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走后的英国王室,还能撑多久?

以丹聊历史 2025-02-04 14:58:36

长久以来,她的存在让许多人,尤其是英国人,产生了她会一直守护国家的错觉。

她就是超长“待机”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她的与世长辞令很多人一时难以接受。这位生于1926年,历经诸多重大事件的女王,对这个时代意义非凡。

女王在位:力挽狂澜与时代变迁

1952年,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在肯尼亚继位,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她成为全球最知名且实际财富最多的女性之一。当时,尽管英国局势比2022年要好,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战后物资极度匮乏,对外还要维持庞大的帝国统治,战争的余波尚未消散,寒冷又席卷全国。

1947年,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与菲利普亲王的婚礼,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紧张氛围。帝国各领地向本土输送了几百吨食物,伊丽莎白细心地将食品分类,分发给寡妇和老年人,展现出亲民的一面。

1953年,女王加冕。深陷困境的英国民众纷纷通过电视机和收音机,观看、收听这一盛典,喜悦和希望传遍全国。电视全程转播,为大家塑造了一个开明、现代的女王形象。丘吉尔精心策划的加冕仪式成效显著。伊丽莎白乘坐装饰华丽的黄金马车从西敏寺驶出,检阅皇家海军,并在温莎城堡举办盛大宴会。

1953年,女王加冕

绚丽的焰火照亮夜空,仿佛昭示着帝国的璀璨未来。尽管当时伦敦的工人们还住在破旧阴冷的房子里,每餐饮食都需精打细算,但一想到女王盛大的加冕仪式,他们便会骄傲地挺起胸膛。这次加冕礼确实提振了英国全国的士气,然而,这剂“强心针”仅维持了三年,因为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了。

在这次危机中,埃及的纳塞尔大获全胜,英法颜面尽失。英国为此行动花费3亿英镑,却一无所获。对女王而言,苏伊士运河危机只是英国一系列危机的开端。在1984年文莱独立前,几乎每年都有英国殖民地宣告独立。

女王虽沮丧却也无奈,除了尽力维持各国留在英联邦内,并尊自己为国家元首外,能做的着实有限。就如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在非洲所说,改革之风已吹遍大陆,这并非英国和女王能够独自扭转。而这股变革之风,不仅影响着女王的国家,还吹进了女王的家庭。

苏伊士运河危机

王室风波:形象受损与信任危机

100年前,王室生活对公众完全保密,英国政府严格管控报业。像爱德华八世与辛普森夫人的绯闻,英国民众起初并不知晓,后来因美国报业的冲击,英国媒体才不得不披露。也从那时起,英国记者开始不择手段地挖掘王室秘闻。这种行为对君主制造成了巨大伤害,因为英国王室和贵族的私生活根本经不起爆料。他们中有些人的行为实在难以让人相信有所谓的“贵族精神”和“绅士风度”。

比如菲利普亲王的好友大卫・米尔恩,他出身侯爵世家,属于蒙巴顿家族。此人表面宣称自己是蝴蝶收藏爱好者,还精心编制收藏目录,实则热爱收藏色情书籍和画册,甚至针对所谓“蝴蝶玩具”编写使用指南。他制作的这些物品极为考究,均采用高级纸张,工艺精细。

米尔恩艺术

女王妹夫托尼・阿姆斯特朗・琼斯也是典型代表。往好里说,他是个才华横溢的摄影师,在当时引领潮流。但他长期与弗莱夫妇保持特殊的三人关系,以至于弗莱先生的女儿,生父实际上是托尼。他的风流韵事数不胜数,最离谱的是,他能在几个身份间无缝切换,连女王妹妹玛格丽特公主起初都被蒙在鼓里。

而号称“最美公主”,作为电影《罗马假日》中公主原型的玛格丽特,也没少让女王操心。她平日里烟不离手,婚姻上也颇为坎坷,爱上已婚男人,结婚又离婚,绯闻不断,养活了众多小报编辑和狗仔。甚至还有吸食大麻的传闻。

玛格丽特

女王最爱的孩子、查尔斯最讨厌的兄弟安德鲁王子,更是问题严重。先说说好的方面,安德鲁王子在马岛战争中担任直升机副驾驶,执行了不少危险作战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也让指挥官头疼不已。在个人道德层面,他劣迹斑斑,被称为“好色的安迪”。他与臭名昭著的爱泼斯坦交往密切,据说爱泼斯坦还视他为“脑残”。此外,安德鲁还面临大量女孩的指控。

