天来 饰)在京一手遮天的势力。到了四川总督任上,丁宝桢先要制衡成都将军、剿灭山匪,后要修水利、办机器局,这也与四川常设驻防将军的镇守制,以及川地群山纵横、水利发达和蜀道难的实际情况相关。

剧中,丁宝桢训诫学生乔嵩汝(亓航 饰)时曾说“莫以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也是他的为官信条之一。《丁宝桢》所拍出的正是实事求是、心系百姓,每到一地总能因地制宜、造福桑梓的仕途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还巧妙地将丁宝桢擅烹饪的逸闻和他迁任的地理线路融合。因为是贵州出身,所以丁宝桢本爱做正宗的辣子鸡丁。到山东为官,他偶然将贵州辣酱换成山东黄酱,炒成了酱爆鸡丁。再到四川,他又在酱爆鸡丁基础上加辣,创出一道宫保鸡丁。

各地特色美食总与一方风土特产相关,丁宝桢每到一方为官总能就地取材研发新菜品,正是建立在对当地民风、民情足够了解的基础上。

当然,宫保鸡丁究竟是丁宝桢何时发明又何时推广的,在历史上并没有精确记载。《丁宝桢》遵循小事不拘的原则,将这则逸闻与丁宝桢的为官之路相融合,为塑造一个立体的廉吏形象,提供了帮助。

02

《丁宝桢》是一部标准的廉吏剧。

观众看廉吏,想看的是什么?最基础的,当然是青天为民做主,替民请命的情绪价值。但观众要的,又不仅仅是纸片人式的“青天”。他还得有基本的七情六欲,得有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螺旋上升,得有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动力源泉。这样的廉吏才让人信服,让人相信他能在官场的泥淖中逆势而上,周旋多方,有所作为。

《丁宝桢》在塑造传主时,便尤其注重层次和立体。

丁宝桢有着“做官为民为国”的基本准则。民为国之根本,只要是救民水火、于民有利的事,他可以冒着丢官的风险去担责施政。

比如,在山东巡抚任上,他为了治黄水,敢在朝廷拨款未到位的情况下,自筹钱粮开工修堤。为了除去敛财成性、为害朝纲的太监安德海,他也敢冒着抗旨的风险把他绑上断头台。

但他“为民为官”的处事之道并非无源之水,他之所以能坚持此道也并非仅靠书生意气。

“为民为官”往前追溯是丁家三代为官留下的祖训,落到丁宝桢自己的实践中,则是他认为能够在极端腐败、请托成风的晚清官场上,守一方净土,留得问心无愧的唯一方法。

想要为民办事,他也少不了与权奸斗法,和庸官、昏官打交道,这时他便要道义与手段兼具。

遇到能以理说之的,他会直言不讳。比如在查山东治黄水账目时,布政使文彬(关家辉 饰)主张得过且过,否则可能上牵下连、震动过大。丁宝桢则拍案而起,对他直言:“这种调和的处事之道,真的适用官场吗?为官一世真就是为了保全自己,为了平步青云?民呢,国呢?”

而面对前来拉拢自己,想要保安德海不死的权奸恩承,他就使出了佯装应允、实则拖延的法子。一方面托辞自己要去打点受害者家属,另一方面则给出对拉拢动心的暗示,最终用魔法打败魔法,让恩承扑了个空。

同时,廉吏还不能只是清廉为民,还得有经世之才、长远目光。《丁宝桢》在塑造传主时,便单用了近1/4的篇幅表现他在兴办洋务上的才能。

在山东和四川两地,他都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难境况下,创办了机器局。不仅要造弹药枪炮,还要在洋枪洋炮的基础上有所改进超越,技术、人才均不受制于人。有了这样的长远眼光,才能有后续山东机器局所制枪炮胜过德意志枪炮的情节,也才能有他任职四川后进一步推进洋务的续篇。

最后,在家庭生活中,丁宝桢也是鲜活之人。

廉洁官吏与清朗家风总相伴相生,《丁宝桢》中写家庭生活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却都写在要害处。它拍丁宝桢与结发妻子相濡以沫,对长子丁体常(张瑞成 饰)言传身教,对下属爱之如子、体恤有加,爱下厨与家人相聚拒绝应酬……

这是将历史人物还原到日常里的做法,也是丁宝桢所言“莫以百姓欺,自己也是百姓”的生活体现。

03

《丁宝桢》用镜头紧盯传主,不搞旁枝斜蔓分神,也不做动作武侠化的戏说,自然对饰演丁宝桢的演员提出了高要求。

马少骅与传主丁宝桢同为贵州人,对这个在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情感深厚。在此之前,马少骅饰演的人物中,平民百姓与革命先贤占去了一大半,古装剧作品也有过,但如此戏份吃重的历史传记剧,《丁宝桢》是第一次。

因为历史正剧的调子打底再加上有原型人物,丁宝桢这个人物的发挥空间不算大。不过,马少骅把握住了几个情绪浓度极高的段落,用充沛的情感张力,让这个人物得以触达观众。同时,在几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重头对谈较量中,他又有着相当细节的表演设计,让人想要来回咂摸。

比如,丁宝桢去四川赴任,山东父老乡亲前来相送的戏份,便是高情绪浓度段落的代表。

马少骅演出了那种“百感从中来,将分故人手”的痛感。丁宝桢是为官为民不求回报的人,他从内心认定自己所做之事只是父母官的分内之事。所以,当看到父老乡亲自发相送,为他装上故土一份的时候,他自觉愧对也以此为激励。马少骅把这种情绪外化成涕泗俱下的情绪释放,也与丁宝桢此时刚从京城归来,仕途遭遇明升暗降的心绪暗合。

而丁宝桢在为布政使文彬洗冤前,特意为他送饭的一场戏,马少骅则用一些有意味的细节,演出了他如何凭守正不阿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同僚。

他先从食盒里,拿出了几道精心做的小菜,安慰文彬这绝不是断头饭。当文彬向他悔诉说,当初在衙门里也曾阳奉阴违,心中懊悔不已时,接下来的台词,马少骅特意留了几个断句气口:“以后……多想想……如何……报答我。”这一句话下来,不到最后几个字,文彬和观众都吃不到定心丸。几个巧妙的断句,便让文彬悬着的心在狂喜前又延宕了几分。马少骅台词节奏把握精准,不言自喻。

当然,在廉吏丁宝桢之外,《丁宝桢》还塑造了相当丰富的晚清官员群像。

这其中有老谋深算的权奸,有贪得无厌的昏官,也有只求自保的庸官。值得一提的是,《丁宝桢》还塑造了一些只有在晚清官场上才有的特殊官员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受西太后委托监督丁宝桢开办山东机器局的技术官员徐建寅(杨卓蒙 饰)。他本领过硬、实事求是,同时又思想单纯、行事单线条,他与其他一心只求功名利禄的晚清保守官僚形成鲜明对比,是难得的一股清流。

而与丁宝桢有接续之缘的学生乔嵩汝,则演绎了一个贡生初入仕途后的迷失和最终痛定思痛的复归。类似的技术官员和年轻官员形象,在同类历史剧中并不常见,《丁宝桢》为历史正剧的人物走廊,又留下了几个新鲜人物形象。

近年来,历史传记剧陷入创作和播出低潮,《丁宝桢》是今年以来唯一一部台播的传记剧。他的良好反馈说明,此类作品并不缺观众基础。只要能做到真正的以人带史,哪怕是照着最质朴的传记剧思维拍,这种极简也能打动人心。

【文/铁皮小鼓】

0 阅读:407
评论列表
  • 2023-11-04 14:04

    山东机器局,至今仍是我国兵工企业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