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企固态电池年底量产,蔚来换电遇挑战,兆瓦闪充技术谁主沉浮

骆哲讲车 2025-04-18 15:16:18

电动爹,到底啥时候才能摆脱“充电两小时,续航五分钟”的魔咒?

咱就说,这电动车都火成啥样了,可里程焦虑这事儿,就像个甩不掉的“狗皮膏药”,死死地粘着。

你瞅瞅,各大车企为了这事儿,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快充、换电、固态电池,五花八门的技术方案,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个才是真命天子?

先说说这快充。

小鹏汽车率先发力,在2024年4月推出了800V碳化硅平台和超快充技术,号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听着就让人心动。

比亚迪也不甘示弱,直接搞出了兆瓦闪充,车型都上市了,充电站也开始铺设了,这速度,杠杠的!

再看看换电。

说到换电,就绕不开蔚来。

人家硬是把换电站给建起来了,车开进去,三下五除二,电池就换好了,方便是真方便。

但理想汽车的李想在2021年就泼了盆冷水,说换电成本高、不方便,更适合运营车辆。

你品,你细品,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重头戏来了,固态电池!

这玩意儿,听着就高级。

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在发布会上说了,2025年底MG4就要用上固态电池,2027年“光启电池”也要落地。

这消息一出,多少人摩拳擦掌,准备迎接“续航自由”的新时代。

(此处停顿),宁德时代的大佬们却表示,这固态电池量产难度可不小,一致性和成本都是大问题。

而且,就算2025年真能量产,可能也只是个半固态电池,充电速度嘛,也就那样。

说白了,固态电池就像个“别人家的孩子”,优点一大堆,但真正落地,还真没那么容易。

2023年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也曾高调宣传石墨烯电池,8分钟充电80%,听着就激动。

可现在呢?

量产时间表在哪儿?

实际效果咋样?

还不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车企们这么卖力宣传各种技术,到底图个啥?

当然是为了卖车啊!

但有些车企,为了卖车,就开始“搞事情”了。

哈弗二代枭龙MAX上市那会儿,品牌负责人赵永坡是火力全开,又是宣传Hi4技术,又是对比友商产品。

结果呢?

因为引用未经授权的事故视频,惹了一身骚。

更早的时候,长城汽车还公开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

你说这算啥?

同行是冤家?

其实啊,竞争是好事,但得守规矩。

老祖宗早就说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车企竞争的本质,还是产品力。

你质量好、技术牛,消费者自然会买账。

靠“口水战”和“黑公关”,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但长期来看,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我说,车企与其把心思放在“搞事情”上,不如踏踏实实搞研发。

比亚迪就挺实在,2023年12月在襄阳投资220亿建设电池产业园,这才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啊!

话说回来,电池技术这事儿,还真不是一蹴而就的。

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快充技术,各种技术路线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液态电池技术成熟,成本低,但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但量产难度大,成本高;快充技术充电速度快,但对充电桩要求高,而且可能会影响电池寿命。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将是常态。

消费者也不要迷信某种“神话”,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动车。

电动车的未来会是啥样?

我也不知道。

但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里程焦虑终将被解决。

卷吧卷吧,累了就睡会,醒了接着卷!

0 阅读:0
骆哲讲车

骆哲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