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的快,跟风的店倒闭的更快,“流量魔咒”怎么破?

观图文读历史 2024-06-21 18:10:23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这两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啊,就是突然会有一种原本没什么人知道的特色美食,突然之间就爆火了起来啊,甚至单凭这个美食,就能让一个城市火起来。

这在以前是真的不敢想象啊!比如说天水这种原本真的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城市,很多人对这个城市,最大的了解可能就是一个“天水麒麟”姜维了。

但是今年初的时候,整个网络上突然的刮起了一阵非常“狂热”的浪潮,当时打开各大视频网站,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都是“天水麻辣烫”的相关内容,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都开始冒出来各种所谓的“正宗天水麻辣烫店”。

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这些店铺的结果怎么样了呢?[啤酒]

1

流量加持一夜爆火的各地美食

其实这几年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比如说之前就有过现成例子,那就是“淄博烧烤”。就像天水的麻辣烫一样,也是一夜之间突然从寂寂无名,变得全网火爆。

然后就是大量的观众和游客被吸引过去,进行了亲身的深入的了解,才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东西。记得当时大家还在网上评选出了很多代表性的店铺,大家纷纷去打卡品尝。

一开始这些店铺的老板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只是发现自己的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特别是还有很多专门从外地不远千里跑过来的,只为了专门的品尝一下美食。

但是后面这些老板可能就笑不出来,或者说他们处于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原因是大量涌入的游客,直接让他们的工作量也随之暴增,几天就给他们累趴下来了。

其实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就不难发现这些原本不算“出圈”的美食,瞬间的爆火全国往往都离不开自媒体们的宣传,比如说天水麻辣烫就是如此。

依稀记得,当时最早一批的内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又宽又厚粉皮,上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红油,鲜艳的红油顺着流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充满了食欲。

很多人就开始在网络上打听,这个到底是哪里的美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传播开来。我们可以看现在统计的当时的搜索数据,就可以发现在一段时间里面,这个关键词的搜索数量飞速的上升,特别是在2月底的时候,更是迎来了一波直线式的上涨。

而大部分人,应该也都是在那一段时间认识到这个东西。不过如果要说完全是“流量驱动”,未免也有失偏妥,实际上把握不住这种“天降富贵”的大有人在。

2

流量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放大器”

因为切实的分析一下这背后的逻辑的话,就可以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媒体们固然可以通过宣传,从而给一个东西带来更多的“关注度”,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流量,但是这东西其实是一个“双刃剑”。

因为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一个“放大镜”,不管是你的优秀的地方,还是不足的地方,在它的加持下都会迎来“放大”。大家会带着充足的预期过来,如果能满足大家的预期,那么这就一个正向的转化,如果遇到一些问题或者达不到预期的话。

那不但带不来足够的“红利”,甚至还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而如果我们来总结一下天水麻辣烫“爆红”的过程就可以发现,很多时候机会还得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滴。

而在这一方面,他们就做的比较好。特别是当地的文旅部门,早早就把握到了这一波的脉络,提前帮大家做了很多的准备。不管是专程制作了多条线路,还是各种准备,都让前往的游客们非常的满意,再加上因为特殊的辣椒品种,在口味上也确实有点东西。

这些因素的叠加也就促成了这一次的“正向营销”,但是这也让很多人看到了这中间的商机,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从这样的一波“流量”中,赚一点什么。而他们盯上的,就是那些虽然对这个东西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却没有什么动力去当地尝试的人群。

3

盲目的追求“热度”

也就是在那一波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大街小巷里面,仿佛突然之间就冒出来了许多所谓的“正宗”店铺,好像一下子就在全国蔓延开来了,但是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些突然之间冒出来的店铺,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倒闭”。

这其实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很多老板其实就只是来吃这一波“热度”的。人家压根没有准备长时间的经营。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去年淄博烧烤火的时候我们小区外面开了一家烧烤店,名字就叫“淄博烧烤”。

正不正宗味道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看到没出两个月就关门了,结果今年年初的时候又是这家门面,再次挂了个“天水麻辣烫”的招牌,而这次坚持了三个月关门了,我现在严重怀疑那家店其实是同一个老板经营的,捞到了流量的第一波就跑路。

而绝大部分这种一窝蜂涌上去的,其实都抱着这样的心思,他们根本没有认真的去调查了解一下这个东西背后的原因,而是看到了“热度”以后匆匆忙忙的买了一个所谓的“秘方”,然后火急火燎的装修去抢“热度”。

咱就是说抱着这样的心思,能够长时间的经营下去么?其实就非常的明白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如果想要品尝一些特色美食,还得去当地才能吃到正宗口味的,出了本地都会变味叠加价格上涨,这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

很多人都只是简单的归类为,这些“网红”产物的热度难以坚持太久,甚至还有一些人总结出了所谓的“三个月定律”,大概就说这些跟风做网红产品的,大概率三个月内就会凉凉。

但实际上,咱就是说在人家天水当地,可完全没有要凉的意思啊。根据网友们分享的内容,16号那天去当地一些出名的店铺,仍然可以发现人潮非常的多,有些店铺甚至还得排队一个多小时才能排到,对比各地不断倒闭的“天水麻辣烫”,似乎不在一个世界一样。

就像很多网友所说的那样,很多时候其实因为开这种“网红店”的经营者,压根就没有想好好的干下去。人家去你那里一吃,是味道也不行材料也不行,一算账比去天水本地吃还要贵一多半,这不是纯纯的就是“割韭菜”的行为么?真要想长期经营下去,还得转变自身的理念,认真做好产品才能真正“把握”住。

参考资料:

【1】中国网 - 2024.06.19《天水麻辣烫店接连倒闭 “流量魔咒”怎么破?》

【2】极目新闻 - 2024.03.16《天水麻辣烫带火一座城!麻辣烫老板:一下子热度非常高,现在店里的员工是以前的3倍》

0 阅读:0

观图文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