相比之下,安妮公主相对较好。她作为菲利普亲王的“小棉袄”,精通贵族运动,还参加过奥运会马术比赛。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安妮公主的女儿扎拉・菲利普斯在伦敦奥运会马术比赛中获得亚军。

安德鲁王子

但对于王室来说,这类指控的杀伤力巨大。像米尔恩和托尼或许还能说关系稍远,但安德鲁王子作为女王直系亲属被指控,可不是小事。爱德华八世的婚姻和退位,就极大地打击了王室形象和稳定性。虽然后来他追求真爱、冲破世俗的人设挽回了一些人气,但要命的是,之后几年他与纳粹交往密切,甚至传闻与德国人达成卖国协议,想当“英版汪精卫”。为了弥补这个大坑,丘吉尔专门下令,要求英国公务员从德国档案中销毁一切相关蛛丝马迹,以维护王室形象。

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尤其是在不列颠空战期间,保持了英国的风度和坚守,没有逃亡加拿大,并成功带领国家挺过二战,赢得全国人民的赞誉。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君主制越发不满,王室的奢侈浪费和品行不端更是刺痛了英国人的神经。

查尔斯继位:挑战重重与未来展望

安德鲁事件后,查尔斯深知需严肃处理。但很多人认为查尔斯根本不适合当国王。

查理三世登基时已73岁高龄,年事已高,能否妥善处理政务都成问题。他严重脱离群众,宛如生活在19世纪的精致贵族。受蒙巴顿影响,他对穿搭和生活的极致要求超乎想象,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奢侈生活,幻想置身于心中的“小英格兰”。

查理三世

性格上,他被认为较为软弱。童年时,负责教导他的菲利普亲王认为他性格懦弱,将他送到自己的母校,期望通过斯巴达式教育把他培养成真正的男人。但查尔斯的苏格兰学习生涯堪称灾难,同学们对欺负未来国王的诱惑难以抵挡,他几乎经历了所有霸凌。这样的童年经历,让他在英国人心中很难与“强悍”挂钩。

此外,查理三世还喜欢发表尖锐的政治观点。比如北约进攻南联盟时,他一直追问为何不派出地面部队,这让唐宁街10号的官员们头疼不已,只能不断解释其中缘由。当然,查理三世也有诸多优点,他多才多艺、为人谦和温柔、据说很好相处、爱好广泛,身为威尔士亲王,还能熟练掌握威尔士语。若在几个世纪前,他或许能成为不错的君主。但在如今这个时代,英国半数以上年轻人不支持君主制,君主制乃至英联邦都靠女王个人魅力维持,查理三世的前景不容乐观。

过去70年,女王和英国王室主要人物致力于让民众喜爱王室,女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她基本不出错,不过度表达意见,不与政府政策产生大规模冲突,还尽可能亲民。菲利普亲王对时局保持着高度警惕。虽然他可能被指是“渣男”“海王”,还喋喋不休,但不可否认,他对时局的深刻认知远超许多王室成员。

菲利普亲王与伊丽莎白女王

他小时候,家人因政变逃离希腊,他经历过战争和巨变,目睹无数王冠陨落。例如,20世纪60-70年代担任英国首相的哈罗德・威尔逊,当时很多英国人怀疑他被克格勃特工策反,菲利普亲王对此深信不疑。这种怀疑有一定依据,威尔逊是工党领袖,多次到访苏联,对苏联有好感。尽管最后证明他可能并非苏联间谍,但菲利普亲王的态度代表了整个英国王室的担忧。

戴妃之殇:王室形象的重创

戴安娜的出现,曾让王室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第二春”。

经过包装的戴安娜符合大众对公主的一切期待:颜值出众、满足大家对完美爱情的想象、接地气、号称“慈善天使”,对弱势群体关怀备至,还热爱时尚,在这方面秒杀当时的各路流量明星和网红,几乎踩到了英国主流民众的所有喜好点。她迅速火遍全球,在访问西澳大利亚时,人气高到连女王都心生嫉妒。

