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苏联是第一个宣布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并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空前友好的阶段。
冷战初期,我国几乎是奉行“一边倒”的政策,完完全全站在“老大哥”这边。
1957年,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候,曾经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树矮,苏联树高”,还称呼赫鲁晓夫为“班长”。
可以说,此时两国之间甜蜜得犹如新婚夫妇,然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幻莫测,就在毛泽东访苏一年后,中苏之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裂痕,并且迅速从“蜜月期”走向了“冷冻期”。
这一变化,对两个大国,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造成了深刻影响。
从携手割席分坐纵观中苏关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958年裂痕初现。
毛泽东曾说:中苏闹翻实际上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这句话精准概括了矛盾的由来。
1958年,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严重冲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
这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
当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写信给彭德怀,希望双方共同投资1.1亿卢布,在中国南方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电台,使用时间双方各占一半。
彭德怀同意了,但提出由中国自行建设。
随后,双方多次洽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长波电台”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当年7月,赫鲁晓夫提出“希望同中国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但是要以苏联海军使用中国港口作为交换。
高瞻远瞩的毛泽东看穿了苏联的用意,很不高兴,直接予以拒绝,并痛斥苏联打着“合营”的名义索要“租借权”。
此后,赫鲁晓夫秘密访华,但仍无法缓和双方僵局。他和毛泽东的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1958年,赫鲁晓夫再次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为西伯利亚的伐木工程提供劳力,这让毛主席深感不快。
他直言道:赫鲁晓夫同志,你知道多年来都说中国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失业问题严重,因此是廉价劳力的来源。但你要知道,在中国,我们认为这是污辱。你这个建议让我们很难办。如果我们接受你们的建议,别人……就会认为苏联对中国的看法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看法是一样的。
很显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方面,毛泽东是寸步不让的。
1959年矛盾升级。
国庆节前夕,赫鲁晓夫抵达北京。
他刚到北京,就在中南海颐年堂和中国领导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赫鲁晓夫要求中国服从苏联外交的需要,在台湾、印度等问题上相应地实行“缓和”政策,对美国和印度都不能强调斗争。
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毛泽东当然不买账,严厉批评苏联的妥协政策。
赫鲁晓夫恼羞成怒,直接用难听的语言讽刺中共领导是“好斗的公鸡”。
1960年正式决裂。
1月31日,苏联大使把赫鲁晓夫的一封信转交给毛泽东。信中称,苏联打算单方面裁减120万军队,要中国配合苏联。
对此,中国并没有如苏联所愿。
赫鲁晓夫恼羞成怒,攻击中国不配合他对美国的“缓和”政策。
更令人气愤的是,赫鲁晓夫还到处做东欧国家的工作,对毛泽东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煽风点火怂恿东欧国家一致“对付中国”。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意识到问题日趋严重,但是并不想和苏联直接撕破脸,因此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
但出乎意料的是,赫鲁晓夫并不打算就此作罢,而是直接把战火越烧越猛。
7月16日,苏联不顾中国政府一再挽留,召回在华全部专家,并撕毁了全部援华合同。
至9月底,1390名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全部返回了苏联;343个专家合同被取消,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终止。
对正处在困难时期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1960年后大军压境。
时间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矛盾逐渐激化,长达十余年的冲突终于被摆上了台面。
苏联在中国伊宁、塔城等地区进行颠覆、策动暴乱,煽动大量边民越过边境线,两国国家关系的恶化愈益严重。
1966年,中共中央决定,不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两党关系就此中断,之后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
到1968年为止,苏联军队已在新疆--蒙古--东北一线部署了大量地面部队,上千架战机与中程导弹直指中国境内。
1969年3月,中苏历史上最严重的边境冲突终于发生了:苏联军队在边境巡逻时常越线,甚至枪杀我国边民,我国军队被迫开枪自卫。
双方之间的冲突从口角之争上升为冷兵器,再升级为热兵器冲突,珍宝岛战役由此爆发。
从前同气连枝的盟友,终于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局面。
为何走向决裂?对于中苏关系的演变历史,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曾经同穿一条裤子的两个好兄弟,是怎么演变成翻脸不认人的仇人的?为什么苏联和中国会从亲密无间发展成貌合神离,以至于最后分道扬镳?
