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张先生查出了高血压,原本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的他一时难以接受,没想到和同事说起来,大家没觉得有多意外,单位百十号人中,有高血压的人不少于二三十个,只不过不说这个事大家不知道而已。
想到一年多来,一个同事因高血压引起脑梗坐上了轮椅,还有一位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没抢救过来,张先生对自己的高血压不敢大意,在向医生做了详细咨询后,决定从自己之前最欠缺的运动做起,力争将血压控制达标。
经过3个多月的运动锻炼,张先生的血压稳稳地控制在了130/80mmHg以下,他很愿意把自己运动控制血压的心得分享给更多的人。
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NO1:心率加快:心脏每跳动一次,就会给血液增加一次推动力,血液流动就会给血管施加压力,心脏每分钟多跳几次,血液对血管的冲击力相应地也会增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心率超过80次/分钟的人群中。
NO3:血容量增多:就像橡皮水管里灌了太多的水,水管的压力就会飙升。现如如今很多人吃的过咸,每天吃的盐远远超过了不超过一啤酒瓶盖的摄盐量要求,从而导致了血液中钠含量过高,血管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在血液高渗透作用下不断进入血管,致使了血容量增多。
NO3:血管发生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自然会老化,很多人因为吸烟、饮食、熬夜、缺乏运动等还会加速血管的老化,老化的血管弹性下降,对血液流动的压力缓冲能力下降,就表现为了血压的升高。

减慢心率:运动可以强壮肌肉,心脏也不例外,每次心跳的效率提高了,心率自然就会变慢。
减少血容量:运动时出汗能排出多余盐分和水分,相当于给血管打开了排水阀。
改善血管弹性:运动时血管扩张收缩,就像反复按摩血管,越用越柔韧。
第三了解运动降血压的效益提到运动降血压,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快走、跑步、游泳等等,这些常见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确实有助于控制血压,但运动效益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研究发现:等长运动可以使运动效益最大化且持续时间更持久。
什么是等长运动呢?想象你双手用力推一堵墙,虽然墙不动,但肌肉持续发力,通过静态收缩肌肉来显著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再简单一点说,就是运动时没有关节活动的运动就属于等长运动,比如:

靠墙静蹲:背靠墙“坐空气椅子”,膝盖别超过脚尖。
平板支撑:手肘撑地,身体成直线,收紧腹部,但注意不要憋气。
握力器训练:挤捏压力球或毛巾卷,每次握紧5秒再放松。
踮脚刹车:坐在椅子上或床边,脚掌贴地,用力向下压,就想象踩急刹车一样
有高血压的人,可以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等长运动方式,以做30-60秒为一组,休息片刻后重复下一组,持续10-15分钟。研究显示:有高血压的人,在每天坚持做等长运动的基础上,搭配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效益会翻倍,坚持3个月以上,血压平均可有10-20mmHg的下降,不亚于服用了降压药!
希望张先生的分享能给更多有高血压的人带来帮助!点个赞转发出去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