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老爸,大清重臣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阿狸花猫历史 2025-02-20 18:18:5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刘统勋:乾隆最信任的狠角色,一生刚正,连皇帝都忌惮三分

乾隆皇帝有句话评价刘统勋:“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这可不是随便夸夸,一个臣子能让皇帝如此推崇,绝不是靠运气。

他是个狠角色,敢参张廷玉,敢斗钮祜禄·讷亲,甚至连贪腐的河道官吏都被他一查到底,毫不留情。

更关键的是,他不是那种只会弹劾人的愣头青,办实事、治水患、修纂《西域图志》,件件干得漂亮。

这样的人,乾隆离不开,可又不得不防着。

家世显赫,17岁中举,24岁进士,起点高得吓人

刘统勋的祖上本是普通农民,到了曾祖父这一代,家里已经出贡生;祖父刘必显更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到了康熙年间还在户部任职。

父亲刘棨更是做到了四川布政使,政声极好,被百姓称为“刘青天”。

这样一个家庭,刘统勋从小就耳濡目染,书香门第的熏陶让他一路开挂。

清朝考举人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更是三十四岁,而刘统勋呢?17岁中举,24岁进士,直接跨越了大部分读书人的奋斗阶段,科考之路顺畅得让人羡慕嫉妒恨。

但这样的天才,并不是只靠家世。

他进士及第后,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随后被雍正亲自选中,进了南书房。

这可是皇帝身边最核心的智囊团,人才济济,王士祯、朱彝尊、方苞这些名士都在这里。

他能在这群人中脱颖而出,靠的可不仅仅是运气。

雍正的宠臣,乾隆的左膀右臂,仕途一路高升

雍正皇帝是个对人才极为严苛的人,但对刘统勋却格外器重。

让他驻守南书房,又提拔他为尚书房行走,甚至让他担任皇子皇孙的老师。

要知道,在清朝,能给皇子们上课的,绝对是皇帝最信任的文臣之一。

到了乾隆年间,25岁的乾隆帝一上位,就破格提拔36岁的刘统勋为内阁学士,随后又让他学习治水,不久后直接升任刑部侍郎,成为六部之一的副长官。

乾隆对他有多信任?刚登基,就让他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专门负责监督整个朝廷的官员。

这是个得罪人的活儿,但刘统勋不仅干得漂亮,还让乾隆刮目相看。

刚正不阿,连张廷玉和钮祜禄·讷亲都敢参

乾隆初年,张廷玉权势滔天,很多官员对他敬畏三分,不敢招惹。

可刘统勋偏不怕,他直接弹劾张廷玉徇私,提拔自己的亲族和老乡,搞裙带关系,让安徽桐城籍的官员占据朝堂。

这一参,把张廷玉的脸面撕了个干净,连乾隆都不得不给个交代,最终张廷玉被削权。

更绝的是,他弹劾钮祜禄·讷亲的时候,理由竟然是“此人独断专行,从不听取群臣建议”。

乾隆正愁着找个机会敲打这位兵部尚书,刘统勋的弹劾正中下怀,乾隆立刻下旨,革职查办。

刘统勋这一出手,朝堂震动,没人再敢小觑这位御史大人。

治水专家,手腕铁血,连贪官都怕他

刘统勋不仅是个敢言之士,还是个实干派。

乾隆十三年,他被任命为漕运总督,负责河道治理。

当时山东运河水患严重,他亲自巡查,不分昼夜,最终提出修建分流引河,把运河水引入大海。

这一举措成功缓解了水患,百姓感恩戴德,乾隆大悦,立刻给他升官。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在治水过程中还顺手反贪。

有一次,他发现河道官员的账目不对劲,秘密调查后,果然查出巨额亏空。

乾隆得知后,震怒,直接撤职一批贪官。

后来,他还亲自驻守铜山,监督修堤,连索贿不成的官员都被他当场拿下,这种铁腕手段,让整个河道系统的贪污现象大为收敛。

修《西域图志》,亲自测绘,乾隆感叹“得古大臣风”

乾隆二十一年,他又接了个大活——修纂《西域图志》。

这可不是坐在书房里闭门造车的活儿,而是要亲自踏查西域,测绘地图。

他带着测绘队,跑遍了天山以北,甚至远涉巴尔喀什湖以西,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这本书后来成为清朝新疆地图的蓝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晚年风波,被下狱,又被乾隆赦免

但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大臣,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乾隆二十年,他因军务失察,被御史参奏,最终被下狱。

他的儿子刘墉也受到牵连。

但乾隆念及他多年功劳,最终宽赦了父子二人。

更戏剧性的是,刘墉后来因失察属下贪污,被判极刑,乾隆又一次网开一面,让他戴罪立功。

可以说,刘统勋不仅自己仕途璀璨,还为儿子刘墉的仕途铺好了路。

死后哀荣,乾隆亲自作诗悼念

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在上朝途中病倒,轿子刚到东华门外,他就昏迷不醒,最终病逝。

乾隆听闻后,痛哭流涕,感慨“朕失一股肱!”还亲自作诗悼念,并追封他为太傅,谥号“文正”。

要知道,谥号“文正”可是清朝最高规格的谥号之一,只有极少数大臣能享此殊荣。

刘统勋的一生,是清朝官场最传奇的故事之一。

他出身名门,却并未躺平,而是凭借才华和胆识,一步步走上巅峰。

他刚正不阿,连皇帝都忌惮三分。

他治水、修书、反贪,每一桩事迹都足以载入史册。

有人说,刘统勋是清朝最值得敬佩的官员之一,他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刘墉,成就了一段父子传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8
阿狸花猫历史

阿狸花猫历史

阿狸花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