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资,圣君之担:清朝嘉庆皇帝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受害者

东冰看体育 2023-01-16 20:54:07

爱新觉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年号嘉庆,庙号仁宗,1796继位,1820去世,执政25年,上承“康乾盛世”,下启“嘉道中衰”,被很多人认为是清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之一。

▲嘉庆皇帝历史画像

嘉庆皇帝的皇位来的有点“幸运”,因为乾隆皇帝最开始是以“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立永琏为皇太子,结果此人9岁便去世了;而后又立永琮为太子,然而此人寿命更短,年仅2岁便夭折了;最后没办法了,才在众多庶子中立颙琰为太子。所以嘉庆皇帝的上位颇有点“瘸子里面拔将军”的感觉。

乾隆三十八年,13岁的颙琰被秘密立为皇太子,并于22年后正式宣告天下,又过了1年,乾隆举办禅位大典,颙琰正式登基,这一年,他已经36岁。然而,乾隆皇位虽然举行了禅位大典,但仍然以训政的名义把持朝政近4年时间。

▲乾隆皇帝历史画像

嘉庆皇帝在这不到4年的时间内,初步见识到当皇帝的艰辛与不易,在个人情感上,他的第一个皇后喜塔腊氏,在被册封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直到四年后才另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在政务上,接连发生了白莲教教徒暴动、贵州苗夷王囊仙作乱、江西西宁州有教匪作乱,好在康乾盛世余温犹在,这些起义很快就被镇压。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正式开始亲政。而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处决了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完成这件大事之后,嘉庆皇帝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治理大清王国,具体可以用五个词语来形容,即:“勤于政事”、“整顿官吏”、“镇压叛乱”、“闭关锁国”、“轻徭薄税”。

▲和珅影视剧照

关于“勤于政事”:嘉庆皇帝自亲政的那一天起,就好像是一个上满了发条的机器,几乎是投入了全部精力来处理国事,就连自己最爱的戏曲也放下了。比如说,嘉庆十三年,一个新皇孙出世,大臣考虑他正处于喜悦之中,呈送奏折的时间就慢了一点,结果遭到他的严厉训斥。要知道此时嘉庆皇帝已经亲政十年,对处理政事还能保持如此高的要求,着实不容易。

▲嘉庆皇帝影视剧照

关于“整顿官吏”:自处分了和珅开始,嘉庆皇帝就始终没有放弃对官吏的整顿,其中对贪官的打击力度尤其大,嘉庆五年他就明确的指出,“整饬吏治,以清廉为本”,“贪墨之风,首当严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于嘉庆五年处死了漕运总督富纲、于嘉庆十一年革职了河东河道总督,同年查处直隶司书王丽南侵吞帑银大案,贪污万两以上的皆被斩首。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改变乾隆时期形成的奢靡之风,他“身先节俭,崇奖清廉”,“诏罢贡献,黜奢崇俭”,甚至在龙袍上打了补丁。五十大寿禁止民间演戏庆贺,六十大寿又禁止给他送金珠玉器,这点与乾隆皇帝有着鲜明的对比。

▲乾隆皇帝影视剧照

关于“镇压叛乱”:嘉庆皇帝对外战争不多,主要的军事活动都是镇压叛乱,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清政府耗费军费达到2万两;东南匪乱也持续了超过十五年,才算是勉强镇压;天理教起义更是在太监的策应下,直接杀入了皇宫,嘉庆皇帝自感颜面大失,不得不下罪己诏。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起义基本就没有断过,毫不夸张的说,嘉庆执政25年,始终就没有摆脱过起义暴乱的干扰。

关于“闭关锁国”:虽然不能说嘉庆皇帝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始作俑者,但是他确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康乾时期”好歹对外国传教士还是抱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尤其是康熙皇帝对西方科学十分感兴趣。然而,嘉庆皇帝则是十分彻底的排外,比如说,嘉庆二十一年,英国派使者访问清朝,嘉庆皇帝一言不合就下令驱逐使团,拒收“贡品”、国书,这种盲目自大的传统观念,让清朝失去了一次融入世界的机会

▲清朝外国传教士画像

关于“轻徭薄税”:嘉庆亲政以后,几乎年年都免除灾区钱粮,六十大寿那年更是普免全国积欠钱粮,而且为了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他不断下令深耕细作,鼓励农民种植一些高产农作物。不过,在雍正皇帝摊丁入亩政策的刺激下,清朝的人口激增,这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嘉庆皇帝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政绩,逼退了英国的侵犯、严禁鸦片流入、整顿八旗子弟、以“三跪九叩”礼参拜孔子等等。然而这些政绩并没有阻止,甚至是减缓清朝衰落的势头,因为嘉庆皇帝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

比如说,他思想陈旧,缺乏革新精神。嘉庆皇帝的核心思想是“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说白了就是祖宗干啥他就干啥,祖宗怎么干他就怎么干,完全不考虑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旧药”真的很难治“新病”。

比如说,他闭关锁国,缺乏包容精神。嘉庆时期正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诸国也有意与清朝这个东方大国建立联系,互通商业。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几次试探,都被嘉庆皇帝给否决了,虽然这有防止西方入侵清朝的考虑,但更多是还“天朝上国”的思想在作祟。

综合来说,嘉庆皇帝是想当个好皇帝的,为此也进行了很多努力,但是整体来说,他所采取的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尝试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因此成效十分有限,并不足以挑起风雨飘摇的清朝大担。如果将其放到和平时期,说不定能够做一个不错的天平天子,但可惜此时的清朝需要的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圣君来力挽狂潮,而显然嘉庆皇帝的资质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最后给出《清史稿》对嘉庆皇帝的评价:

仁宗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诏令数下,谆切求言;而吁咈之风,未遽睹焉,是可嘅已。

史料来源:《清史稿》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5
东冰看体育

东冰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