这背后,有复杂的历史、政治原因。
第一,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感情。
这也是中苏关系破裂的直接原因。
其实纵观中苏交往的整个历史,大国沙文主义并非是从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开始的。
早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就有或多或少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
他们在处理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平等原则,以“老大”的名义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双方都能以大局为重,把矛盾控制在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程度之内。
可是赫鲁晓夫上台后,情势急转直下。
在他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的初期,由于国内的地位不甚稳固,还能基本做到尊重中国利益,寻求中国支持。
然而,赫鲁晓夫在国内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故态复萌,将对待东欧国家的那一套强权模式照搬到了中国。
发生在1958年的“长波电台”和“联合潜艇舰队”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特别是在60年代初期,随着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不断加大,苏联更是变本加厉,企图控制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的确需要苏联的援助。
但是中国人穷志不短,面对干涉内政的行为,我国领导人只有一个回应——坚决抵抗。
毛主席一直有十分强烈的民心自尊心,对依附苏联的行为异常反感,坚决要建立独立自主的新政权。
他曾激动地说:不管口头上怎么称作兄弟党,事实上一个党竟可以凌驾于其他党,形成老子党与儿子党的局面,破坏了兄弟之间的正常关系。
很显然,苏联以“老子党”自居,到处指手画脚的高傲态度,和毛主席独立自主原则存在根本矛盾,这也决定了这对同盟脆弱的命运。
事实证明,正是这种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加剧了中苏关系的恶化,并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破裂。
第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领导权的竞争,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但思想是死的,人是活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
由于形势的发展,新的情况不断地出现,中苏难免会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系列分歧。
早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种分歧就已咋露头角。
例如苏联主张以攻打大城市为重点,而中国则开辟了一条以农村为重点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再例如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主张建立更加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强调更加分散的农村经济。
双方都认为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都觉得自己应该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种意识方面的分歧开始显山露水。
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出于政治需要,批判斯大林犯下了搞个人崇拜、滥用权力、破坏民主和法制等严重错误。
但中共却认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有失偏颇,没有对斯大林进行客观评价。
毛泽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斯大林“功大于过”,对他“要具体分析、全面分析”。
两党在如何评价和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双方互不退让,赫鲁晓夫到后面甚至叫嚣: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北京去,供你们欣赏。
如果说评价斯大林只是局部问题的话,那么到后来,两党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形成了尖锐对立。
例如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的关系、帝国主义的本性、战争与和平问题、民族解放运动问题、南斯拉夫问题等等。
双方都强调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对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敌人、叛徒。
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一再升级,两边都把争论上升到原则性高度,互扣“帽子”,最后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到最后甚至发展成了对对方国家领导人进行人身攻击,号召对方的人民站起来推翻自己的领导人。
这些行为,意味着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已经不可调和,最终也成了双方关系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滚滚向前中苏同盟的解体,对于中国、苏联乃至世界政治的发展都发生了重大影响。
原先同盟的存在,决定了美国远东战略的走向,从而使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而后来同盟关系的破裂,导致了中美关系趋向缓和,中国实际上退出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舞台。
苏联为了警惕中国,不得不分散力量,在新疆附近大量增兵。
1961年时,苏联在新疆只有12个不满员的师和两百架飞机。到了1968年,已经迅速增加到了25个师、1200架飞机、和200枚导弹。
这种暴兵模式,让本已不堪重负的苏联国内经济雪上加霜,大大削弱了自身对抗美国和控制东欧的能力。
而我国为了应对苏联的入侵,也进行了紧急的军队动员,要求全国做出备战反应。
200万人民解放军被部署在了中苏边境,全国各地都响起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各地人民开始了备战备荒,准备打持久战的运动。
这种针尖对麦芒的紧张状态一直持续了十余年。
在这段日子里,战争的乌云一直笼罩在中苏两国人民的头上,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的风云突变。
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与阿富汗的军事失利,使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一落千丈,中美建交对走下坡路的苏联而言更是一大打击。
今非昔比,苏联不得不重新考虑和中国的外交关系。
勃列日涅夫逝世后,我国派遣外交部长黄华带队前往莫斯科悼念勃列日涅夫,苏联也给予了代表团高规格的接待。
这一次出访,奠定了中苏关系修复的基石,双方关系逐渐回到了正轨,不再是二十年前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状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苏重修旧好并没有改变苏联的最终命运。
八十年代末的苏联早已积重难返:国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各加盟国纷纷要求独立;国内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1991年12月25日,那个叱咤风云的红色帝国轰然倒塌,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逝去的篇章。
深度不够,称不上好文!
