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常州往西跑(加入南京都市圈)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无锡会失去经济辐射腹地,本来苏锡常都市圈的话,无锡就算体量比不过苏州,但多少位置上还是在中心的,常州一出去,苏州就会对无锡形成压倒性优势……
无锡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按照国家的定义,都市圈就是一核,以核心带动周边。而苏锡常是不符合这个定义的 ,苏锡常三市都有辐射能力,强行把三市捆绑一起只会相互倾轧,三市更多的是上海作为核心的卫星城市。所以苏锡常更像作为城市群存在,没有明显的核心。
苏锡常真正团结起来,才是实现一体化的基础,对此苏锡常要有清醒的认识,应当看到,其产业结构和经济科技发展后劲,相比先进城市,比如深圳,仍然有着断崖式的差距。主要原因还是三个城市能级不够,无法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与总部经济(科技与金融)。
如果苏锡常真正实现全面一体化(等同于合并),其城市能级上一个层次,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对比一下深圳,深圳完全抓住了两大未来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包括信创工程(以国产化操作系统和国产化芯片技术为主),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数据服务)两大产业,在国内没有对手。一大批优质科技企业全部在深圳(北京上海也有一些)。
两大最强数字化企业中电集团(央企)和华为公司(股份制民企)都在深圳。中电的麒麟操作系统与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中电的飞腾芯片与华为的麒麟芯片,算力芯片GPU有华为的升腾芯片,中电的飞腾GPU芯片等等。
人工智能的算法方面,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还有各类应用场景模型一半出自深圳企业;数据服务方面,数据集上市企业(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训练),以及未来的各类数据集资产也是一半在深圳。
深圳经济增长已经是两位数,苏锡常还在5%上下挣扎。而且深圳未来几十年可以说在产业、科技、经济上将全面“清场式遥遥领先”苏锡常。面对新时代经济转型,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苏锡常似乎还没完全准备好。
比如常州所谓的新能源,其实质是老酒换新瓶。新能源包括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以及相关产业链,其本身还是传统产业并不是颠覆性的,而常州运气好,抓住了这批增量产业。
但新能源已经达到高峰,想要再持续增长10年可能性微乎其微。就说常州新能源汽车的无人驾驶系统吧,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模型的最典型产业,常州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
常州
苏州有纳米材料、生物医药以及部分IT传统产业,也建了几个智算中心,目前看前景不错,但规模偏小,尚未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地步。
再看无锡,无锡有物联网、芯片、数据服务等,算抓住了数字化的皮毛,但跟苏州一样,规模偏小。比如芯片产业,设计还是在上海和深圳,虽然承担了芯片封装生产的主要工作,但并没有触达设计与市场的两端。
预测苏锡常三市未来十年,苏州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做得最好,可能经济增长速度会比无锡常州快,但整体看,苏锡常与深圳的产业差距会越拉越大,体现在GDP和财政收入上,深圳将甩得苏锡常更远。
这就是苏锡常的危机,那么苏锡常还有救吗?当然有救,但需要解决以下几个痛点:1、苏锡常抛开一切芥蒂,彻底一体化或合并,抬高城市能级,充分引入高端人才和企业总部;
2、苏锡常交通、金融、财政、民生、科技、产业集群全面一体化,全面分工和互补错开,杜绝同质化竞争;
3、苏锡常从企业到地方各部门,全面放低姿态,虚心向国际领先区域学习,提高科技认知,转变经济与产业理念,从固化的传统制造思维彻底转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思维模式;
4、苏锡常有强大的产业基础,用数字化人工智能重新做一遍,对每一个产业集群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细分领域的2B段大模型”,使得苏锡常产业全面智能化,这也是苏锡常最大的优势;
5、苏锡常有海量的工业基数,数字化以后就有海量的工业数据,将苏锡常工业数据全面私有化,形成区域产业数据资产交易平台,这也是唯一能赶超北上广深的最大优势,也是世界级优势;
6、苏锡常产业转型的新质新产力主要攻克“人工智能所有工业领域场景模型”,其次是大力发展“合成生物”,最后抓一抓“新材料”,这是一切工业的基础。
对比广东深圳,苏南3虎苏州无锡常州有“危”也有“机”!解决苏锡常以上痛点,苏锡常就还有救。
苏州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能说出这么多狗屁不通的话,也是不容易,谁说苏锡常要跟深圳一样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任务,工业再发达,能少了农民?同样的,你金融,算力再发达,能少了基础工业?没有基础,你这些顶层玩意就是垃圾
没啥比头。。。一个是举全国之力扶持。。。一个是后娘养滴。。。比啥比。。。比个毛线。。。
吹得一塌糊涂。深圳的芯片设计、Ai人工智能、算力或许比掌握皮毛稍好些,但要达到创新突破还差得远,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就目前的技术储备,踏步不前才是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