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发明于东汉时期,为什么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却生活在战国时期

琦琦聊文化 2023-06-22 10:51:06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被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划时代的进步,对世界科技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造纸术,是由东汉时期蔡伦发明创造而来。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将他总结的造纸经验和造纸工艺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这就是著名的“蔡侯纸”。

而对于“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生活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比东汉早了好几百年,难道战国时期纸张就已经出现了?蔡伦怎么又成为了造纸术的发明者。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先捋一捋中国的朝代。中国朝代的演变,我们从朝代歌中就能看出: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东周分两半,分的是哪两半?是春秋和战国。东周的前半段是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什么把这个时期称之为“春秋”?其实,当时的史官在记载时,用的是春,夏,秋,冬的方法来记载。而当时的主要的大事件基本都出现在春季和秋季。故此用春秋代表这个时期,而不是用冬夏。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东周的后半段,也就是战国时期,为什么称之为战国?因为当时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战争频发。最著名的就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就由于当时的战争频发,所以就把这个时期称之为战国。所以,春秋和战国并不是指某一个国家,而是说的东周的两个阶段。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就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赵国。赵括,嬴姓,赵氏,名括。他的父亲是赵国的名将赵奢。赵括受其父亲赵奢的影响,自小就对兵书战策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单单从理论上来说,赵括的兵法知识并不输于赵奢。甚至还要强于赵奢。但是,赵括的兵法仅限于理论,并没有结合实际。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兵败如山倒。

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展开厮杀。当时赵国的老将廉颇深知秦国的军事力量强大,赵国弱小。所以采用了固守的策略,目的就是不和秦国硬碰硬。可长达几个月时间的固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粮草和军费开支庞大,这让战国的君主很是不满。于是乎,这个时候的秦国利用反间计,在坊间大放消息,说“秦国就怕赵括将军,而不怕老将廉颇”。赵国的君主果然上当,用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赵括就大刀阔斧施展他的才华,结果,赵括统领的四五十万赵军被秦国名将白起击败,全军覆没。这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典故的由来。按理说,纸和战国的赵括并不在同一个时间节点。

纸,丝旁,说明纸的最初原型来源于丝。中国又是最早养蚕,制作丝绸的国家,纸能在中国出现也就说得通了。纸的原型是在制作蚕丝的篾席上残留的丝絮堆积而成的薄薄的薄片,这种薄片可用来书写。古称方絮,但是这种纸数量极少,而且制造成本颇高,不能满足人们书写的要求。直到东汉时期的蔡伦,在总结了前人的造纸理论和工艺,将造纸术进行改进。所以说,蔡伦并不是发明了纸,而是将造纸术进行了改进。纸,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1933年北京大学教授黄文弼在新疆发现了麻纸。后来,考古学家先后八次发现了麻纸,这些麻纸均出现于西汉初年到末年。可是麻纸虽已经出现,但麻纸不适合书写。直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才真正大放异彩。

所以,在战国时期,是没有书写用纸的。之所以出现“纸上谈兵”的典故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赵括。关键就是赵括的事迹符合“纸上谈兵”的说法。当时赵奢以及廉颇对赵括的评价当中,也没有“纸上谈兵”的说法。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现在曹雪芹的《红楼梦》当中: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曹雪芹生活在清朝,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又出现在《红楼梦》这部著作当中。足见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在当时已经相当普及。大胆猜测一下,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或许在宋朝或明朝时期已经出现。并不是出现于战国时期,赵括只是纸上谈兵的“背锅侠”。毕竟赵括的年代并没有纸。纸上谈兵的成语也就无从说起。

0 阅读:0

琦琦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