东拼西凑的抄袭那些明面上的东西,毫无营养。
深度不够。都八十年代了,苏联想改善对华关系,还在支持小越!阿富汗又是啥时候退出的。轰然倒塌,看着突然,实际是必然。
说白了,我们中国也是一个大国,我们有自己广阔的疆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而两个大国直接接壤的结果其实很明显,
苏联幸好完蛋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假如世界上没有美国,估计苏联会把中国变成它的附属国,假如当年美国同意俄罗斯加入了北约,估计中国比乌克兰更惨,强盗近邻和强盗远邻谁的危险大?
不全面客观。俄罗斯文件都解密了
最基本的还是最简单的,就是一山难容二虎,分析来分析去,苏联和中国有一个是小国,那肯定不会这样。分析的各种历史事件,只不过是必然结果的偶然过程,这个结果是必然的,过程换个情况是会有偶然的不同的。
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一直沿续至今,这也是其它国家与俄国合不来甚至成为敌人的主要原因。
苏联这是在找死
咋说呢,苏联希望中国加入它那套体系,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但是我国不乐意,坚持军事自主,工业体系完整。这导致我国前期发展出现一定困难,过得还没朝鲜好,但是苏联倒了,我们受到影响也小。
两个朋友分手決裂,原来全是因为对方的错。
苏俄是最不讲信用的国家,他必然灭亡。
德国总理曾说过,为了价值观站在一起的国家,会最终战胜为了各自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国家。
深度个毛线 东欧聚变 中越战争都不说一下
赫鲁晓夫一个蠢货,跟中国深入贸易合作不香么?
去看看沈志华的书或者讲座吧,差的太远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和盆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苏交恶让老美松了一口气
政治不成熟,看看美国控制欧洲的手段。苏联差太远了
苏联想控制中国没有成功,而美国成功控制了英法德日意韩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国与国之间,宁愿要一个不那么强大的敌人也不愿要一个强大的朋友,
现在的美国对北约其它国家,何尝不是大国沙文主义呢?
别人给你帮助你,你以为天经地义,肯定关系好不常
倒了好,不然我国发展就没有这么快
东抄西凑毫无新意!而且文中内容已被史实推翻!劝小编多读点书,而且也不要在历史面前动不动就用真相二字!
真正根源在于:1956年的"布拉格之春"!苏联向对后来阿富汗一样,直接出兵颠覆了匈牙利政权!这还是兄弟党派……😂
正话反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相自在不言中!
苏联想把中国联进他们的阵营当小弟,像白俄罗斯,乌克兰等附庸国
苏联对中国一直是拉拢态度,中国恢复联合国,苏联和华约都投赞成票。中国的歼七轰六运七运八在当时都是先进的东西,都是苏联无偿提供技术我们仿制的。现在一群美粉恶意挑拨。
中苏决裂是双输!
来龙去脉只谈到一部分
说了半天,根本没有触及事情的本质!