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和查尔斯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问题。两人年龄差距较大,查尔斯生于1948年,戴安娜生于1961年,相差13岁。结婚时戴安娜年仅20岁,心智尚未成熟,难以满足王室复杂的人设要求,且查尔斯的生活要求相对现代人而言极为古怪。

从经历上看,查尔斯毕业于剑桥,而戴安娜高中都未毕业。查尔斯喜爱马球等户外运动,戴安娜却不热衷;查尔斯喜欢歌剧,讨厌流行音乐,觉得毫无内涵,戴安娜则恰恰相反。尽管如此,作为政治人物的查尔斯本不应轻易撕裂这段婚姻,况且婚姻初期菲利普亲王也曾警告过他。而且戴安娜能给查尔斯带来重要的人气和民众支持。

查尔斯与戴安娜

但查尔斯后来的做法并不明智。实际上,戴安娜本身也不被英国王室喜爱,她爱出风头、热度高、深受民众爱戴,这反而招致查尔斯乃至整个温莎家族的无形排斥。不仅戴安娜,撒切尔夫人也曾觉得难以融入英国王室。她前往巴尔莫勒尔城堡拜访女王时,就感觉自己与那里格格不入。

这座城堡对女王意义非凡,女王的母亲是苏格兰人,她度假时常选择苏格兰,尤其是巴尔莫勒尔城堡,对她来说这是最放松的地方。对于热爱赛马的女王而言,美国肯塔基州的马场或许也是能让她放松的地方。

戴安娜初次来到巴尔莫勒尔城堡时,曾受到好评。她与查尔斯之前的分歧并非王室最终对她不满的根本原因。最关键的是,戴安娜在与查尔斯婚姻破裂后,出轨并闹得满城风雨,还频繁上电视、写书,爆料王室生活。这是女王和菲利普亲王无法容忍的。最终,戴安娜遭遇悲剧,官方称是车祸,但几十年来,无数流言将幕后黑手指向英国王室,尤其是菲利普亲王和查尔斯。

戴安娜之死

戴安娜之死让英国王室更加重视公关和亲民形象,但这对查尔斯来说却十分难受。在这场危机中,查尔斯未能展现出强大的应对能力,令女王失望,也引发民众厌恶,王室形象严重受损,以至于时至今日,推特上仍满是同情戴安娜的梗图。

相比之下,查尔斯的儿子威廉似乎更有希望。他没有负面新闻,据说为人谨慎稳重,在民调和一些声音中,不少英国人支持查尔斯登基“刷个成就”后,尽快传位给威廉。毕竟威廉有戴安娜这个深受英国人喜爱的母亲,大众对他的遭遇和童年抱有同情。而且在威廉与凯特王妃的婚姻上,英国王室吸取教训,选择了一位平民出身、接地气且不惹麻烦的女子。虽然效果不如戴安娜那般轰动,但也还不错。

年轻时的威廉王子

王室新忧:哈里与梅根的风波

很多人说女王是英国最后的维系者,是曾经辉煌的最后代表。这些年,女王尽力维系着这个家,然而她最后的时光并不开心。继安德鲁之后,哈里也让女王操心不已。

哈里迎娶了美国18线女星梅根,此后梅根爆料不断,美国民众热烈关注,这边也传出梅根粗暴对待佣人的消息作为反击。女王想见重孙女莉莉贝特,哈里夫妇称没时间,可随后梅根就用刚学的荷兰语向荷兰民众表达对荷兰之行的期待,这让女王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过,梅根和哈里在敛财方面与查理三世一样精明。查理三世曾推出公爵原味的柿饼品牌疯狂捞钱,哈里夫妇则有样学样,搞了个“皇家苏塞克斯”。身为明星的梅根深知如何利用流量变现。伤心之余,女王又遭遇新冠疫情,配偶菲利普亲王的离世更是对她的沉重打击。

梅根和哈里

查理三世和威廉恐怕无暇悲伤。毫不夸张地说,联合王国目前处境极为严峻,废除君主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一大堆国家准备退出英联邦。北爱尔兰局势紧张,新芬党影响力渐大;苏格兰也在筹备明年的公投。国内经济恶化,通货膨胀严重。我们只能希望查理三世不要重蹈查理一世的覆辙,能给女王的王国子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本来源@小牧phenix的视频内容】

1 阅读:191
以丹聊历史

以丹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