你咋说咋是,我看看就是。
此一时彼一时
水平一般
农业变半工业
好文个屁,关键的太多没说了。
中国独立自主是对的。苏联在前,中国在后,有些事可慢点讲,明码标价
九论
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兄弟亲,帐算清
深度不够
文章大体说的很对,就是这几个原因,赫鲁晓夫也没有想到双方关系断崖式下跌如此之快。
诛杀亲苏功臣!引发苏联不满
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苏联)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一个强大的美国也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一个统一的越南也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他扔我,我就扔你
苏联解体是美中合作的结果,你以为苏联为什么搞不定阿富汗?
这个就是站在自己角度去说这个问题。不靠谱。
很简单的道理,当你的小弟已经成长起来,为你立下很大功劳,而你还想把他当跟屁虫一样对待,谁也不会惯着你
还可以
这个话题,没有五六、万字,能说清楚个大概?
大林子崩了该我了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别谈感情,亲兄弟都要明算账
当时的苏联老大哥让我们当小弟什么都得听它的,那是不可能的,几千年来我们当老大当惯了,不可能给别人当小弟。所以苏联翻脸了
牛头不对马嘴
1961年,苏联为什么在新疆有12个不满员的师,是把新疆建设兵团算上吗?
隔代修史的意思不是说隔一个朝代,是说没有利益瓜葛才可能有真相
没有苏联的存在,中印之战胜利后我军不会辙出藏南地区!
为啥苏联在新疆驻军,新疆是中国地方
今日美国
凡标题有“深度好文”的,全是废文。
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
哪有自封“深度好文”的
从苏联后来出兵华约盟国的事件来看,我们国家怼他是完全正确的!
不得不说丁伟是帅才
东拉西扯
只是论述了一些公开的的观点,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能说一般
苏联搞修正主义,关中国人个屁事?
瞎扯……
真相?
浅度孬文,泛泛而谈,一般一般
都是为了主权完整!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完整!
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
都解密了。还在忽悠
就是在这种氛围下 中美建交了
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此文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上。
苏联没团结中国,是它最愚蠢的晕招。团结中国,可能苏联不会死,至少不会死得那么早
重点不突出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发展和成立之初就已经背道而驰了。能坚持到90年代,也算可以了!
我买了一件啤酒,五十元鸭货,找了个兄弟一起喝,喝完后我提议,我以前有个仇人,我们一起去教训他一顿,我兄弟借口家里烧着开水,没去,这里面我是苏联,我兄弟是中国。
当时的中苏关系:一个认为你是狼,一个认为你是白眼狼。
一句话,内债太多还不了破产而已!
不用看真相。决裂是好事,痛死鹅粉
3年自然灾害正好发生在1959-1961年,这段时间是苏联与我们矛盾加剧的时候,你说巧不巧
表层原因如文中所说,深层次原因是当时国际环境是冷战,也就是美苏两个集团在军事政治科技个方面的对抗,苏联要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深层次原因是要拉中国直接进入冷战的核心对立中去,但中国更多考虑的是要发展经济,不愿意直接卷入冷战
我不太懂历史,当时苏联在别国家有没有军事基地港口 雷达站啥的?
西方的圣诞节纪念意义很浓呀
苏联也是带头承认伪满州国的
小扁,东抄一句、西抄一句;然后“深度好文”!什么玩意儿?
苏联太坏了,
舔鹅派一直在为俄国洗白
伟人高瞻远瞩
其实我们当然希望苏联和美国往死里掐!我们好获得发展空间!可是人家也不是傻子,也懂得往死里掐最终大家一块玩完!两个大佬一缓和,我们的问题就出来了!苏联明白,我们是一个大国,一旦让我们发展起来,他们就是最大受害者!所以在政治上来讲苏联必须对我们又帮又打击!在八十年代我们倒向西方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水平
就应该一刀两断
赫鲁晓夫时期对中国援助是巨大的!这个不容否认!
真正原因是苏联想和美国搞好关系,对中国来说是背叛。美苏合作以后一定会遏制中国,国与国之间永远只有利益,哪来的仗义
毛主席高瞻远瞩绝对是当世奇才,从他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就绝对不会再是任人宰割的旧社会了!
根本原因就三个字 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